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瓷砖缝隙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5218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475781.X

    申请日:2017-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4 G05D1/0221 G05D1/0276 G05D22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瓷砖缝隙清理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底盘、行走机构、寻迹机构和缝隙清扫机构;控制模块与行走机构、寻迹机构、缝隙清扫机构相连并加以控制;缝隙清扫机构包括升降单元和毛刷盘,升降单元与毛刷盘相连;寻迹机构包括前后感应机构和左右感应机构,所述前后感应机构包括设于底盘前部和后部的激光传感器;所述左右感应机构包括设于底盘侧部的激光传感器;所述行走机构根据寻迹机构感应的砖缝走向及砖缝交叉位置调整其行进路线,以使毛刷盘对准砖缝进行清扫;当行走机构转弯、倒退或暂停时,升降单元提升毛刷盘使之离开砖缝以免受损;本产品能自动查找并清扫瓷砖间缝隙,并能自动控制毛刷盘位置来配合设备的行走动作。

    硬质贝壳撬壳机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503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11396399.X

    申请日:2017-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2C29/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贝壳撬壳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部的一旁侧横向设置有具有出刀口的撬刀装夹工位,箱体前部的另一旁侧设置有撬刀进刀口,箱体内位于进刀口与撬刀装夹工位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撬刀自动装夹到撬刀装夹工位的出刀装置,箱体内位于撬刀装夹工位的后侧设置有由驱动机构驱动实现横向往复运动并用于使撬刀由出刀口发射出的弹射机构。该硬质贝壳撬壳机,实现机器代替人工撬壳工作,减小了劳动强度,保护了工人上臂和颈椎。同时,该机械可用于硬质贝壳撬壳取肉的流水线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装卸助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032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06980.6

    申请日:2017-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67/30 B65G6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卸助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装卸装置和平移装置,装卸装置包括支架、支撑板、多个摆杆,摆杆一端铰接支撑板,其中至少两个摆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轴,其余摆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装卸装置的支架上,支架上设置有摆杆驱动装置;平移装置包括左右平移装置和厢体内外平移装置。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货物装卸,而且结构简单,节省人力。

    自动绕线装置及其绕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893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898480.1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装置及其绕线方法,所述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且位于所述放料机构和导向机构之间,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定位件、第一支撑组件、导向件和压紧件,所述定位件和第一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定位件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导向件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所述压紧件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件上。在放料机构和导向机构之间设置压紧机构,压紧机构的压紧件可滑动套设在导向件上,压紧件由于具有一定的重力,所以在压紧件的重力作用下可将压紧件下端的线料压紧,使得线料可以紧实地缠绕在收料机构上。

    一种旋转自推式稀泥育秧制浆机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8972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711431303.9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自推式稀泥育秧制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设有经电动机构驱动旋转的绞龙,所述外筒的周部设有带滤网的进泥孔,所述外筒的外端部设有出浆口,所述出浆口上设有带小孔的隔板。该旋转自推式稀泥育秧制浆机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带滤网的进泥孔能够阻止大石块进入筒内,田泥在绞龙的旋转自推式输送下被不断的稀化、浆化,操作方便,打泥效率高,打泥效果好,能够很好满足育秧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甩浆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浆机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4895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711037072.3

    申请日:2017-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甩浆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甩浆轮,所述甩浆轮上间隔布置有若干片甩浆叶片,所述甩浆轮的中部向外伸出有用以承接从甩浆叶片甩出的泥浆的承浆盘,所述承浆盘的外侧伸出有用以承接从承浆盘内流出的泥浆的滤浆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甩浆式水稻稀泥育秧制浆机的工作方法。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采用甩浆轮进行甩浆,结合承浆盘、滤浆盘将水田畦沟中的泥浆过滤后洒向秧床中,高效便捷,易于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地形车轮、使用该车轮的救援设备和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9192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437704.5

    申请日:201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3/02 B60B15/00 B60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地形车轮、使用该车轮的救援设备和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全地形车轮包括车轮轮架和周向均布在轮架上的多个轮片,所述轮片内侧设有两个径向支撑柱和连接在两个径向支撑柱下部的横向支撑柱,所述横向支撑柱第一端铰接在轮架上,所述轮架中心铰接有转架,所述转架具有多个径向杆,所述径向杆的外端通过中间连杆铰接横向支撑柱的第二端。本发明通过径向杆、中间连杆和径向支撑柱、横向支撑柱构成了双摇杆机构,实现车轮的双模式变形,使使用该车轮的救援车辆、移动机器人、特种车辆等移动设备能够适应任何复杂的地形,本发明优点:能够全地形行驶,结构简单可靠,控制方便,提高了灾后救援的能力。

    高处垃圾捡拾机及其工作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81970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437705.X

    申请日:201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H1/08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处垃圾捡拾机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处垃圾捡拾机包括可行进的车架和设在车架前端的软管,所述软管一端头部连接有吸盘,所述软管另一端头伸入车架内,所述车架内设有将垃圾从吸盘吸入到车架内的抽风机,所述车架内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位于软管伸入车架端口的下方,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通往位于车架后侧的收集箱;上述车架的前端部设有伸缩杆和连接在伸缩杆端头部的连接杆架,所述连接杆架下端连接软管的前端部。本发明高处垃圾捡拾机通过伸缩杆来调节吸盘位置,使该设备更加容易吸附到位于风景区护栏外的垃圾,从而无需人工跨到护栏外进行垃圾的捡拾,提高了垃圾捡拾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效率。

    海蛎撬壳机及其使用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7381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413397.7

    申请日:2017-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2C29/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蛎撬壳机及其方法,包括存放撬刀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弹射通道,弹射通道的两端具有撬刀弹射端口及撬刀驱动端口,所述弹射通道后侧设置有驱动装置包括由外部伸入撬刀驱动端口的弹射杆,所述箱体旁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弹射杆在弹射通道内往复运动驱动撬刀向弹射端口弹出的驱动装置,本发明实现了海蛎撬壳的机械化,减小了工人劳动强度,保护了工人的上臂和颈椎。同时,该机械可用于海蛎撬壳取肉的流水线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轮距可变的机器视觉式避桩液压底盘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24344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1004474.3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距可变的机器视觉式避桩液压底盘及使用方法,该底盘包括液压缸固定架、底座、液压控制回路和两组轮距可变驱动轮组件,液压缸固定架采用矩形框架结构,每组轮距可变驱动轮组件均包括数字液压缸、导杆、马达固定架、车轮液压马达和驱动轮,数字液压缸和导杆均平行设置在横向固定板的内侧面上,导杆位于数字液压缸的驱动端的一侧,马达固定架与导杆滑动连接,并与数字液压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车轮液压马达设于马达固定架上,车轮液压马达的驱动端穿过纵向固定板与驱动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左右两驱动轮可独立轮距可调与车轮驱动,互不干扰,实现避桩功能,大大降低稻桩的碾压率,提高粮食产量,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