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3365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0378184.3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A01G22/22 , A01K67/033 , A23K50/00 , A23K20/142 , A23K20/20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稻田田间工程建设、施加肥料、晚稻插秧、投放红虫种苗、捕捞成熟红虫、晚稻收割等步骤,在同一块水稻田中交替设置水稻种植田与红虫养殖田,向所述水稻种植田与所述红虫养殖田施加含有机质、钾、氮、磷、硅钙、硫酸锌和游离氨基酸等组分氨基酸多肽肥,此技术方案可使水稻与红虫在同一水稻种植田共生,红虫的活动对相邻的水稻种植田起到松土的作用,同时施加的氨基酸多肽肥既可以作为红虫养殖饲料也可以作为水稻种植肥料,实现了肥力共用,土地和肥料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都得以提高,并且由于整个共作过程未施加畜禽粪便和腐殖质,因此得到的水稻和红虫均为有机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648980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610948178.8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水产养殖系统,其包括若干投在养殖水域的自动喂食器以及设在控制室内与自动喂食器通讯连接的后台控制端,自动喂食器上设有子控制系统,该子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双向通信的无线通讯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分别连接有伺服电机和照明灯,无线通讯器通过无线信号与后台控制端连接,自动喂食器包括一内部设有斗状食料腔的筒体,食料腔开口较大的一端朝上,开口较小的一端朝下,筒体的下部设有投食口,投食口与食料腔开口较小的一端连通,筒体的下部在对应于投食口的位置设有机电仓,供电装置和伺服电机设在该机电仓内,筒体的下部外围设有用于保持自动喂食器平稳漂浮在水面的自适应浮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16418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79348.6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PLC同时定量测定水产品中乙酰甲喹及其主要代谢物的方法,其采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对虾类、蟹类、鱼类等水产样品进行提取后,采用正己烷去脂,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仪,以甲醇-水混合液为流动相,可同时对乙酰甲喹及其5种主要代谢物进行定量检测,其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68398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989385.2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A23K50/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K5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饲料诱食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酵母提取物8~12份、氨基酸12~18份、硫代甜菜碱12~16份、大蒜素5~10份、小茴香5~8份、贝壳粉0.5~1份、纳豆激酶3~6份、鱼内脏冻干粉5~8份、蒲公英1.3~2.7份、乌梅2~4份、赖氨酸4~6份、鱼腥草4~8份、黄连1.5~2.5份、蓖麻子4~6份、离子配位体2~5份、维酶素3~6份和枯草芽孢杆菌2~6份。本发明既可提高动物的食欲、增加采食、促进生长,同时兼具防病保健的作用,还可以增强饲料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高效诱食性、绿色安全性、营养均衡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99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944135.2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C02F1/68 , A01K61/13 , C02F10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4 , C02F1/683 , A01K61/00 , C02F2103/20 , C02F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种水产养殖净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鱼腥草15~20份、香草醛0.3~0.5份、百里酚0.3~0.5份、硅藻土10~20份、扇贝壳粉20~30份、改性亚麻粉10~20份、高岭土35~40份、活性炭纤维5~10份、沸石17~20份、浮萍冻干粉13~19份。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溶解态污染物,平衡水体营养,改善水质,提升水体透明度,控制藻类的爆发,提高水体溶氧量,增加了鱼类的活力进而提高了鱼类肉质品质,提高了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促进微生态平衡,实现了养殖水体的稳定化和疾病的防治,减少养殖污染,提升了特种养殖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11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10440.4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16C20/20 , G16C20/70 , G06F18/2135 , G01N27/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尺度空间内茶叶产地识别方法,包括:不同海拔的茶叶样品经微波消解预处理后测定稀土元素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构建茶叶的海拔识别技术模型:根据筛选出对模型贡献大的稀土、矿质特征差异元素,以此特征差异元素作为指标元素,比较指标元素含量在海拔产地间的差异,筛选出对模型贡献大的变量,并以此构建茶叶的海拔识别技术模型;将未知海拔信息的茶叶的稀土元素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测定后,输入茶叶的海拔识别技术模型,对茶叶海拔信息进行判别;实现了小尺度空间内白茶产地判别,减少了大量的变量,可为后期开展不同海拔白茶等级分类、产地溯源等实际生产工作降低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实际应用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6418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811179348.6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PLC同时定量测定水产品中乙酰甲喹及其主要代谢物的方法,其采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对虾类、蟹类、鱼类等水产样品进行提取后,采用正己烷去脂,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仪,以甲醇‑水混合液为流动相,可同时对乙酰甲喹及其5种主要代谢物进行定量检测,其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274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10217576.1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中镉的测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米中镉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消化液的制备:将大米试样置于透明且带刻度的PE消解管中进行初步消解处理,然后将PE消解管进一步置于电热消解仪中进行消解处理等,制得样品消化液;2)标准曲线的制作:以镉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3)样品消化液的测定:采用石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消化液的吸光度值,将其代入步骤2)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得出样品消化液中镉的含量。该测定方法使用的设备简单、成本低、样品前处理时间短,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0771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34978.4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10/30 , A23K20/147 , A23K10/37 , A23K20/158 , A23K10/18 , A23K20/20 , A23K20/26 , A23K20/105 , A23K20/174 , A23K20/163 , A23K10/16 , A23K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澳洲龙纹斑亲鱼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深海鱼粉、木薯粉、大豆浓缩蛋白、豆粕、南极磷虾粉、鱼油、酿酒酵母矿物质预混料、磷酸二氢钙、氯化胆碱、复合维生素、巴戟天、淫羊藿、益生菌、黄芪多糖、螺旋藻、叶酸、海藻多糖等经搅拌混合与水调配成糊团状混合物料,再将所述糊团状混合物料投入压粒机中,在常温下压粒、切割,形成长直径为2cm、短直径为1.5cm的椭圆形软颗粒配合饲料,该软颗粒配合饲料充分匹配体重在5-30kg范围澳洲龙纹斑亲鱼的口裂尺寸,软易吞食、易消化,使澳洲龙纹斑亲鱼在强化饲喂期间性腺充分发育成熟,提高了精子和卵子的数量和质量,受精卵孵化率和鱼苗抗病虫害能力也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63365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78184.3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IPC: A01G22/22 , A01K67/033 , A23K50/00 , A23K20/142 , A23K20/20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稻田田间工程建设、施加肥料、晚稻插秧、投放红虫种苗、捕捞成熟红虫、晚稻收割等步骤,在同一块水稻田中交替设置水稻种植田与红虫养殖田,向所述水稻种植田与所述红虫养殖田施加含有机质、钾、氮、磷、硅钙、硫酸锌和游离氨基酸等组分氨基酸多肽肥,此技术方案可使水稻与红虫在同一水稻种植田共生,红虫的活动对相邻的水稻种植田起到松土的作用,同时施加的氨基酸多肽肥既可以作为红虫养殖饲料也可以作为水稻种植肥料,实现了肥力共用,土地和肥料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都得以提高,并且由于整个共作过程未施加畜禽粪便和腐殖质,因此得到的水稻和红虫均为有机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