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81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653128.9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9D171/02 , C09D191/06 , C09D7/61 , C09D7/63 , G01F23/04 , G01B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氧化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及应用,属于地下水污染识别与修复技术领域。该氧化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25‑32份亲水基质、35.2‑45.3份亲油基质、2‑4份1‑(2‑吡啶偶氮)‑2‑萘酚、3‑5份纳米二氧化钛、1.4‑2份白炭黑、2‑8份膨润土、6‑10份二苯胺磺酸钠、10‑15份氧化剂。通过氧化还原的原理使试水膏变色,不受液相本身的性质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适用于地下水井污染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26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46040.4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9D171/02 , C09D191/06 , C09D7/61 , C09D7/63 , G01N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酸碱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及应用,属于地下水污染识别与修复技术领域。该酸碱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25‑31份亲水基质、44‑55份亲油基质、0.1‑0.3份双硫腙、3.4‑6份含锌盐、4.2‑8份纳米二氧化钛、0.1‑1份白炭黑、1.5‑2.3份膨润土、1.5‑3份麝香草酚蓝、7‑10份氧化物。该酸碱类识别污染水井中LNAPL相厚度的膏体在使用时,发生变色反应时仅有膏体变色,不会使液相染色而造成样品污染。该膏体与水位计结合使用时,可以快捷的测量出地下水的埋深以及LNAPL相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220323272U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20575124.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检测装置,包括钻探筒和取土样筒;钻探筒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钻探筒筒壁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水体检测装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钻探筒筒壁上设置有透水孔;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钻探筒筒壁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纯净水和土样检测装置;取土样筒共轴设置于钻探筒内,取土样筒的下端向下穿出第一隔板,取土样筒的上端向上穿出第二隔板并位于第三隔板下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同时对待检测地域进行土样污染检测和地下水污染检测,检测装置与云端计算机连接,可以及时将获取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该装置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222488U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23172750.1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煤矸石污染物组分含量并分选的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横向设置的第一传输带组件、第二传输带组件、第三传输带组件;第一传输带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传输带,第一传输带的上方设置有煤矸石料斗;第二传输带组件包括可翻转支架,可翻转支架上固定有第二支架,第二传送带,第二传输带的上方设置有X射线检测煤矸石组分含量仪器和污染物组分超标报警器;第三传输带组件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上设置有第三传输带。和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使煤矸石利用率得到提升,既可以实现现代智能处理煤矸石分类技术,又保护了土壤、地下水、周边环境,保护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增加了煤矸石安全有效的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16792035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23017163.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景观湖泊的生物有效性分级管控装置,包括多组采样装置、固定厢以及电源整套装置,所述固定厢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智能传输系统、缩小版光学显微镜、冲洗花洒、污水槽、自动蒸馏水冲洗装置,所述固定厢的顶部设置有无线移动传递装置,所述无线移动传递装置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整套装置包括电源和蓄电池。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监测区域的数据实时经无线移动网络传递到远端的电脑上,经过编程计算出生物量,与设置的生物量数值进行对比后自动归类,显示水质的营养状况,与设置的分级系统数据对比,从而达到预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7543067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23017150.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景观湖泊的污染监测系统,包括水样采集装置、水样检测装置、主控板,太阳能供电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和计算机;所述水样采集装置包括抽水泵、电磁门和总泵;所述水样采集装置负责采集水样;所述水样检测装置包括水温检测装置、pH检测装置、浊度检测装置、电导率检测装置、叶绿素α荧光检测装置、总磷检测装置、总氮检测装置和浮游动物物检测装置;所述水样检测装置负责收集信息并实时显示以及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判断是否发生污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便捷的远程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水的温度、pH、浊度、电导率、叶绿素α、浮游动物、总磷及总氮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水质污染是否发生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4314194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867620.0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介质垂向渗透系数测量仪,包括主管和与主管轴向相互平行设置的副管,副管的一端与主管的侧部连通,通过主管与副管内水位的变化来进行渗透系数的测定。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孔介质垂向渗透系数的测量问题。经在青海、内蒙,通过不同高度、不同管径、不同形状的测试装置在现场的试验对比,表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测量仪,在野外现场应用的优越性。通过对现场测试数据的分析对比也为本专利的部件尺寸设计提供了依据,使得本专利更便利于野外使用,具有野外推广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7688878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23019501.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景观水体污染的风险管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营养化污染特征识别的生态景观湖风险管控装置,针对现有的大多是在已经发生营养化的景观水体后给出相应的处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提前进行预防与治理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个提升泵,三个提升泵的输入端均固定连接有取水管,所述机体的外壁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与取水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取水管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电子阀门,本实用新型总控制器通过无线发射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中心,使得工作人员得到检测数据,从而达到提前预防与治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