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衡量甘蓝一代杂种生长整齐度的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0699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091402.8

    申请日:2012-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衡量甘蓝一代杂种生长整齐度的判定方法,以甘蓝DD型、DS型、SS型三种杂交类型的杂交品种为试材,当叶球生理成熟时,测定植株间株高、株幅、外叶宽、叶球周长、叶球横径、叶球纵径及单球重等农艺性状数值和计算变异系数,利用其性状的变异系数对不同类型杂交种的整齐度进行分析。本发明通过研究甘蓝双单倍体(DH)等不同基因纯合度的自交系所配杂种一代的性状差异表现,确立甘蓝杂交种田间整齐度的测定指标及评价标准,为甘蓝杂交种的品种审定和产业中新品种质量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春结球甘蓝育种保持自交系春性的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3791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21103.5

    申请日:2009-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结球甘蓝育种保持自交系春性的繁殖方法,在春季选取春结球甘蓝自交系的成熟叶球的外层绿色叶片,按照一定大小接种在不定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当不定芽生长至1.5~2.5cm高时,转接到不定根分化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完整再生苗。随后将再生苗移至培养土中进行培养,当幼苗生长有5~7片真叶时,适应性炼苗7天后定植于田间(露地),秧苗成活率达95%以上。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春结球甘蓝育种效果,保证春结球甘蓝自交系在春季完成结球期和在此期的植株农艺性状选择,并保持所选植株特性(春性)不变,保证自交系完成生活周期;能够大幅度提高自交系同一基因型植株数量,扩繁株数50倍以上。

    一种利用甘蓝游离小孢子不定芽叶片再生DH植株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04513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89092.1

    申请日:2011-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蓝游离小孢子不定芽叶片再生DH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胚状体不定芽诱导;A2,外植体获得:以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出不定芽叶片达1cm时起计算叶片生长日龄,选用生长日龄为25天的叶片作为离体培养的外植体;A3,外植体再生芽的分化诱导;A4,再生芽的生根诱导与移栽。在MS+6-BA 2.0mg·L-1+NAA0.1mg·L-1+GA31.5mg·L-1的培养基上,再生芽分化频率高达80.36%,比未添加GA3增加16.07%,再生芽分化系数为4.15。该方法在短时间内将有限的同一基因型的小孢子DH植株数量扩大32倍以上,获得足够数量同一基因型的小孢子DH群体,实现当年DH群体农艺性状田间鉴定和次年花期配合力测定。

    一种保持甘蓝RGMS雄性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4009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22814.4

    申请日:2009-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甘蓝RGMS雄性不育系的繁殖方法,选取甘蓝雄性不育系花茎叶片,按照一定大小接种在不定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当不定芽生长至2.0~4.0cm高时,转接到不定根分化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完整再生苗。随后将再生苗移至培养土中进行培养,当幼苗生长有6~8片真叶时,适应性炼苗3~5天后定植于田间(露地),秧苗成活率达95%以上。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甘蓝育种效果,保证并扩大了甘蓝雄性不育性的正常繁育。克服了甘蓝雄性不育性田间正常繁育的繁琐,不但保持了不育系,并且大幅度提高了其繁殖系数,为大量制种提供了保证。

    一种春甘蓝抗未熟抽薹早熟品种的选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137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43848.5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甘蓝抗未熟抽薹早熟品种的选育方法,涉及育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所述春甘蓝抗未熟抽薹早熟品种是以DH10-ZG48CMS为母本,以DH13-20M3为父本,通过杂交获得,命名为春早1852。所述DH10-ZG48CMS是利用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DH10-ZG48M杂交后,经5代回交转育而成。所述保持系DH10-ZG48M是通过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利用甘蓝早熟杂交种“希望”的小孢子培养创制的DH系。所述DH13-20M3是利用甘蓝早熟品种“秦甘50”的游离小孢子创制而成。采用本发明方法选育出的春早1852是一种抗未熟抽薹、优质、抗病、高产的春甘蓝早熟新品种。

    一种保持甘蓝RGMS雄性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4009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022814.4

    申请日:2009-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甘蓝RGMS雄性不育系的繁殖方法,选取甘蓝雄性不育系花茎叶片,按照一定大小接种在不定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当不定芽生长至2.0~4.0cm高时,转接到不定根分化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完整再生苗。随后将再生苗移至培养土中进行培养,当幼苗生长有6~8片真叶时,适应性炼苗3~5天后定植于田间(露地),秧苗成活率达95%以上。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甘蓝育种效果,保证并扩大了甘蓝雄性不育性的正常繁育。克服了甘蓝雄性不育性田间正常繁育的繁琐,不但保持了不育系,并且大幅度提高了其繁殖系数,为大量制种提供了保证。

    一种用于结球甘蓝的化学杀雄剂及其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3838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21104.X

    申请日:2009-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结球甘蓝的化学杀雄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该结球甘蓝化学杀雄剂成品中含有苯磺隆和赤霉素(GA3),制备方法包括苯磺隆溶液配制和赤霉素(GA3)溶液配制,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定容即可获得成品。该化学杀雄剂的功效是杀雄彻底、雄蕊完全不育,种株生长发育正常,昆虫可正常授粉;生产的杂种一代种子的杂交率达100%。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批量生产。喷施时期选在甘蓝抽薹的种株主花茎或1级分枝上的最大花蕾长度约2毫米时,用压缩式手持喷雾器对全株进行喷施,每株喷施工作液15毫升。

    一种利用甘蓝CMS和DH系选育早熟新品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390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610893404.7

    申请日:2016-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蓝CMS和DH系选育早熟新品种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选用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DH08‑GW100M3CMS为母本,选用DH系DH12‑3‑M2为父本杂交配制育成DH08‑GW100CMS×DH12‑3‑M2组合,命名为秦甘1658品种。该品种在陕西省主要蔬菜栽培区杨凌、西安、宝鸡太白等地经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杂种优势显著,综合经济性状优良,耐裂球、优质抗病和丰产性突出,品种适应性强,增产优势稳定,比对照甘蓝品种8398增产幅度10.2%~14.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