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138020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26610.7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壳体结构包括底座;面板体;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与面板体的第一端一体注塑成型,面板体和第一侧板设置于底座上;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与底座相连接,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地设置并与所述面板体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出风框,出风框与底座相连接,出风框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一侧板内,出风框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侧板内。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出风框与右侧板配合间隙隐藏到侧面,减小了该壳体结构装配时产生的缝隙,提高壳体整体外观一致性,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多点焊油包定位系统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1240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57287.9

    申请日:2016-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443 B23K37/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点焊油包定位系统。一种多点焊油包定位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对应油汀散热片组件的油包定位机构,所述油包定位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油汀散热片组件上下两侧的上油包定位块和与上油包定位块相匹配的下油包定位块,且所述上油包定位块的上部连接有上直线气缸,所述下油包定位块的下部连接有下直线气缸,所述上直线气缸和下直线气缸带动上油包定位块和下油包定位块将定位好的油汀散热片组件同时夹持以便进行精准焊接。所述上直线气缸和下直线气缸的设置,实现了所述上油汀散热片和所述下油汀散热片在焊接时的精准定位,减少了所述上油汀散热片和所述下油汀散热片在多点焊接时的报废率。

    背板空调
    14.
    发明公开
    背板空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42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8973.2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板空调,包括壳体、控制器、节流元件和换热器,控制器、节流元件和换热器均安装在壳体内,且控制器和节流元件均处于换热器的下方,换热器的顶部靠近壳体的顶部。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原本安装在换热器上方的控制器和节流元件改进安装到换热器的下方,同步将换热器的安装位置升高,使其顶部靠近壳体的顶部,由于换热器的安装位置大幅抬高,因此减少了液态冷媒在机柜底部的消耗,对应增加了液态冷媒在机柜中上部的余量,从而提高换热器在机柜内中上部的换热量且避免热空气在机柜顶部滞留,使得背板空调上部送风温度降低,大大缓解了背板空调上部吹热风的状况。

    风叶装置、空调器的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9555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51094.6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叶装置、空调器的控制系统及空调器。风叶装置包括气动驱动部,气动驱动部与气源相连通;风叶,风叶的风叶轴与气动驱动部相连接,通过气源向气动驱动部内通入气体,可使气动驱动部带动风叶转动。该风机组件采用气动驱动部驱动风叶转动,能够避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机驱动风叶转动的方式,由于无需采用重量较重的电机结构,使得该风叶装置相对于采用电机驱动方式的风叶装置具有重量轻的优点。同时采用气动驱动风叶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小风叶装置的安装空间,减少了需要安装风叶装置的安装部件,继而有效地减小了具有该风叶装置的空调器的生产成本。

    电机转子、电机、压缩机及家用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19543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0297.0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电机、压缩机及家用电器,涉及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设置有多个永磁槽组,永磁槽组包括第一永磁槽,第一永磁槽包括相间隔的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以及连通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的第三槽段;安装于第一槽段中的第一永磁体,第一永磁体具有朝向第二槽段的第一极面;安装于第二槽段中的第二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具有朝向第一槽段的第二极面;以及安装于第三槽段中的第三永磁体,第三永磁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极面抵接,第三永磁体的第二端与第二极面抵接。使得电机转子的抗退磁能力提升,而且避免了从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之间发生的漏磁,提高了永磁体的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