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工业物联网业务时间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0697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510932886.8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指工业物联网,如智能电网工业控制业务时间同步方案设计。在工业物联网应用环境下,本专利针对业务终端没有与信息主站时间同步功能,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报文时间同步方案。经过分析可知该方案在网络没有拥塞情况下可以保证业务报文在终端设备、信息主站之间的时间同步;在网络有拥塞情况下可以保证业务报文到达终端设备的时序逻辑要求,是一种弱同步技术。同时本专利使用该时间同步方案并结合电网的现状,提出了适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三级时间同步架构。三级时间同步架构可以支持电力系统的全网时间同步,保证电力业务报文的时间同步、时序要求和满足电力系统主站多业务接入、多业务协议类型转换的需求。

    基于绝缘体上硅结构的连续流细胞电融合芯片及其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368155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070334.0

    申请日:2008-09-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绝缘体上硅结构的连续流细胞电融合芯片及其加工工艺,它由外壳、固定于外壳内的微电极阵列芯片、连通外壳内外的进出样导管和封装在外壳表面的硅玻璃片组成;所述微电极阵列芯片从下至上依次由硅质基底层、二氧化硅绝缘层、低阻硅电极层和二氧化硅保护膜构成,采用微加工技术在绝缘体上硅材料的低阻硅电极层上刻蚀凹槽至二氧化硅绝缘层形成微电极结构,外界电信号借助微通道的微尺度和排布,可在其内部形成足够强度的梯度电场,提高细胞电融合效率。同时,该芯片上构造的直线型微通道有助于细胞悬浮液的流动,尽可能低的降低细胞在流动过程中的黏附,开展连续流的细胞电融合实验,可近似于提供无限量的融合后细胞。

    一种隧道变形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8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69905.8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变形支撑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撑板,所述撑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圆杆。本发明中,隧道的顶部出现坍塌现象时,圆套在圆杆的表面上滑动,同时对弹簧进行挤压,使得弹簧产生弹性形变,因此弹簧的长度发生改变,以便于人员可以根据弹簧的长度以及圆套在圆杆上的位置进行观测,提高人员在隧道内部工作时的安全性,使用垂直板可以对隧道的侧壁进行支撑,在锚杆和锥形头的作用下,使得垂直板可以紧紧牢固在隧道的侧壁上,提高支撑结构的安全性能。

    一种强迫振动影响下建筑结构干扰效应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6248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39927.7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实验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强迫振动影响下建筑结构干扰效应实验装置,包括位于风场内的实验台,实验台中心开设有圆形通孔,实验台中心处固定有振动模型,振动模型将通孔覆盖住,振动模型底部开设有振动孔,振动孔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所述实验台上还设置有测试模型,测试模型与振动模型上均设置有振动传感器与风压传感器;所述实验台底部设置有振动发生装置,振动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实验台下表面的底座,底座上开设有水平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座,滑座两侧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弹簧,弹簧均平行于滑槽,弹簧的自由端则固定在滑座上;本发明意在解决现有的实验装置无法模拟建筑群振动情况下风致干扰效应的问题。

    基于表面电极技术的高通量细胞电融合芯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74388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26922.6

    申请日:2011-01-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35/02

    Abstract: 一种基于表面电极的高通量细胞电融合芯片装置,其由微电极阵列芯片和带进出样导管的盖片构成。微电极阵列芯片自下而上依次分为石英基底层、多聚物微通道层和顶层保护层;在石英基底层上制作底层梳状微电极阵列,多聚物微通道层的中间有微通道,其上制作与底层梳状微电极阵列形状和位置均对应的顶层梳状微电极阵列,并在微通道的侧壁上形成侧壁表面电极,侧壁表面电极分别连接底层梳状微电极阵列和顶层梳状微电极阵列对应的每一对梳齿,使三者电气联通组成三明治结构。本发明通过使微电极阵列贴附与多聚物微通道层上,避免传统的齿状突出电极结构带来的细胞堵塞问题,同时保证微电极的集成度和较好的融合效率。

    一种强迫振动影响下建筑结构干扰效应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6248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1439927.7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实验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强迫振动影响下建筑结构干扰效应实验装置,包括位于风场内的实验台,实验台中心开设有圆形通孔,实验台中心处固定有振动模型,振动模型将通孔覆盖住,振动模型底部开设有振动孔,振动孔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所述实验台上还设置有测试模型,测试模型与振动模型上均设置有振动传感器与风压传感器;所述实验台底部设置有振动发生装置,振动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实验台下表面的底座,底座上开设有水平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座,滑座两侧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弹簧,弹簧均平行于滑槽,弹簧的自由端则固定在滑座上;本发明意在解决现有的实验装置无法模拟建筑群振动情况下风致干扰效应的问题。

    基于生物仿生的结构气动优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412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449408.9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实验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生物仿生的结构气动优化装置,包括风洞筒体,所述风洞筒体内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基板,基板中心处开设有空腔,空腔中心处可拆卸有建筑模型,建筑模型四周均螺栓连接有防风块;所述防风块的外表面均为流线型,防风块的底部与基板齐平;所述凹腔内开设有四条平行于建筑模型侧壁的凹槽,凹槽内均滑动有第一滑座,第一滑座上设置有风压测试装置,第一滑座上设置有插销,滑槽内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若干销孔;横杆水平固定在第一滑座上;所述检测杆竖向设置,检测杆的底端滑动连接在横杆上;检测杆上设置有若干风力传感器;本发明意在解决基于生物仿生结构的气动优化问题。

    一种支持业务报文时序逻辑的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757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510934232.9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支持业务报文时序逻辑的算法专利,主要适用于物联网领域,如智能电网。在物联网实际应用场景中信息化主站与业务终端设备之间有大量的工业控制业务的采集和下发,并且业务终端设备之间对业务报文的时序逻辑有要求。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受某些应用环境或设备自身的限制,网络没有做到全网时间同步,网络中有许多设备不具备对时功能。本专利提出了VRQ(Virtual Reach Queueing,虚拟到达队列)算法。经过分析VRQ算法结合专利中提出的VTC(Virtual Time Channel,虚拟时间信道)技术、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解决了在设备没有时间同步的情况下,保证业务报文到达终端时的时序逻辑要求。

    一种支持工业物联网业务时间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069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932886.8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J3/0638 H04L7/0041 H04W56/002 H04W56/0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指工业物联网,如智能电网工业控制业务时间同步方案设计。在工业物联网应用环境下,本发明针对业务终端没有与信息主站时间同步功能,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报文时间同步方案。经过分析可知该方案在网络没有拥塞情况下可以保证业务报文在终端设备、信息主站之间的时间同步;在网络有拥塞情况下可以保证业务报文到达终端设备的时序逻辑要求,是一种弱同步技术。同时本发明使用该时间同步方案并结合电网的现状,提出了适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三级时间同步架构。三级时间同步架构可以支持电力系统的全网时间同步,保证电力业务报文的时间同步、时序要求和满足电力系统主站多业务接入、多业务协议类型转换的需求。

    一种工业通信网络关口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50646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14490.9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工业通信网络关口设备的设计。该设备能够适应工业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能够满足工业网络朝着大规模的复杂的物联网方向发展。该关口设备通过包转换机制能够实现工业网络下行的单播、多播、广播业务包到通信广播数据包的映射和上行的单播、广播数据包到单播业务包的映射,这样做能改善下行设备寻址问题和节约骨干网的传输带宽;同时通过压缩技术,将业务包中的固定服务和数据包中不变的地址等信息联合压缩。这样可以节约通信传输层面的传输带宽和提高通信利用率,特别是使用的是无线传输技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