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161699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44595.2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安量木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8/9789 , A61Q19/00 , A61Q17/00 , A61P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舒缓抗敏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及精华液,获取牡丹根部与牡丹花瓣,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所述牡丹根部与所述牡丹花瓣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与蒸馏水混合,浸泡,加热蒸馏,冷凝得到牡丹舒缓抗敏精华液。本发明以牡丹花瓣、根部混合物和蒸馏水作为萃取原材料,不含有机溶剂,不含其他化学物质,节约资源,绿色环保,且对人体天然无危害,具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以及舒缓抗敏感作用,可改善脸部红血丝、粉刺,收缩毛孔,适于敏感肌与痘肌的日常护理使用,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148148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543459.1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安量木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抑菌保湿护手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牡丹抑菌保湿护手霜,包括以下组分:牡丹籽油、牡丹纯露、去离子水、天然乳化剂CE、生育酚乙酸酯、硬脂酸甘油、尿囊素和透明质酸钠。本发明对手部肌肤具有良好的护理作用,使用感天然温和、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菌、美白保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0520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53584.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1B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工艺制备牡丹精油的方法及其工艺参数获取方法和牡丹精油,该方法以牡丹精油萃取率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结合的方法,优化并求取超临界CO2工艺参数,利用精确的数学模型,为工业生产提供准确的工艺参数;该方法为获取类似的工艺参数方法提供思路;通过该方法得到超临界CO2工艺参数,进行牡丹精油的萃取,提高了牡丹精油的萃取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08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54140.2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中资国业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B5/0092 , A23D9/06 , C11B5/0028 , C11B5/0035 , C11B5/0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迷迭香提取物的牡丹籽油复合天然抗氧化剂,该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由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按质量比为(0.5~2.5):(1~3):1组成。本发明通过将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复配,三者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添加到牡丹籽油中抗氧化效果显著高于纯单一组分,且抗氧化效果优于TBHQ,显著高于BHA、BHT和其他天然抗氧化剂。本发明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绿色无毒,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显著的抗氧化效果,可用于牡丹籽油的抗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70737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41146.7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23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丹花茶制备工艺中花材的干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摘新鲜的牡丹花;剥去牡丹花最外层花瓣,清除泥污,保持花瓣的完整性;以最佳的形态放入低温冰箱冰箱预冷;将预冷后的牡丹花快速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设定冷阶温度,干燥室真空度,加热板温度,物料厚度,冷冻干燥;存放于密封避光处。本发明所得的干制牡丹花少皱缩,基本保持原有色泽和风味,具有酚类物质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强的特点,是优质的牡丹花茶原材料,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方法以真空冷冻干燥为基础,干制时间短,流程简单,无污染,产品感观品质好、营养保留高、有良好的复水性,避免了传统干燥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等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02742440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24777.7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东方百合籽球繁育及栽培方法,包括了第一阶段(籽球的繁育)和第二阶段(百合种球的培育)。其中籽球的繁育当中,本发明采用了独特的繁育基质及其消毒方法,保证了籽球繁育的营养需求,免除了病虫害的侵袭;籽球增生的温湿度和时间控制,保证了籽球的良好发育,进而通过人工处理(优选4℃,3个月)代替自然打破休眠,大大缩短了籽球繁育的时间。利用籽球进行百合种球的培育时,选用特点的基质(玉米秸秆和蛭石)保证了能够获得优良的种球;并进一步结合合理的施肥配方,获得的籽球质量优良(周径大于9cm,横径大于3cm)。这些技术实现了快速、有效的获得大量优质籽球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74010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240386.8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中没食子单宁的LC‑MS/MS检测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植物没食子单宁样品和甲醇溶液混合后顺次进行萃取、离心,得到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进行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检测,建立没食子单宁类化合物的质谱数据库;根据MS/MS信息筛选得到MRM定量离子对,利用植物没食子单宁样品得到优化MRM质谱条件;整合没食子单宁类化合物的离子对、保留时间和优化MRM质谱条件,实现植物中没食子单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对没食子单宁类化合物的检测过程不依赖于化学标准品,具有检测全面、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单等优势,同时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56)对比文件Christina Engels等.Fast LC–MSanalysis of gallotannins from mango(Mangifera indica L.) kernels and effectsof methanolysis on their antibacterialactivity and iron binding capacity《.Food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2,第422-426页.龚晶.没食子物质基础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2018,参见第二章第一节没食子的化学成分分析,样品溶液的制备,分析条件, HPLC-ESI-IT-TOF-MS/MS定性分析,第三节没食子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色谱条件的优化.王珮玥等.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蒸馏酒中12种橡木浸出物《.中国口岸科学技术》.2021,全文.潘见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砀山酥梨中的酚类物质《.食品科学》.2006,第27卷(第12期),参见1.5质谱条件,2.2质谱分析,2.3砀山酥梨与砀山酥梨汁中酚类的含量,1.4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1.5质谱条件.龚晶.没食子物质基础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2018,全文.孙洁;杨晓倩;刘素华;曹小丽;焦海涛;刘仲.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物中毒样品中的100种农药残留.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第16期),全文.马尚智;秦惠玉;龙飞;于玮;陈海君;欧阳辉;陈文;韩博.没食子多酚类化合物的鉴定及其在UPLC-MS/MS中的裂解规律研究.中草药.2017,(第22期),全文.王克建;杜明;胡小松;齐建勋;郝艳宾.核桃仁中多酚类物质的液相/电喷雾质谱分析.分析化学.2009,(第06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4747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63507.2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合阳中资国业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用牡丹机械化栽植方法,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栽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9月份进行栽植前整地:包括依次进行的除草,施底肥,深耕翻晒和旋耕;(2)10月份进行苗木栽植:依据降水量确定具体的栽培方式:年降水量<400mm时,开栽植沟,将苗木移栽至栽植沟中,每一栽植沟移栽两行苗木,相邻的栽植沟之间设置机械通道;年降水量≥400mm时,开沟起垄,垄上栽植,每垄栽植两行苗木,相邻的垄之间的沟为机械通道;(3)包括栽植后进行三次除草处理,机械施肥及追肥共3~5次,灌溉,防治病虫害;(4)采用机械采收。保证较高的产量,提高了牡丹的成活率,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务的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142152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1710354141.7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中资国业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牡丹酚的牡丹籽油复合天然抗氧化剂,该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由茶多酚、牡丹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按质量比为(0.5~2.5):(0.5~1.5):1组成。本发明通过将茶多酚、牡丹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复配,三者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添加到牡丹籽油中抗氧化效果显著高于纯单一组分,且抗氧化效果优于TBHQ,显著高于BHA、BHT和其他天然抗氧化剂。本发明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绿色无毒,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显著的抗氧化效果,可用于牡丹籽油的抗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