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6079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1237294.6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菌的固体废弃物焚烧炉渣无害化强化处理方法。本发明处理方法为:将原始炉渣移入细菌与钙源的混合液1中,所述原始炉渣在混合液的液面以下,抽真空并超声处理,之后浸泡,固液分离得到预处理炉渣和混合液2;用尿素溶液喷洒所述预处理炉渣的表面,并将环氧树脂喷涂在所得炉渣的表面得到炉渣1;将所得炉渣1放入石灰与淀粉的混合物中并翻滚,使得炉渣1和混合物充分混合得到炉渣2;将所得炉渣2取出,并在所述炉渣2的表面喷洒所述混合液2得到炉渣3;将炉渣3表面覆盖土工布,养护5‑14天,即完成炉渣的无害化处理。本发明处理方法可有效的对炉渣材料表面裂缝进行修复,完成晶体间胶结,并大幅降低其吸水率,从而提升其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79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37294.6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菌的固体废弃物焚烧炉渣无害化强化处理方法。本发明处理方法为:将原始炉渣移入细菌与钙源的混合液1中,所述原始炉渣在混合液的液面以下,抽真空并超声处理,之后浸泡,固液分离得到预处理炉渣和混合液2;用尿素溶液喷洒所述预处理炉渣的表面,并将环氧树脂喷涂在所得炉渣的表面得到炉渣1;将所得炉渣1放入石灰与淀粉的混合物中并翻滚,使得炉渣1和混合物充分混合得到炉渣2;将所得炉渣2取出,并在所述炉渣2的表面喷洒所述混合液2得到炉渣3;将炉渣3表面覆盖土工布,养护5‑14天,即完成炉渣的无害化处理。本发明处理方法可有效的对炉渣材料表面裂缝进行修复,完成晶体间胶结,并大幅降低其吸水率,从而提升其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4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82241.0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层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防渗材料包括以下原料,土样、菌液、纤维材料。所述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土样、菌液和纤维材料进行搅拌混匀,即得所述防渗衬垫材料。防渗衬垫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平填埋场;铺设土木网或土木织物;将原位土与防渗衬垫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将所得混合料分层压实在所述土木网或土工织物的表面,倒入垃圾进行填埋,之后构筑碎石层、导排管、砂垫层。本发明防渗层物料来源广,成果较低,材料环保性好,对周边环境生态没有任何副作用,该防渗层耐久性好,长期服役性能佳。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38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1348224.0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一种空心板梁下表面张拉裂缝注浆观测与强度检测的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控制注浆浆液刚好浸没裂缝顶端,使得裂缝被浆液充分填充,最后可以达到一个良好的修复效果。通过本发明对注浆过程准确地观测和控制,防止了注浆材料地过量使用,节约了水泥、砂石等建筑资源,间接减少了炸山取石的行为,从而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通过本发明可以对有贯通式纵向裂缝地底板内部的修复强度进行检测,保证了整体的修复效果,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该部位在中短期使用期间的再次破坏,从而减少了大量人力物力,并降低了交通行驶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20009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987943.8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不同地层盾构渣土制备同步注浆浆液配比的方法,属于盾构渣土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盾构渣土代替砂,减少了砂的用量,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天然砂石资源的开采利用,保护了环境,并且对不同地层的渣土都可以使用此方法,适用性强。本发明浆液凝结测试方法简单便捷,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制备出的同步注浆浆液具有工作性能稳定,抗水侵蚀性能良好等优点,满足工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0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43126.0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19/04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集料界面粘结强度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影响沥青‑集料界面粘结强度因素的历史数据并筛选,建立沥青‑集料界面拉拔强度评价体系;(2)对集料进行以下预处理,制备沥青‑集料界面拉拔试样;(3)设定拉拔速率,对多个拉拔试样对应的拉拔强度进行测试;(4)利用联合分析方法对拉拔强度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确保沥青和集料之间的良好粘合,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3990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800379.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最大类间方差法的骨料形貌表征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骨料的三维定位数据并据此得到骨料的尺寸大小,获取骨料的三维图像数据并通过不完全beta函数法、模拟退火算法和最大类间方差法提取骨料的三维轮廓视图,根据骨料的尺寸大小和三维轮廓视图得到骨料的三维空间模型;系统包括传送模块、采集模块和模型分析模块,传送模块将骨料移动到采集模块处,采集模块采集骨料的三维定位数据和三维图像数据并发送给模型分析模块,模型分析模块得到骨料的三维空间模型。本发明不需要形态学参数就可直接根据获得的骨料尺寸大小填充三维轮廓视图得到三维空间模型,建模效率和精确度高、可进行批量化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51155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68885.7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干涉函数的集料形貌特征表征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集料形貌特征的数字图像;从所述数字图像中自动识别和重建集料表面图,得到集料表面的三维坐标矩阵z1(x,y);对所述集料表面的三维坐标矩阵z1(x,y)进行再处理,以修改和改进重建集料表面图,得到集料表面的三维坐标矩阵z2(x,y);分析集料形态学特征,包括角度和纹理,得到最终的集料表面的三维坐标矩阵z(x,y)。本发明在由数字图像重建的三维集料表面图像的基础上,量化集料的形状、角度和纹理,并将角度与纹理通过二维傅里叶变换干涉函数进行分离,对集料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达到快速、可靠地表征集料形貌。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78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67142.6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修建超浅埋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的管幕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四个顶角处依次顶进圆形钢管和矩形钢管,相邻矩形钢管通过环形锁扣密封连接,形成侧向支撑部和横向支撑部;将钢绞线贯穿侧、横向支撑部,钢绞线的两端固定于圆形钢管内,张拉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在侧向、横向支撑部和圆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形成管幕支护结构,再施作导洞和中柱,形成整体支护体系,全断面开挖,分别施作车站的顶板、中板、底板和侧墙等。本发明提供的管幕支护结构具有较强的刚度和承载力,无需在钢管间浇筑混凝土简化了施工工序;管幕支护结构与洞桩法相结合,可用于修建多层多跨地铁暗挖车站,形成的矩形断面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77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67143.0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预应力钢绞线和环形锁扣连接的管幕支护结构,其支撑部包括设置于两侧的侧向支撑部及连接侧向支撑部上端的横向支撑部,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圆形钢管;支撑部由若干个矩形钢管和矩形腔连接而成,矩形钢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环形锁扣,相邻钢管通过环形锁扣密封连接形成矩形腔;预应力钢绞线贯穿支撑部,钢绞线的两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圆形钢管内;在支撑部和圆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本发明提供的管幕支护结构,承载力高、刚度大,且管间连接简便易操作,无需在钢管间浇筑混凝土,能够有效的缩短施作工期,节约经济成本,可用于对传统管幕结构相邻钢管的连接处受力薄弱或现有管幕结构的连接复杂所存在的不足提供解决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