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Docker与虚拟机初始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8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90209.3

    申请日:2018-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Docker与虚拟机初始放置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基于矢量装箱理论提出Docker-VM-PM三层架构下Docker、VM到PM的放置(Docker Placement and Virtual Machine Placement,简称DVMP)约束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优化目标,构建DVMP初始放置模型。根据DVMP初始放置模型筛选同时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虚拟机序列,设计最小虚拟机计算规则筛选满足约束的激活态服务器序列。最后依据适应度函数在两类约束中分别进行最优VM、PM的决策,直至所有Docker装箱,完成基于三层架构的Docker和虚拟机的初始放置过程。本发明提出的初始放置方法在Docker-VM-PM三层架构下有效解决了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的优化问题,降低能源消耗。

    一种面向滚珠螺母内滚道曲面的高精度光纤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2276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173165.3

    申请日:2015-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滚珠螺母内滚道曲面的高精度光纤检测方法:将滚珠螺母安装在运动平台上,将光纤传感器探头相对滚珠螺母的中心轴线以滚珠螺母螺旋角进行安装;利用运动平台使滚珠螺母转动,滚珠螺母每转动一周,使光纤传感器探头直线移动一个滚珠螺母螺距,直至光纤传感器探头沿着滚珠螺母滚道型面对应内螺旋线完成检测,然后根据光纤传感器探头光强调制曲线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光纤传感器探头与滚珠螺母滚道型面间的测距数据;根据测距数据以及滚珠螺母工件坐标系与滚珠螺母内滚道法向截面坐标系的变换关系求得实际测得的内螺旋线空间坐标,从而可以全面分析评价滚珠螺母的加工精度。

    一种综合频率和相位信息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739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48015.6

    申请日:2017-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H02J3/383 G01R31/00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频率和相位信息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方法,能够同时利用上一周期的频率及相位信息以实现主动频移检测;其主要原理为:在端电压的第k个过零点,首先测量上一个周期的电网电压频率,然后根据该频率给一个主动频率扰动f[k]=f[k‑1]±Δf,同时相位角也根据逆变器上一个周期的频率f[k‑1]而改变;孤岛检测硬件将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经上述主动偏移后作为并网逆变器的给定频率,且在电压过零时使并网电流复位,则当并网时,孤岛检测硬件每次检测到的系统频率不变;脱网时,每次检测到的系统频率会很快达到保护的上、下限使保护动作,从而实现反孤岛功能;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显著减小负荷与光伏发电功率接近及负荷小于光伏发电情况下的非检测区域。

    面向弧面凸轮廓面法向误差的多通道气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04289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214693.9

    申请日:2015-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弧面凸轮廓面法向误差的多通道气动测量方法及装置:根据等参数采样方法确定弧面凸轮廓面的测量采样策略;建立弧面凸轮等啮合深度特征线模型;建立弧面凸轮与分度盘滚子的接触线模型;根据等啮合深度特征线模型和接触线模型,按照测量采样策略,构建弧面凸轮廓面法向误差的多通道气动测量装置并确定测量装置的各轴运动规律,实现弧面凸轮廓面的法向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得到弧面凸轮廓面法向误差,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弧面凸轮廓面的加工误差进行精密测量,通过测量结果确定被测弧面凸轮的廓面法向误差。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3413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44241.8

    申请日:201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弧面凸轮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溯源方法:(1)对范成法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系统误差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基于空间坐标变换方法建立工艺系统误差到弧面凸轮分度曲线的误差传递模型;(2)基于粒子群算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适应度函数模型;(3)获取弧面凸轮的实际分度曲线作为测试样本,根据工艺系统误差传递模型由粒子群算法计算误差源偏差值,并通过多次计算来补偿系统随机误差,本发明可以对加工过程中的原始工艺系统误差进行识别,对识别的工艺系统误差进行补偿即可大大提高弧面凸轮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从而推动弧面凸轮产品性能和质量的不断发展。

    一种二维多孔碳片上生长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58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4811.7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多孔碳片上生长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针对目前生产碳纳米管成本高、工艺复杂的现状,以乙醇为碳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式在二维多孔碳片上生长碳纳米管,并将此结构应用到锂硫电池隔膜改性中。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材料能够明显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加快电池内部反应动力学,且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基于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效能评估方法及评估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7592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04276.1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效能评估方法及评估模型,属于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技术领域,其包括1)构建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效能指标体系;2)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效能指标体系的权重;3)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构造评估样本矩阵;4)利用TOPSIS算法为步骤2)所述的权重确定评估值,根据评估值和评估样本矩阵对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效能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本发明综合考虑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技术的使用场景,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可为智能UUV目标识别与反对抗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基于视觉快速实现复杂构件装夹位姿误差在线测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899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91861.5

    申请日:2019-03-14

    Abstract: 一种基于视觉快速实现复杂构件装夹位姿误差在线测量的方法,先将复杂构件装夹在专用夹具上,复杂构件和专用夹具组成构件结合体,复杂构件装夹位姿误差信息包含在构件结合体的点云模型中,使用三维扫描仪获取分片点云并自动拼接成完整结合体的点云模型;然后进行参考框架生成,得到参考坐标系;再进行点云坐标系变换和分割,得到实测位姿模型;最后将实测位姿模型和参考位姿模型对比进行装夹位姿误差求解;本发明无需提取特征点/线,测量过程自动化,测量时间短,满足无基准复杂构件装夹位姿误差在线测量的要求。

    一种用户服务高可用的Docker与虚拟机聚合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590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190208.9

    申请日:2018-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服务高可用的Docker与虚拟机聚合放置方法,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以服务器节点独立作为用户服务多副本分布的前提条件建立DVP(Docker-VM-PM)三层架构环境下的用户服务高可用DVMP(Docker and Virtual Machine Placement,Docker与VM放置)约束模型;其次,在此基础上增加容器副本冗余部署的约束条件,建立用户服务高可用的Docker与虚拟机聚合放置模型;然后,构建高可用的Docker与虚拟机聚合放置方案;最后,提出“宕机”模拟的服务容错能力评价方法及服务容错度计算模型对放置方案进行评价。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大幅度提升用户服务容错能力,实现节能与用户服务的高可用目标。

    层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三层单胞结构微观力学性能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46076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510409468.0

    申请日:2015-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三层单胞结构微观力学性能计算方法:层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由一层层碳布层叠而成,碳布层上下表面是由其它材料填充组成的两个界面层;碳布层由碳纤维平面编织而成,形成多边形的周期性微观结构的中间缝隙,由其它材料填充后使得多个碳布层相连接;不同方向的碳纤维承担不同方向的拉应力;界面层的填充材料各向同性,界面层将受到的表面压力传递给碳布层;本发明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叠层结构的特殊性,给出了三层单胞结构微观力学性能计算公式,可以实现精确计算层叠碳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力学性能,从而推动层叠碳纤维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