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4980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01304.7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相变聚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组装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套筒、夹紧器和工业相机;在套筒壁上粘贴若干个应变组件,将致裂管伸入套筒中,并固定致裂管;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夹紧器夹紧套筒,记录夹紧器的夹持力;引爆致裂管,并采用应变组件实时采集并记录套筒的应变数据,采用工业相机采集并记录套筒的变形过程;根据应变组件采集的数据,计算同一套筒在不同部位的峰值应力,并绘制套筒的应力情况分布图;更换不同直径的套筒,进行若干组试验,根据各组试验得到的应力分布情况,绘制应力情况分布图。本发明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便于直观体现超临界CO2相变致裂的聚能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0248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2963.9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5D16/20 , F42B3/04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及控制方法,属于超临界CO2相变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薄壁圆筒理论,根据致裂管参数构建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模型;进行超临界CO2相变压力测试试验,得到峰值压力数据,并通过峰值压力数据验证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模型;基于验证后的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模型,建立不同参数交叉影响下的压力数据库,并通过压力数据库选取最优参数组合,完成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的控制。本发明解决了CO2相变致裂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715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697323.X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E02C1/00 , E02B7/20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闸人字闸门结构智能加载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闸门,用于固定闸门的自反力框架,转动作动器作用闸门门体使其绕转轴按设定角速度定轴旋转,加载作动器可实现作用在闸门上的静动力复合加载情况,双通道控制系统可实现转动和加载两通道的电液伺服闭环控制协调加载,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多通道同步采样,可实现试验系统的分布式采集与监控。本发明通过模拟船闸人字闸门结构运行全过程,可研究船闸人字闸门在船舶撞击力、静水压力、水流脉动压力、频繁启闭作用下闸门及支承运转件的动力响应。通过采集闸门模型受荷响应敏感区动力响应信号,研究在船闸灌泄水和闸门启闭过程中闸门及支承运转件(顶、底枢)的受力变形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98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101310.2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相变聚能测试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试验箱,试验箱内设置有套筒和用于夹持套筒的夹紧器;套筒为两端开口的金属圆筒,试验时致裂管伸入套筒中;套筒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应变组件;应变组件和夹紧器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发明将研究人员惯常使用的爆破对象岩石替换成了金属套筒,将岩石爆破的问题转化成薄壁圆筒受压爆破的研究模型,可以延长数据采集时间以及便于直接观测聚能效应导致套筒产生的形变。并且夹紧器对套筒施加的径向压力可以模拟不同埋深、不同地应力中的径向压力,使试验更接近真实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02489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122963.9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5D16/20 , F42B3/04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及控制方法,属于超临界CO2相变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薄壁圆筒理论,根据致裂管参数构建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模型;进行超临界CO2相变压力测试试验,得到峰值压力数据,并通过峰值压力数据验证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模型;基于验证后的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模型,建立不同参数交叉影响下的压力数据库,并通过压力数据库选取最优参数组合,完成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的控制。本发明解决了CO2相变致裂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227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2957.3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F42B35/00 , G06F30/28 , G06F17/10 , F42B3/04 , F42D1/0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方法,属于超临界CO2相变计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薄壁圆筒理论,根据致裂管参数构建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公式;进行超临界CO2相变压力测试试验,得到峰值压力数据,并通过峰值压力数据验证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公式;通过验证后的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公式,进行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的计算。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用于工程爆破的一次性超临界CO2相变峰值压力计算不够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9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01304.7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相变聚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组装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套筒、夹紧器和工业相机;在套筒壁上粘贴若干个应变组件,将致裂管伸入套筒中,并固定致裂管;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夹紧器夹紧套筒,记录夹紧器的夹持力;引爆致裂管,并采用应变组件实时采集并记录套筒的应变数据,采用工业相机采集并记录套筒的变形过程;根据应变组件采集的数据,计算同一套筒在不同部位的峰值应力,并绘制套筒的应力情况分布图;更换不同直径的套筒,进行若干组试验,根据各组试验得到的应力分布情况,绘制应力情况分布图。本发明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便于直观体现超临界CO2相变致裂的聚能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39527.X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致裂试验装置,包括致裂管、岩石和包围岩石的防护钢筒,岩石上固定有数据采集组件;致裂管伸入岩石内部的致裂孔中;致裂管外套设有抱箍器,抱箍器通过至少两根铁链与防护钢筒连接。每根铁链上均设置有收紧器,收紧器包括盒体和固定于盒体内部、用于限制主动齿轮转动的制动组件,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主动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收卷齿轮,收卷齿轮与供铁链缠绕的绞盘固定于同一根转轴上,转轴通过轴承与盒体转动连接。可以通过收紧器和抱箍器与铁链将致裂管限位,避免其受力发生位移而影响试验结果或者飞管造成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7606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70892.X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曲面坐标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曲面坐标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其具体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支撑有横向驱动组件和纵向驱动组件;横向驱动组件上设有横向移动杆;纵向驱动组件上设有纵向移动杆;横向移动杆和纵向移动杆垂直设置;横向移动杆和纵向移动杆垂直相交处设有中柱,中柱垂直于横向移动杆和纵向移动杆所在的平面,且中柱与横向移动杆和纵向移动杆均滑动连接;中柱、横向移动杆和纵向移动杆上均设有刻度。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构造简单,便于携带,不受电力等其它外部条件的影响,既节省了研究成本,还适用于多种施工场地使用;使用本发明装置检测三维坐标便于坐标系,且坐标值可直接通过装置上刻度读出,测量过程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07152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697323.X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E02C1/00 , E02B7/20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闸人字闸门结构智能加载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闸门,用于固定闸门的自反力框架,转动作动器作用闸门门体使其绕转轴按设定角速度定轴旋转,加载作动器可实现作用在闸门上的静动力复合加载情况,双通道控制系统可实现转动和加载两通道的电液伺服闭环控制协调加载,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多通道同步采样,可实现试验系统的分布式采集与监控。本发明通过模拟船闸人字闸门结构运行全过程,可研究船闸人字闸门在船舶撞击力、静水压力、水流脉动压力、频繁启闭作用下闸门及支承运转件的动力响应。通过采集闸门模型受荷响应敏感区动力响应信号,研究在船闸灌泄水和闸门启闭过程中闸门及支承运转件(顶、底枢)的受力变形特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