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46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0823682.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建昌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12P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多酶级联合成(1R,2R)‑4‑甲砜基苯丝氨醇的方法,以D‑丝氨酸、对甲砜基苯甲醛和D‑丙氨酸为底物,利用氨基酸氧化酶、丙酮酸脱羧酶和转氨酶为催化剂,通过多酶级联反应合成(1R,2R)‑4‑甲砜基苯丝氨醇。合成路线为:D‑丝氨酸首先被氨基酸氧化酶转化为β‑羟基丙酮酸,β‑羟基丙酮酸和对甲砜基苯甲醛在丙酮酸脱羧酶的催化下生成(R)‑1‑对甲砜基苯基‑1‑羟基‑2‑氧代‑3‑丙醇(即中间产物2a),中间产物2a和D‑丙氨酸继续在转氨酶的催化下转化为(1R,2R)‑4‑甲砜基苯丝氨醇。本方案无需添加有机溶剂且无副产物生成,转化率高达99.9%,建立了一条新的(1R,2R)‑4‑甲砜基苯丝氨醇的高效绿色酶法合成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71859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6364.8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C315/04 , C12P13/00 , C07C317/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酶法偶联合成氟苯尼考的方法,以β‑氟丙酮酸钠盐、对甲砜基苯甲醛和D‑丙氨酸为底物,在丙酮酸脱羧酶和转氨酶的级联催化下,“一锅法”合成氟苯尼考胺,再经酰胺化反应合成氟苯尼考。合成路线包括:β‑氟丙酮酸钠盐和对甲砜基苯甲醛在丙酮酸脱羧酶的催化下生成(1R)‑3‑氟‑1‑羟基‑1‑对甲砜基苯基‑2‑丙酮;(1R)‑3‑氟‑1‑羟基‑1‑对甲砜基苯基‑2‑丙酮和D‑丙氨酸继续被反应体系中的转氨酶转化为氟苯尼考胺,最后氟苯尼考胺经一步化学的酰胺化反应合成氟苯尼考。本发明与传统的氟苯尼考化学合成法相比,步骤更少,且中间涉及构型的步骤均由高立体选择性的酶催化替代,省却拆分步骤,反应过程更加绿色环保,原子经济性更高,适宜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4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93018.5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及光学纯3‑羟基四氢呋喃的制备与光学纯度测定方法。光学纯3‑羟基四氢呋喃的制备方法是以四氢呋喃‑3‑酮为底物,经羰基还原酶突变体不对称还原合成单一立体构型的3‑羟基四氢呋喃。所述突变体衍生于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metapsilosis)来源的羰基还原酶CmCR,CmCR的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采用CmCR的突变体制备光学纯的3‑羟基四氢呋喃,与化学法相比,具有环境污染小、效率高、立体选择性高等优点,与酶拆分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光学纯度和原子经济性,ee值和转化率都达99%,为目前酶法制备单一构型的3‑羟基四氢呋喃的最高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47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831411.5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甾体激素‑‑睾酮中的应用。将羰基还原酶突变体PmCRm与甲酸脱氢酶BstFDH_m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共表达,并以该共表达工程菌的静息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雄甾‑4‑烯‑3,17‑二酮合成睾酮。该生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可以在10 h以内完全转化28.8 g/L雄甾‑4‑烯‑3,17‑二酮生成目标产物睾酮,且无副产物产生,其底物投料量、转化率和时空转化率皆为国内生物法制备睾酮的最高水平,经过分离纯化,产物回收率高达95%以上,说明该生物催化剂是睾酮绿色合成的高效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2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028698.9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α‑羟基甾体脱氢酶SfSDR及其在制备去氢表雄酮中的应用。本发明将3α‑羟基甾体脱氢酶SfSDR与葡萄糖脱氢酶BtGDH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共表达,并以共表达工程菌的静息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协同酯酶Z03共同催化3‑乙酰氧基‑△3,5‑雄甾二烯‑17‑酮合成去氢表雄酮。该生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可以在6 h以内完全转化32.8 g/L的3‑乙酰氧基‑△3,5‑雄甾二烯‑17‑酮生成目标产物去氢表雄酮,无需添加有机溶剂且无副产物产生,经过分离纯化,产物回收率高达95%以上,说明该生物催化剂是去氢表雄酮绿色合成的高效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207459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811408686.2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点突变改造热稳定性提高的琼胶酶突变体,属于基因工程与酶工程领域。本发明突变体是在SEQ ID NO.2所示的β‑琼胶酶rAgaZC‑1的氨基酸基础上,将第602位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D602G),突变体D602G核苷酸序列及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D602G的催化效率较于rAgaZC‑1有17.6%的提高。热失活动力学和水解动力学分析表明,D602G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T5010提高1.5℃,41℃下的半衰期t1/2延长3倍,且在43℃下可以积累更多的琼胶寡糖,提高了琼胶酶在降解琼脂糖制备琼胶寡糖上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45214.9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苯丙酮单加氧酶,其氨基酸序列由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通过突变获得,并公开基于该苯丙酮单加氧酶的不对称生物催化合成亚砜类药物的技术方法。本发明通过基因挖掘筛选获得来源于Limnobacter sp.的苯丙酮单加氧酶基因,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大肠杆菌表达菌株,通过分子改造技术实现酶活力和立体选择性的提高。同时构建了单加氧酶突变体与不同脱氢酶的共表达菌株。以奥美拉唑硫醚为原料,采用全细胞或酶蛋白催化的方法,不对称催化合成光学纯埃索美拉唑。本发明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一步反应获得目标产物,没有副产物奥美拉唑砜,同时环境友好,是一种绿色生物催化合成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977414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210508168.4
申请日:2012-12-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超市生鲜猪肉保鲜的可食性复合保鲜膜,所述的可食性复合保鲜膜含体积浓度为0.1%的乳酸、质量浓度为1%的抗坏血酸、质量浓度为0.25%的Nisin、质量浓度为0.5%的壳聚糖、质量浓度为1%的海藻酸钠和体积浓度为1%的甘油;pH值为3.5~4.0。本发明的可食性复合保鲜膜有效、安全无毒、经济并适合超市实际应用,可将超市托盘包装生鲜猪肉在5~8℃下储存的货架期从1~3d延长至7d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960436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07905.9
申请日:2012-12-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超市冷却猪肉保鲜的复合保鲜剂,所述的复合保鲜剂含体积浓度为0.1%的乳酸、质量浓度为1%的抗坏血酸、质量浓度为0.25%的Nisin和质量浓度为0.5%的壳聚糖;pH值为3.5~4.0。本发明的复合保鲜剂原料来源广,配方简单,效果明显,可将超市托盘包装冷却猪肉的货架期从1~3d延长至7d以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