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27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76894.9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居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三方语音识别平台对用户的语音控制信号进行采集,并识别用户的控制指令;接收第三方语音识别平台识别的用户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对家居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家电语音控制需要借助硬件设备的问题,实现简单有效控制家居设备,减少了硬件成本和安装麻烦。

    连接器头和连接器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1125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87133.3

    申请日:2019-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头和连接器,其中连接器头,包括插接件和走线壳,所述插接件用于与连接器座配合电性连接,所述走线壳围成了接线腔,所述走线壳的壳壁上设有第一走线孔和第二走线孔,所述第一走线孔的朝向与所述第二走线孔的朝向不同,所述插接件设置在所述走线壳上,使得从所述第一走线孔和所述第二走线孔伸入所述接线腔中的线缆均能够插接到所述插接件上。当与所述插接件连接的线缆的出线方向不同时,可以将出线方向不同的线缆从不同的走线孔中穿出,从而使得线缆与对应走线孔之间的密封性能够较易保障,提升所述连接器头的整体密封性。进而提高使用可靠性,减少故障的产生。

    插座单体、插座、插头单体、插头及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8079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88696.2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单体、插座、插头单体、插头及连接器,所述插座单体包括第一插座子单体,所述第一插座子单体包括:第一插座导电体,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插接与负载导电连接的所述插头单体的第一插接端口;第一插座绝缘层,覆设于所述第一插接端口内与所述插头单体接触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插座子单体能够与插接于其内的所述插头单体形成电容。当插头与插座电性连接时,插座单体用作第一极板,插头单体用作第二极板,且第一极板与第二极板隔离设置有绝缘介质,如此插头与插座之间通过形成电容的方式电性连接,避免了插头与插座之间具有物理上的电性接触,避免了在插头与插座插拔时两者之间产生电弧,降低了安全隐患。

    用于出线盒安装的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57042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817949.X

    申请日:2016-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出线盒安装的密封结构,其中,出线盒与电器壳体接触面绕出线口设有密封部,电器壳体设有与所述密封部匹配的密封配合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密封配合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密封胶层。上述用于出线盒安装的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器,出线盒与电器壳体通过密封胶层接触,接触面不再是平面接触,隔断了浸入介质的浸入路径,提高了密封性。与此同时,本发明还省去了密封垫片或密封圈这类密封元件,避免了这类密封元件的老化问题或装配过程中的遗失问题。另外,本发明密封部与密封配合部之间节省了一个密封元件,并且加工中无需高精度的尺寸、表面平整度以及定位要求,无需二次精加工,降低了制造难度、生产成本。

    一种机壳组件、电机及装配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167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99369.0

    申请日:2025-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壳组件、电机及装配方法,机壳组件包括壳体以及定子绕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环体,第一环体沿壳体的径向方向凸出地设置,在壳体的轴向方向上,定子绕组安装在壳体中,且定子绕组与第一环体相接,以使壳体与定子绕组之间形成轴向注胶流道;壳体上开设有的注胶孔,注胶孔与轴向注胶流道连通,注胶孔用于流入胶体,以使轴向注胶流道中灌封胶体形成胶层。本发明的第一环体沿壳体的径向方向凸出,使得定子绕组的外缘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了轴向注胶流道,确保绕组的每个部分都能被胶体充分填充,提高填充的均匀性。

    一种新风机组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8941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911279815.7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涉及空气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新风机的电机走线无法横跨换热芯体的技术问题。新风机走线结构包括盖板本体和设置于盖板本体上的盖板支撑梁,盖板支撑梁与盖板本体之间形成有走线空间,使新风电机或回风电机的走线能由走线空间穿过而横跨芯体与电控箱内的电器元件相连。盖板支撑梁与盖板本体之间形成有走线空间,使电机走线由走线空间穿过而横跨芯体与电控箱内的电器元件相连,从而简化了走线结构,去除了换热芯体后侧的支撑架,从而增加了换热芯体的体积,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最后固定走线,固定更加牢靠;而且走线结构简单,安装固定方便,省时省力。

    一种振镜机壳、振镜定子、安装方法及振镜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59127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23640.X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镜机壳、振镜定子、安装方法及振镜电机,振镜机壳为分体式结构且包括机壳主体和机壳分体;机壳主体为筒型结构且机壳主体的侧壁形成有安装槽;机壳分体为弧型结构且机壳分体设置在安装槽处,使机壳分体与机壳主体拼接在一起构成振镜机壳;优化了振镜机壳的结构,缩短了气隙长度,降低了气隙磁阻,减小了电机转矩系数,提高了电机的运行精度;机壳主体和机壳分体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机壳分体的径向内侧端可套设线圈,有利于线圈的安装,在注塑成型时线圈不易移动,提高了线圈成型的精度和振镜定子的注塑质量;第一子分体、第二子分体和机壳主体形成导磁通路,缩短了导磁通路;增大了电机的重复利用率和提高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光电编码器及激光振镜系统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9067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61984.4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编码器及激光振镜系统。该光电编码器包括电路板、感光元件、光栅码盘、放大镜组以及光源,感光元件,设于所述电路板上;光栅码盘,设有光栅工作区;放大镜组,设于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光栅码盘之间;光源,设于所述光栅码盘远离所述感光元件的一侧;其中,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经过所述光栅工作区后经由所述放大镜组放大再入射至所述感光元件。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光电编码器可以缩小光栅码盘的尺寸进而减小光栅码盘的转动惯量,并且通过放大镜片组来放大经过光栅码盘的缩小成像,使原来的感光元件依然可以与缩小后的光栅码盘相匹配,保持了原来的精度,在不增加过多成本下,满足激光振镜系统的超高精度、超快响应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