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线盒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77138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10183706.2

    申请日:2011-0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39 B60R16/0238

    Abstract: 一种电气接线盒(1),所述电气接线盒(1)包括:盒主体(2);以及管状引导部(6),所述管状引导部(6)从盒主体(2)突出,并将多条电线(7)引导到盒主体(2)的外部。在电线(7)穿过引导部(6)时,固定元件(8)从引导部(6)到电线(7)连续地卷绕。引导部(6)设置有扩张部(67),随着引导部(6)从盒主体(2)延伸到远离盒主体(2)的末端部分,所述扩张部(67)朝向引导部(6)的外部逐渐扩张。

    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42790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711421019.3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防水性的电气接线箱以及线束。电气接线箱(1)具有第一箱体部件(3)与第二箱体部件(4)。第一箱体部件(3)形成具有第一内壁(31)以及第一外壁(32)的双重壁。在箱体(2)的设置状态下,位于第一内壁(31)与第一外壁(32)之间的第二箱体部件(4)的第二外壁(42)在上方侧端部形成朝向第一外壁(32)的外壁对置面(32a)侧且下方向侧弯曲的弯曲部(43)。

    电线固定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21264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80055953.2

    申请日:2011-1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4 B60R16/0215 H02G3/32

    Abstract: 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移位地固定电线的电线固定装置。方案:电线固定装置(1)具有在其上放置电线(12)的底壁(7)以及从底壁(7)直立的侧壁(10)。侧壁(10)具有孔隙(11),用于固定电线(12)的固定部件(13)穿过孔隙(11)。固定部件(13)固定电线(12)使得固定部件(13)在围绕电线12缠绕之后穿过孔隙(11),并且使得电线(12)靠近侧壁(10)。侧壁(10)具有从侧壁(10)朝向电线(12)凸出的一对肋(8)。该一对肋(8)沿着电线(12)的纵向方向隔开地设置,并且设置该一对肋(8)以将孔隙(11)定位在其间。

    电气接线盒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77138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110183706.2

    申请日:2011-07-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39 B60R16/0238

    Abstract: 一种电气接线盒(1),所述电气接线盒(1)包括:盒主体(2);以及管状引导部(6),所述管状引导部(6)从盒主体(2)突出,并将多条电线(7)引导到盒主体(2)的外部。在电线(7)穿过引导部(6)时,固定元件(8)从引导部(6)到电线(7)连续地卷绕。引导部(6)设置有扩张部(67),随着引导部(6)从盒主体(2)延伸到远离盒主体(2)的末端部分,所述扩张部(67)朝向引导部(6)的外部逐渐扩张。

    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073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780025736.6

    申请日:2017-04-21

    Abstract: 车辆的散热器支架罩(30)具有:多个落水管部件(40);多个外部气体供给孔(36),其被形成于落水管部件(40)之间。外部气体供给孔(36)容许从车辆的前格栅引入的外部气体朝向发动机流动的情况。落水管部件(40)具有上侧落水管部件(34)和下侧落水管部件(38),下侧落水管部件(38)位于上侧落水管部件(34)的下方且位于相对于上侧落水管部件(34)而向宽度方向偏离的位置处。下侧落水管部件(38)被配置为,具有相对于水平线而倾斜的倾斜角度。在下侧落水管部件(38)的靠近下侧端处形成有切口(38d)。

    车辆用高电压部件的支承结构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2310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383129.4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高电压部件的支承结构。是一种在沿车辆宽度方向排列的座椅(11L、11R)之间支承平板状的变换器(30)的支承结构(10),变换器(30)被托架(20)从座椅(11L、11R)之间的车室内的地板的地板通道(13)向上方分离地支承为水平状态,托架(20)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排列设置的一对后脚部(21RL、21RR),一对后脚部(21RL、21RR)形成为在中间部分容易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或内侧弯折,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通过座椅(11L)的移动而对托架(20)施加载荷,从而一对后脚部(21RL、21RR)弯折,变换器(30)的水平状态被破坏。

    悬架梁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4121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0284883.9

    申请日:2020-04-13

    Inventor: 神谷健太

    Abstract: 本发明的悬架梁具备横梁和前主体安装件。在横梁,下面板与上面板结合而成的主体面板与加强面板结合而形成为具有前壁、上壁、后壁以及下壁的闭合截面的形状。加强面板具备:下凸缘部,构成下壁的前部;以及中壁,从下凸缘部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并结合于上壁。在横梁的车宽方向两侧,前主体安装件的底壁结合于凸缘部,前主体安装件的侧壁结合于主体面板。

    悬架梁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4121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242531.7

    申请日:2020-03-31

    Inventor: 神谷健太

    Abstract: 本发明的悬架梁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边梁。所述边梁由上构件、下构件以及位于所述上构件与所述下构件之间的加强构件组合而形成为闭合截面构造。所述上构件和所述加强构件通过焊接来固定,形成具有上中空部的闭合截面。所述加强构件和所述下构件通过焊接来固定,形成具有下中空部的闭合截面。所述上中空部的从上端起到下端为止的上下方向距离在所述下曲部处比在所述上曲部处长,所述下中空部的从上端起到下端为止的上下方向距离在所述上曲部处比在所述下曲部处长。

    悬架梁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4121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284883.9

    申请日:2020-04-13

    Inventor: 神谷健太

    Abstract: 本发明的悬架梁具备横梁和前主体安装件。在横梁,下面板与上面板结合而成的主体面板与加强面板结合而形成为具有前壁、上壁、后壁以及下壁的闭合截面的形状。加强面板具备:下凸缘部,构成下壁的前部;以及中壁,从下凸缘部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并结合于上壁。在横梁的车宽方向两侧,前主体安装件的底壁结合于凸缘部,前主体安装件的侧壁结合于主体面板。

    悬架梁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412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242531.7

    申请日:2020-03-31

    Inventor: 神谷健太

    Abstract: 本发明的悬架梁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边梁。所述边梁由上构件、下构件以及位于所述上构件与所述下构件之间的加强构件组合而形成为闭合截面构造。所述上构件和所述加强构件通过焊接来固定,形成具有上中空部的闭合截面。所述加强构件和所述下构件通过焊接来固定,形成具有下中空部的闭合截面。所述上中空部的从上端起到下端为止的上下方向距离在所述下曲部处比在所述上曲部处长,所述下中空部的从上端起到下端为止的上下方向距离在所述上曲部处比在所述下曲部处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