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433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638358.X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围岩松动圈变形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固连在隧道衬砌表面上的传感系统和采集传输系统;在隧道内设置多个检测断面,在每个检测断面上设置多件传感系统;并且相邻的多个检测断面之间至少设有一件与每件传感系统连接的采集传输系统;通过传感系统实时监测隧道施工围岩松动圈变形量并将监测数据发送至采集传输系统,并与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进行不同等级预警。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便捷,成本低廉,能够排除隧道施工干扰,监测精度高、性能好,测量数据真实可靠,实现自动采集数据、自动报警并自动推送信息至后台,方便施工部门根据相应监测信息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大大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95230.8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滑坡的悬臂抗滑锚固体系及方法,包括多个布设在坡体内的锚固单元,所述锚固单元由抗滑主桩、支撑桩、支承台和横向锚索结构组成。其中,抗滑主桩为沿垂直于坡体滑动方向设置的倾斜桩,支撑桩为沿坡体滑动方向设置斜撑,支撑桩通过支承台消散支撑轴力,将滑坡推力转换为轴力,使轴力与地基承载力平衡;同时,桩顶施加横向锚索结构控制桩顶位移,进而使整个锚固体系受力变形协调,抗滑效果好,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其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岩质、土质大型滑坡或高填方边坡,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推广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27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04396.6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钻监测设备的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凿岩机的钻进速率、振动加速度、振动频率及掌子面情况等4项参数进行采集分析;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引入的岩体的抗钻系数,用于刻画不同岩体级别围岩的综合物理特性指标,由钻进速率、振动加速度计算围岩的可钻系数,由此可建立典型围岩的抗钻系数数据库{Ni},其中,i=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Ⅰ、Ⅱ、Ⅲ、Ⅳ、Ⅴ级围岩,抗钻系数值越大,则围岩性质越好,i表示的数字越小;本发明可靠高效的、及时探测反馈当前掌子面的岩体质量情况,实现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预报结果可以借助隧道内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94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910316923.0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加固系统及其加固方法,它为一组以上设置的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呈横向拓扑或横纵向组合拓扑结构布置在滑坡体上,其包括设置在滑坡体上的承台、桩群和锚固机构,所述桩群包括设置在承台中部的微型斜桩群和设置在承台底部的微型直桩群,所述微型斜桩群相对于承台垂直设置;所述微型直桩群竖直向下设置;所述锚固机构相对于微型斜桩群倾斜设置,本发明构造简单、施工简便快捷,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且能够合理有效的提高微型桩体系的抗力,为以微型桩为主的公路边坡加固结构提供了保障,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4850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128140.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溶洞区段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及数字化管理方法,包括进行隧道施工区段的划分,采集隧道基本信息,构建施工安全指标数据库,并构建数字化管理模型,调用施工安全指标数据库内数据,输出管理建议。本发明能够很好地协同管理穿越溶洞区段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并对风险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估预警,让有关建设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掌控险情动向并及时控制,进而保障建设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设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性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6093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459900.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00 , E02D1/02 , E02D17/18 , E02D17/20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Q50/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投石机理的堆积体边坡数值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其通过选取堆积体典型部位,采用数码相机进行图像拍摄采集一批块石;再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块石轮廓提取,并建立块石库;然后依据勘察资料提供的堆积体范围大小,采用投石机理构建堆积体的真实计算模型;最后将其转化为图形交互文件,并构建相应岩土材料的模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本设计通过构建块石库,再调用块石库数据并随机投放块石构建出堆积体的真实计算模型,实现堆积体组成成分的真实模拟,可有效提高堆积体稳定性计算精确性,并且除了可计算得到堆积体的稳定性系数外,还可获取堆积体的应力应变等相关信息参数,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6093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59900.8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00 , E02D1/02 , E02D17/18 , E02D17/20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Q50/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投石机理的堆积体边坡数值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其通过选取堆积体典型部位,采用数码相机进行图像拍摄采集一批块石;再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块石轮廓提取,并建立块石库;然后依据勘察资料提供的堆积体范围大小,采用投石机理构建堆积体的真实计算模型;最后将其转化为图形交互文件,并构建相应岩土材料的模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本设计通过构建块石库,再调用块石库数据并随机投放块石构建出堆积体的真实计算模型,实现堆积体组成成分的真实模拟,可有效提高堆积体稳定性计算精确性,并且除了可计算得到堆积体的稳定性系数外,还可获取堆积体的应力应变等相关信息参数,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93110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317156.5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多元数据的隧道施工动态塌方安全综合预警方法,它通过收集数据构建隧道施工动态塌方工程数据库,并根据隧道施工动态塌方工程数据库的动态参数,采用多元数据进行施工风险识别并对多元数据中的单元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判断其风险等级;再根据多元数据的并列性、关联性进行融合,得到施工动态塌方安全综合预警评价信息,最后通过提示和展示方式将综合预警评价信息告知给施工人员和监测人员,为隧道塌方安全预警提供了完善的预警体系,并实时共享进程,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和监测,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经济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12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125540.7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断链关系的公路运营桩号与设计桩号智能互换方法,其通过已知公路设计、运营的起讫桩号和断链关系桩号等式数据,构建桩号统计数据库和智能转换模型,并通过智能转换模型对需要转换的桩号进行分析判断,长链重复桩号的校核,可以自动实现任意运营桩号和设计桩号互换、批量化的设计桩号转运营桩号、传递关系表的智能转换输出等功能。其可以贯穿在公路建设全寿命周期中,供公路建管养各方人员使用,转换效率高,同时可以避免手动计算出错的缺点。并且可以内置在任意公路建管养理系统中,便于后续实施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等工作,实用性强,推广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8168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16667.5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拱顶下沉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它包括监测传感单元、信息采集传输单元和连接机构,所述监测传感单元包括一个以上的振弦拉线位移传感器,所述信息采集传输单元包括多通道信息采集仪,多通道信息采集仪通过线缆与振弦拉线位移传感器的电路相连,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感应线和两个以上衬砌连接杆,衬砌连接杆沿隧道拱顶长度方向与隧道衬砌顶部相连,所述的振弦拉线位移传感器通过感应线连接在两衬砌连接杆之间;本发明不受隧道施工和运营影响,传感器精度高、性能好,测量数据可靠,能够满足隧道拱顶下沉监测要求,可实现自动化监控量测,大幅度降低测量工作量,以及解决监测数据不及时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