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点液晶分子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5257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050868.8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点液晶分子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导光板uLED、横向偏振片、液晶盒下基板、量子点液晶分子、液晶盒上基板和垂直向偏振片;所述导光板uLED内设置有背光源LED;所述液晶盒内部布置有寻址电极阵列,并在行列寻址电极交错处布有错位电极;所述量子点液晶分子通过黑色光刻胶阵列隔开;通过错位电极的方式调节液晶面板的开闭模式,通过控制背光源是否激发量子点液晶从而实现液晶面板即显示像素的功能。本发明去除了传统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膜层,大大提高了光利用效率,隔绝了各像素光之间的串扰,简化了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

    一种提高量子点寿命的包覆聚合物微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760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652507.8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量子点寿命的包覆聚合物微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量子点聚合物微球包含有:内核为一个微球,微球表面可吸附量子点,量子点外面再包覆一层保护层。通过对微球表面改性,使量子点能够更好地吸附并固定在微球表面,再利用水解物对吸附了量子点的微球进行包覆,将量子点与外界环境隔绝,避免外界水氧等对量子点造成破坏。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量子点团聚问题,并且可以提高量子点发光的稳定性。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常温下即可进行,操作简便,不需要高温、真空等苛刻条件。此外,还可以对包覆后的量子点聚合物微球进行表面修饰,以满足不同场合对量子点的需求。

    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结构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6243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271036.5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结构,包括量子点导光板、具有反射罩的阵列光源和空心反射光管,量子点导光板由导光板本体区域及设于其侧部或下部的量子点区域组成,空心反射光管嵌套于量子点区域外周部;阵列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罩收集,从量子点区域的一侧射入,激发量子点区域内的量子点,被激发的光随机向四周发射,被激发的光和光源出射未转化的光经过空心反射光管和反射罩的反射再次收集利用,经过混合后进入导光板本体区域内进行全反射,直至受到导光板本体区域上的微结构调制后出光。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背光模组的颜色统一性;此外,浆料混合注塑工艺,能够精准控制导光板一体成型中各功能层的实现,不仅缩减了加工步骤,而且节省了产线成本。

    一种Mini-LED通孔调光结构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242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889885.0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ini‑LED通孔调光结构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一个以上的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均包括电极基板、Mini‑LED、内壁贴附有高效反射膜的通孔结构、扩散板以及量子点膜;所述Mini‑LED设置于电极基板上,所述通孔结构同样设置在电极基板上,并罩设在Mini‑LED的周围;所述扩散板包括矩形部分以及倒锥形部分,所述倒锥形部分设于通孔结构内,矩形部分位于倒锥形部分的顶部,设置于通孔结构的上端;所述量子点膜设置于扩散板的顶部。本发明能够增加耦合的光线数量提升整个耦合出光区域亮度,既达到出光均匀的效果又维持了亮度。

    基于双面调光导光板的背光照明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54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658218.4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双面调光导光板的背光照明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照明结构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侧入式光源及导光板、基板光导层、量子点彩膜层、聚光微结构。该背光结构将液晶面板中的彩色滤光片移到背光中,与散射层的调光散射微结构相结合进行调光,光导层的光提取和微结构的光调制同时保证了该结构具有均匀的光输出,集成了光学膜片于一体,减小了器件体积和厚度,简化了器件结构,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光能,且在背光中利用微结构的大小位置等设计直接进行色彩调节,实现了在背光上实现了像素阵列微结构调光,具有简单化、集成化等特点,可以大大增强光效并提升色彩纯度和色域,大大提高了液晶显示的市场竞争力。

    一种基于场激发电荷复合型AC-OLED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8052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198595.5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场激发电荷复合型AC-OLED结构,可形成AC-OLED器件最小单元的主体结构,复合型AC-OLED结构包括以ITO电极基板形成的用于子像素显示的出光面;ITO电极基板表面设有AC-OLED器件最小单元所需的生长基底和电极;ITO电极基板上覆有多层结构,多层结构自下而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复合材料层、发光层、金属薄膜层、第二绝缘层、金属电极层;复合材料层、发光层、金属薄膜层组合为发光组件;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形成可驱动发光组件发光的电容器件,外部交流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金属电极层、ITO电极基板相连以驱动电容器件;金属电极层还与寻址电路相连以控制AC-OLED器件最小单元的亮灭状态;本发明能有效克服介质层击穿问题,而且能克服双极性发光层材料的应用局限。

    一种基于量子点材料碎晶块的车载顶棚内饰灯

    公开(公告)号:CN1098997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98501.8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量子点材料碎晶块的车载顶棚内饰灯,该基于量子点材料碎晶块的车载顶棚内饰灯结构包括缓冲层、反射膜、异形导光板及侧入式光源、基板光导层、顶棚分隔板及量子点材料碎晶块、内饰皮草层。该车辆顶棚的内饰灯结构,利用导光板将线光源型的LED出光扩展为面光源出光,大大提高了光利用率,同时减小了对顶棚夹层空间的需求,其量子点材料的小碎晶将入射的蓝光LED面光源转换为星星点点的白光点缀,营造出明暗闪烁不定的氛围效果,这种装饰灯对背光源的均匀性要求不高,简化了导光板微结构的设计,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碎晶块的载体,包覆量子点材料可以使得未被充分转换的蓝光少量出射,大大提高了氛围灯的装饰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