-
公开(公告)号:CN116356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39694.3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港区清污分流的初期雨水收集控制装置。所述适用于港区清污分流的初期雨水收集控制装置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连接有分流井,所述分流井的一侧连接有雨水排放沟渠或预处理沉沙池,所述分流井的两侧设有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液位计,所述蓄水池与污水处理站相连接,所述第一闸门与所述蓄水池相连接,所述第二闸门与所述雨水排放沟渠或所述预处理沉沙池相连接,所述预处理沉沙池与市政雨水官网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港区清污分流的初期雨水收集控制装置具有能够解决汛期港区内涝问题、提升港口水环境治理水平、提高港区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实现港区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水零排放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5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82263.6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库调蓄的河流台阶式护岸,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和第四台阶;其中,所述第一台阶为常年中水位,所述第一台阶的高程为当地多年平均出露时间为半年时的水位;所述第二台阶为常遇洪水位,所述第二台阶的高程为当地防洪规划的设计洪水位的次一级设计防洪水位;所述第三台阶为调蓄设计洪水位,所述第三台阶的高程为水库调蓄后的设计洪水位;所述第四台阶为设计洪水位,所述第四台阶的高程为不考虑调蓄的设计洪水位。本发明应用于河段护岸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9442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87000.7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伏发电区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涉及土壤生态修复领域。该光伏发电区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包括繁殖体的获取、繁殖体的接种、生物结皮的野外培育方式;所述苔藓生物结皮为生物结皮演替正向演替的高级阶段,由能生长在极端恶劣环境(如石漠化、沙漠化、极地等地区)的苔藓植物以其独特而浓密的假根粘接地表土壤颗粒物而形成的一种有机复合体。该光伏发电区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提高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活性、固碳、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经济作物与苔藓生物结皮的立体修复技术,在进行土壤修复的基础上,使光伏发电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41038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409927.6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52 , C02F1/42 , C02F1/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环境下的高效污水处理药剂及用其处理污水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低温环境下的高效污水处理药剂,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聚合硅酸铝铁43.8%~46.5%、膨润土28.7%~30.6%、沸石粉19.3%~20.9%、硅藻土4.9%~5.4%。该污水处理药剂的污水处理效果不受低温条件影响,处理工艺简单易操作,最终生活污水处理出水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71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722306.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镇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城镇污水监测处理装置,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污水渠,所述污水渠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当在对污水进行监测时,通过进水机构将污水吸入到监测箱内,通过监测探头对污水进行监测,当监测探头与污水接触后,通过清理组件对监测探头进行清理,从而防止监测探头被污水中的杂物附着,从而降低杂物附着对监测探头的影响,当污水排出到监测箱后,通过第三连接管将清水注入到监测箱内部,通过清理组件对监测箱进行清理,从而避免监测探头和监测仓内壁被杂物长期附着,而可能会导致监测仓与监测探头部分区域可能会腐蚀或者生锈,从而降低污水对探头和监测仓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污水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2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51310.2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3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养反硝化脱氮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所述自养反硝化脱氮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包括自高向低梯形排布的过滤区、第一人工湿地区和第二人工湿地区;所述过滤区的顶部设有人工湿地进水管,所述过滤区前端设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设有第一溢流堰连接第一布水井,所述第一布水井设有第一穿孔花墙连接过滤池,所述过滤池设有第二穿孔花墙连接第一出水井,所述第一出水井设有第二溢流堰,所述第二溢流堰连接至第一人工湿地区;第一人工湿地区前端设有第二布水井。本发明提供的自养反硝化脱氮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具有能够解决传统人工湿地系统在农村小微水体治理中碳源不足,脱氮效率较低的问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92376.8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 ,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噪橡胶坝,包括横跨设置在河道内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封闭所述河道的橡胶坝体,所述橡胶坝体将所述河道分隔成上游区和下游区,所述底板内沿着所述河道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底板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的内顶壁设有可翻转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排水通道的内顶壁之间设有调节气囊。通过在底板内开设排水通道,让上游区的水通过排水通道排走,有效消减了上下游水位落差,使得流入下游区的水产生的水声大幅度消减;并且设置可翻转的调节板和调节气囊,实现了对水流量的有效控制,不仅有助于防止河道堵塞,还能通过调节气囊的充放气来调整排水通道的开启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流速度,进一步降低水流声的分贝。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0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83781.7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6/2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AI模型的排水入流入渗诊断方法,涉及入渗诊断技术领域,划定管理范围,获取管理范围内的地理模型,在地理模型中标记排水信息,其中,排水信息包括排水设施以及排水设施所在的位置;基于划分条件对管理范围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管理类型范围,将多个管理类型范围标记在地理模型中得到范围模型;基于管理类型范围设置多个监测点,对应监测点设置监测仪器,对监测仪器进行编码得到仪器身份信息。本发明能够更好的对管理类型范围内的排水入流信息进行管理,具有较好的展示作用,便于对后续排水入流入渗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管理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22306.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镇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城镇污水监测处理装置,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污水渠,所述污水渠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当在对污水进行监测时,通过进水机构将污水吸入到监测箱内,通过监测探头对污水进行监测,当监测探头与污水接触后,通过清理组件对监测探头进行清理,从而防止监测探头被污水中的杂物附着,从而降低杂物附着对监测探头的影响,当污水排出到监测箱后,通过第三连接管将清水注入到监测箱内部,通过清理组件对监测箱进行清理,从而避免监测探头和监测仓内壁被杂物长期附着,而可能会导致监测仓与监测探头部分区域可能会腐蚀或者生锈,从而降低污水对探头和监测仓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污水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513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87020.4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F16/29 , G06Q50/2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流域系统治理方法,包括进行现状调查和问题诊断,建立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系统治理本底数据库,提出治理思路,确定治理目标,形成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系统治理方案,进行目标可达性分析,开展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系统治理,进行治理效益分析。本发明明确了流域内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系统思路进行流域治理,可减少面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有效保障流域内水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