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07345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133769.2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交通拥堵判别方法,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交通视频图像建立背景模型、对背景模型提取前景和前景去噪、计算道路占有率、建立交通拥堵判别模型四个步骤完成交通拥堵状态的判别。本发明的交通拥堵判别模型包括拥堵模糊聚类判别器和辅助判别器,只利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获取道路占有率一个参数,并由此计算出占有率方差、占有率变化量绝对值,使用这三个有限参数,即可完成道路拥堵状态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67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1372163.3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全向性宽覆盖微波无线能量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系统包括接收天线阵列(1)、二维转台子系统(2)、信号处理子系统(3)、无线数传模块(4)和移动万向轮(5),所述信号处理子系统(3)和无线数传模块(4)安装于接收天线阵列(1)背面,所述移动万向轮(5)安装于二维转台子系统(2)底部,所述接收天线阵列(1)与二维转台子系统(2)活动连接并通信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子系统(3)分别与二维转台子系统(2)和无线数传模块(4)通信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无线能量接收系统天线阵面方向难以自由调节、能量接收系统无法便捷移动以及能量接收系统工作频率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3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34562.X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J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激光大光斑快速测量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属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光伏电池阵列、电池阵列基板、散热板、电池片输出引出线、数据采集板、数据引出线和显示终端。光伏阵列由若干片电池单元密集布置形成,并铺设于电池阵列基板;每片电池的正负极由输出引线,经过散热板上的开孔,与数据采集板的采样电路连接;散热板紧贴于基板;数据采集板通过精密采样电阻将电池片的输出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经信号调理后进一步处理;处理后的信号提供给显示终端,或远程发送给上位机。本发明可以直接测量高能激光的总功率值,并可分析光斑的光功率分布和均匀度等性能指标,从而解决高能大光斑测量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6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0875768.8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金属惠更斯超表面的透射阵列,其包括若干呈周期性排布的全金属透射单元,所述全金属透射单元为包含上、下层金属贴片的惠更斯超表面结构,其上、下层之间为空气层;所述上、下层的金属贴片均有首位闭合的金属导体带,该金属导体带上设有将其隔断开的缝隙,且缝隙在上、下层的金属贴片上位于不同的位置,使上、下层惠更斯超表面形成电、磁偶极子时上、下层产生相反方向的表面电流同时产生惠更斯谐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全金属惠更斯超表面的透射阵列天线,包括馈源喇叭和透射阵列。本发明基于双层全金属整体制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层透射阵列引入损耗影响传输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02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426800.5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剖面高效率多馈源集成透射阵列及设计方法,包括:构建多馈源集成透射阵列;在所述多馈源集成透射阵列进行仿真实验测试得到馈源的半功率波束宽度;构建馈源天线余弦函数模型;基于所述天线馈源余弦函数模型得到多馈源的辐射电场和所述辐射电场的最优焦距;基于所述最优焦距得到多馈源的相位分布;基于所述多馈源的相位分布得到天线阵列的补偿相位;基于所述补偿相位低剖面高效率多馈源集成透射阵列。本发明通过子阵的划分和扩展,未来很容易进一步增大天线口径实现极窄发射波束并通过调整馈源的相位实现可重构超表面,在无线通信和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6570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513358.5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鑫 , 晏尧 , 邓雪波 , 李秉毅 , 梁柯 , 刘欣宇 , 赵理 , 朱睿 , 杨高峰 , 宫林 , 李俊杰 , 宋伟 , 李松浓 , 向菲 , 万凌云 , 雷娟 , 梁花 , 李洋 , 陈妍霖 , 李玮 , 刘小源 , 张森 , 张伟 , 韩世海 , 杨峰 , 高爽 , 尹心 , 江金洋 , 程晓 , 於舰 , 吴高翔 , 王雪文 , 景钰文 , 张逸 , 游梓霖
IPC: H04L41/14 , H04L41/142 , H04L41/40 , H04L45/247 , H04L4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自动化业务编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5G网络能力开放的电力自动化业务编排方法,基于Petri网的VNF‑FG全路径时间协调编排模型,在进行5G电力自动化业务编排时,将全路径的VNF‑FG时间协调问题转换为Petri网可达路径的库所时间协调问题,将业务时间性的需求分解到Petri网模型可达路径的选择和每一VNF进程停留时间的规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电力自动化业务之间存在工作逻辑冲突、资源分配不合理,难以满足多样化电力自动化业务的实时、可靠等确定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3219.9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廖庆龙 , 李永福 , 夏磊 , 王谦 , 印华 , 宋俊伟 , 曾正 , 赵俊光 , 陈咏涛 , 舒逊 , 向洪 , 岳鑫桂 , 吴晓东 , 宋伟 , 宫林 , 李俊杰 , 黄飞 , 戴健 , 谢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治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相关组件,涉及自动控制领域,包括采集当前时刻的电力用户的入户侧电压及电压治理装置对入户侧电压放大后输出给用户的输出电压;根据目标输出电压及输出电压调整下一时刻电压治理装置对入户侧电压的放大倍数;在所述入户侧电压超过电压上限阈值、所述入户侧电压低于电压下限阈值或所述入户侧电流超过电流阈值时,控制电压治理装置停止运行。根据当前时刻的输出电压调整下一时刻的输出电压,使每一时刻的输出电压和目标电压的差值都小于预设差值,避免根据多个固定的档位对入户侧电压的放大导致输出至用户的输出电压过大或过小,不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实现欠压、过压及过流保护,减少出现故障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44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06334.2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空间下构造三维自加速波束的方法,其包括步骤:S1、预定义波束的三维螺旋曲线,表达为数学参数方程;S2、结合光学焦散线方法和天线阵列理论计算天线阵列的幅度以及相位分布;S3、调整所述三维螺旋曲线的数学参数实现对波束轨迹的控制,形成辐射强度达到设定强度的三维螺旋波束轮廓。本发明直接在实空间构造三维波束的潜在优势是使系统更加紧凑,并避免额外损耗。在微波频率,这类自加速波束可应用于避障或通过阵列径向对称排布的方式形成自聚焦特性,这在近场无线能量传输和无线通信领域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073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447666.2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Q1/08 , H01Q1/00 , H01Q1/36 , H01Q1/38 , H01Q1/48 , H01Q1/50 , H01Q9/04 , H01Q15/14 , H01Q19/10 , H02J50/00 , H02J5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微波输能的柔性天线,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介质基板、贴片天线单元、馈电微带线、共面波导以及反射接地板。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共面波导天线能量透射率高、接收效率低,以及传统微带天线集成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65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13358.5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鑫 , 晏尧 , 邓雪波 , 李秉毅 , 梁柯 , 刘欣宇 , 赵理 , 朱睿 , 杨高峰 , 宫林 , 李俊杰 , 宋伟 , 李松浓 , 向菲 , 万凌云 , 雷娟 , 梁花 , 李洋 , 陈妍霖 , 李玮 , 刘小源 , 张森 , 张伟 , 韩世海 , 杨峰 , 高爽 , 尹心 , 江金洋 , 程晓 , 於舰 , 吴高翔 , 王雪文 , 景钰文 , 张逸 , 游梓霖
IPC: H04L41/14 , H04L41/142 , H04L41/40 , H04L45/247 , H04L4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自动化业务编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5G网络能力开放的电力自动化业务编排方法,基于Petri网的VNF‑FG全路径时间协调编排模型,在进行5G电力自动化业务编排时,将全路径的VNF‑FG时间协调问题转换为Petri网可达路径的库所时间协调问题,将业务时间性的需求分解到Petri网模型可达路径的选择和每一VNF进程停留时间的规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电力自动化业务之间存在工作逻辑冲突、资源分配不合理,难以满足多样化电力自动化业务的实时、可靠等确定性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