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84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03301.7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鑫 , 晏尧 , 邓雪波 , 李秉毅 , 梁柯 , 刘欣宇 , 赵理 , 朱睿 , 杨高峰 , 宫林 , 李俊杰 , 宋伟 , 李松浓 , 向菲 , 万凌云 , 雷娟 , 刘小源 , 梁花 , 李洋 , 陈妍霖 , 李玮 , 张森 , 张伟 , 韩世海 , 杨峰 , 高爽 , 於舰 , 尹心 , 江金洋 , 程晓 , 吴高翔 , 王雪文 , 景钰文 , 张逸 , 秦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自动化过程的5G网络资源调度方法,建立基于Petri网的VNF‑FG流调度模型,在进行5G网络资源调度时将节点调度问题转换成Petri网托肯调度问题。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电力自动化业务之间存在工作逻辑冲突、资源分配不合理,难以满足多样化电力自动化业务的及时、准时、协同等确定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57757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510934232.9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4L12/875 , H04L7/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支持业务报文时序逻辑的算法专利,主要适用于物联网领域,如智能电网。在物联网实际应用场景中信息化主站与业务终端设备之间有大量的工业控制业务的采集和下发,并且业务终端设备之间对业务报文的时序逻辑有要求。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受某些应用环境或设备自身的限制,网络没有做到全网时间同步,网络中有许多设备不具备对时功能。本专利提出了VRQ(Virtual Reach Queueing,虚拟到达队列)算法。经过分析VRQ算法结合专利中提出的VTC(Virtual Time Channel,虚拟时间信道)技术、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解决了在设备没有时间同步的情况下,保证业务报文到达终端时的时序逻辑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53069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932886.8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J3/0638 , H04L7/0041 , H04W56/002 , H04W56/0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指工业物联网,如智能电网工业控制业务时间同步方案设计。在工业物联网应用环境下,本发明针对业务终端没有与信息主站时间同步功能,提出了一种支持业务报文时间同步方案。经过分析可知该方案在网络没有拥塞情况下可以保证业务报文在终端设备、信息主站之间的时间同步;在网络有拥塞情况下可以保证业务报文到达终端设备的时序逻辑要求,是一种弱同步技术。同时本发明使用该时间同步方案并结合电网的现状,提出了适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三级时间同步架构。三级时间同步架构可以支持电力系统的全网时间同步,保证电力业务报文的时间同步、时序要求和满足电力系统主站多业务接入、多业务协议类型转换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50646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14490.9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4L12/935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工业通信网络关口设备的设计。该设备能够适应工业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能够满足工业网络朝着大规模的复杂的物联网方向发展。该关口设备通过包转换机制能够实现工业网络下行的单播、多播、广播业务包到通信广播数据包的映射和上行的单播、广播数据包到单播业务包的映射,这样做能改善下行设备寻址问题和节约骨干网的传输带宽;同时通过压缩技术,将业务包中的固定服务和数据包中不变的地址等信息联合压缩。这样可以节约通信传输层面的传输带宽和提高通信利用率,特别是使用的是无线传输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2967842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11341.9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何建军 , 罗建 , 徐瑞林 , 王洪彬 , 陈涛 , 高晋 , 张友强 , 张晓勇 , 钟加勇 , 刘祖建 , 李杰 , 王瑞妙 , 魏甦 , 蒋昆 , 徐鑫 , 朱特 , 余红欣 , 魏燕
IPC: G01R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27 , G01R35/02
Abstract: 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渐变性故障在线诊断方法,它包括有如下步骤:采集整个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信号,并计算各时刻下的输电线路末端和变压器二次侧的理论电流瞬时值,再与对应采集值比较,分别计算出各输电线路首末两端和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残差,通过残差与设定阈值的比较来判断是否有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发生渐变性故障,同时对母线注入电流做基尔霍夫检测即可定位故障互感器。本发明操作简便、计算精度高,可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不停电、不脱网、无需附加其它硬件设备的条件下,实现渐变性故障的在线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58664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99064.1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鑫 , 晏尧 , 邓雪波 , 李秉毅 , 梁柯 , 刘欣宇 , 赵理 , 朱睿 , 杨高峰 , 宫林 , 李俊杰 , 宋伟 , 李松浓 , 向菲 , 万凌云 , 雷娟 , 刘小源 , 梁花 , 李洋 , 陈妍霖 , 李玮 , 张森 , 张伟 , 韩世海 , 杨峰 , 高爽 , 尹心 , 江金洋 , 程晓 , 吴高翔 , 王雪文 , 景钰文 , 张逸 , 曾毅
IPC: H04Q9/00 , H04L67/02 , H04L47/2441 , H04L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5G网络业务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自动化的5G网络业务传输优化方法,基于MQTT协议的代理模式,以5G为承载网络,通过服务隧道将数据推送给主站侧的前置代理服务器,并采用业务分类通信服务方法进行参数配置和运行推送,从而获得时效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数据时效性和可靠性难以保障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967842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411341.9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何建军 , 罗建 , 徐瑞林 , 王洪彬 , 陈涛 , 高晋 , 张友强 , 张晓勇 , 钟加勇 , 刘祖建 , 李杰 , 王瑞妙 , 魏甦 , 蒋昆 , 徐鑫 , 朱特 , 余红欣 , 魏燕
IPC: G01R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27 , G01R35/02
Abstract: 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渐变性故障在线诊断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整个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信号,并计算各时刻下的输电线路末端和变压器二次侧的理论电流瞬时值,再与对应采集值比较,分别计算出各输电线路首末两端和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残差,通过残差与设定阈值的比较来判断是否有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发生渐变性故障,同时对母线注入电流做基尔霍夫检测即可定位故障互感器。本发明操作简便、计算精度高,可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不停电、不脱网、无需附加其它硬件设备的条件下,实现渐变性故障的在线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0443949C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710078165.0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2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光学成像质量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光学成像系统和计算机(31),光学成像系统将输出光学图像信息传送给计算机(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差值采集系统,所述差值采集系统获取差值数据e(m,n)后,再传送给所述计算机(31);计算机(31)获得最终成像数据fout2(m,n)=fout1(m,n)-e(m,n),其方法的特征在于:步骤一、利用光学成像系统获得成像数据fout1(m,n);步骤二、差值采集系统获取差值数据e(m,n);步骤三、利用计算机(31)获得最终成像数据fout2(m,n);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能克服相干噪声以及透镜的像差、色差和光学器件制造工艺、光学系统定位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减少光学成像系统的误差,同时具有快速、并行且互联密度高的优点,节省图像处理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017244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78165.0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2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光学成像质量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光学成像系统和计算机(31),光学成像系统将输出光学图像信息传送给计算机(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差值采集系统,所述差值采集系统获取差值数据e(m,n)后,再传送给所述计算机(31);计算机(31)获得最终成像数据fout2(m,n)=fout1(m,n)-e(m,n),其方法的特征在于:步骤一、利用光学成像系统获得成像数据fout1(m,n);步骤二、差值采集系统获取差值数据e(m,n);步骤三、利用计算机(31)获得最终成像数据fout2(m,n);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能克服相干噪声以及透镜的像差、色差和光学器件制造工艺、光学系统定位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减少光学成像系统的误差,同时具有快速、并行且互联密度高的优点,节省图像处理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57757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34232.9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4L12/875 , H04L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7/56 , H04L7/004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支持业务报文时序逻辑的算法专利,主要适用于物联网领域,如智能电网。在物联网实际应用场景中信息化主站与业务终端设备之间有大量的工业控制业务的采集和下发,并且业务终端设备之间对业务报文的时序逻辑有要求。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受某些应用环境或设备自身的限制,网络没有做到全网时间同步,网络中有许多设备不具备对时功能。本专利提出了VRQ(Virtual Reach Queueing,虚拟到达队列)算法。经过分析VRQ算法结合专利中提出的VTC(Virtual Time Channel,虚拟时间信道)技术、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解决了在设备没有时间同步的情况下,保证业务报文到达终端时的时序逻辑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