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72142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177550.5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亚铜/铜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称量2 mmol二水合氯化铜、1.0 g无水碳酸钠和0.18‑0.40 g无水葡萄糖,分散在20 mL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超声作用下形成澄清溶液,再继续搅拌30 min,然后在100‑140 ℃下反应2‑8 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离心分离,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清洗5次以上,将收集到的固体置于烘箱中室温干燥,即可得氧化亚铜/铜空心微球,本发明制备的产物为纳米粒子构筑的、具有多孔表面的空心微球结构,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20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92990.4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水泥土的剪切强度时间效应模型的建模方法,分别由力学测试、X‑射线衍射仪与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测试、热重分析仪测试的测试结果,建立模型的核心函数、微观结构映射函数、水分存在形式调整函数,在建模过程中实现了宏观力学行为和微观结构变化的紧密结合,与传统模型相比,本发明误差小,为纳米材料在滨海岩土工程的运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921418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0418299.3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方块状氧化亚铜可见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属于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量0.3410gCuCl2·2H2O分散在10mL无水乙醇中,形成澄清溶液A;(2)依次将0.50-0.80g无水乙酸钠和0.40g无水葡萄糖分散在10mL蒸馏水中,形成澄清溶液B;(3)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超声波分散后,将混合液全部转移至高压釜中;(4)将高压釜置于烘箱中,100-120℃下反应3.5-1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离心分离,再分别用无水乙醇、蒸馏水各清洗5次,然后将收集到的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0℃下干燥8小时,即可得立方块状氧化亚铜可见光催化剂。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所得产物具有纯相的立方结构,是一种有效制备立方块状氧化亚铜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729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211273.7
申请日:2011-07-27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状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以六水合三氯化铁为铁源,乙二醇为溶剂,常温常压下完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再将乙酸铵加入所配制的澄清溶液中,混合得棕色澄清溶液;然后密封放置于反应釜内,加热反应12-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的黑色固体即为球状四氧化三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使用的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球状粒子的尺寸易于控制,可以合成出形状均一、尺寸可控的球状四氧化三铁。
-
公开(公告)号:CN101781182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039762.4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制备β-紫罗兰酮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中间体的合成技术领域。包含以下步骤:在反应瓶中,加入α-环柠檬醛、β-环柠檬醛和丙酮,以及氢氧化钠水溶液,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气相色谱跟踪反应进程,当反应结束后加入酸中和,常压回收丙酮后,减压精馏收集85-89℃/1mmHg馏分,得产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β-紫罗兰酮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简单易制备的工业原料α-环柠檬醛与丙酮缩合,可以直接制备β-紫罗兰酮,这改变了现有β-紫罗兰酮制备方法的传统思路;且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收率高等优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业化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772142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77550.5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亚铜/铜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称量2mmol二水合氯化铜、1.0g无水碳酸钠和0.18-0.40g无水葡萄糖,分散在20mL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中,超声作用下形成澄清溶液,再继续搅拌30min,然后在100-140℃下反应2-8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离心分离,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清洗5次以上,将收集到的固体置于烘箱中室温干燥,即可得氧化亚铜/铜空心微球,本发明制备的产物为纳米粒子构筑的、具有多孔表面的空心微球结构,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72136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76118.4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酸铋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特征在于,在浓硝酸中依次加入0.5-2.0mmol五水合硝酸铋和0.5-2.0mmol偏钒酸铵,使Bi/V物质的量比为1:1,使加入的固体恰好被浓硝酸溶解。搅拌作用下,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使溶液体积达到20mL,超声使溶液呈黄色澄清溶液,再向其中加入1.0-2.5g无水碳酸氢钠,继续搅拌0.5h,然后在60-80℃反应0.5-8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产物离心分离,并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清洗,将收集到的固体置于烘箱中60℃干燥12h,即可得多孔纳米粒子构筑的网状钒酸铋,上述网状结构的钒酸铋作为可见光催化剂应用时,具有突出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924246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441619.7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6,10-三甲基-2,5,9-十一烷三烯-1-醛的制备方法,涉及番茄红素中间体的合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4,8-二甲基-3,7-壬二烯-1-醛和丙醛为原料,一步缩合反应即可生成番茄红素的关键中间体2,6,10-三甲基-2,5,9-十一烷三烯-1-醛,工艺路线简捷,原料易得,成本低,极具工业价值;特别是催化剂可以在反应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分层即可回收套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97835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70114.6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VO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2mmolBi(NO3)3·5H2O分散在20mL2mol·L-1硝酸溶液中,在磁力搅拌作用下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钒盐,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继续搅拌30min直至体系分散均匀。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酸钠,调节溶液的pH值为6。将上述溶液转移至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封釜并置于烘箱中,以5℃/min速率使温度升至80-160℃,并保持8-24h。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出固体样品,依次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清洗至少5次,再将产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0℃干燥8h,即可得单斜白钨矿结构的BiVO4束状分级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BiVO4材料在光催化、电化学、颜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8118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039763.9
申请日:2010-01-15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紫罗兰酮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中间体的合成技术领域。包含以下步骤:在反应瓶中,加入α-环柠檬醛和丙酮,以及氢氧化钠水溶液,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反应,气相色谱跟踪反应进程,当反应结束后加入酸中和,常压回收丙酮后,减压精馏收集85-89℃/1mmHg馏分,得产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β-紫罗兰酮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简单易制备的工业原料α-环柠檬醛与丙酮缩合,可以直接制备β-紫罗兰酮,这改变了现有β-紫罗兰酮制备方法的传统思路;且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收率高等优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业化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