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85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1930.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藻水分离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藻水分离站,包括水箱和水桶,水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泥管,排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输泥管,水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楼梯,楼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水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本发明通过对储料箱内部输送絮凝剂使储料箱下沉,储料箱的絮凝剂通过喷管喷出,当活动板与固定杆接触后,活动板对喷管进行遮盖,使喷管的喷射口径缩小并且喷射速度增加,由此能够使得藻类植物与污泥快速形成絮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35792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256430.4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游动物样品鉴定前的机体复原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用甲醛固定保存的浮游动物样品过滤,得到浮游动物和固定滤液;(2)向固定滤液中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至6.8~7.2,得到机体复原液;(3)将浮游动物加入到机体复原液中,得到浮游动物样品A;(4)将步骤(3)中得到的浮游动物样品A缓慢升高温度使机体膨胀复原,再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后的浮游动物样品。为了加快复原,还可将经过水浴之后的样品放入摇床中震荡,加速其复原。本发明针对用甲醛固定保存较长时间后的浮游动物附肢蜷缩导致难以观察鉴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预处理方法,使浮游动物机体复原,便于后续的观察和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98583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91930.8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藻水分离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藻水分离站,包括水箱和水桶,水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排泥管,排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输泥管,水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楼梯,楼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水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本发明通过对储料箱内部输送絮凝剂使储料箱下沉,储料箱的絮凝剂通过喷管喷出,当活动板与固定杆接触后,活动板对喷管进行遮盖,使喷管的喷射口径缩小并且喷射速度增加,由此能够使得藻类植物与污泥快速形成絮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5209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067935.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水库型水源地水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水源地、太阳能遮光装置、生态浮岛和水体交换装置,水源地包括中央区域以及围绕在所述中央区域周围、相互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藻类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藻类密度;太阳能遮光装置包括多个太阳能板,太阳能遮光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上;生态浮岛设置在第二区域上;水体交换装置垂直设置在中央区域中以将水源地深处的水体抽到水源地表层进行水体交换以降低表层水体的温度,所述水体交换装置与所述太阳能板电连接;水体交换装置、生态浮岛和太阳能遮光装置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动的抑藻闭环,加之太阳能板对水体交换装置的供电,从而能够可持续化地修复水生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81190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95796.8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00 , C02F1/44 , B01D36/00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养殖尾水处理用集污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底面前后两端均固定有推进器,所述平台本体上安装有吸污管道,吸污管道底端连接水泵输出端,推进器和水泵均外接供电电源,水泵利用输入端口抽取污水。本发明通过在插架内部分别设置第一滤架和第二滤架,能够有效过滤污水中的大型颗粒和杂质,并利用槽口进行收集,因此可通过及时更换第一滤架以及第二滤架,有效避免大型颗粒和杂质堵塞后续的处理设备,经过第一滤架、第二滤架和多级过滤器过滤后形成水回流到池塘内部,进一步实现水质净化,不需要频繁更换池塘内部水体,有效降低换水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3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520661.0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1、第一次过滤,获得第一水体和第一藻泥;S12、电絮凝处理,以铁电极为阳极板,获得第二水体;S13、第二次过滤,获得第三水体和第二藻泥;S14、臭氧联合超声处理,获得第四水体;S15、第三次过滤,获得第五水体和第三藻泥;第三过滤装置包括交错设置的陶粒层、木屑层和秸秆层;S16、将第五水体曝气后排放;将第一藻泥、第二藻泥和第三藻泥集中脱水处理。本发明通过对蓝藻水华水体依次进行第一次过滤、电絮凝处理、第二次过滤、臭氧联合超声处理、第三次过滤和曝气后排放,能有效除去水体中的蓝藻和藻毒素,有利于改善水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46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93890.1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蓝藻水华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蓝藻水华应急处理船,包括船体;超声波发生器,用于产生超声波对蓝藻水华进行超声波辐射;处理机构,用于控制超声波发生器的高度和旋转辐射。该蓝藻水华应急处理船,通过设置的深度调节装置和旋转装置,能够控制超声波发生器的下沉深度,使其浮动在一定的深度位置,从而实现对不同水层区域的蓝藻进行超声波辐射。并且整体设置的旋转装置能够控制超声波发生器在深水区域内进行缓慢转动,进而带动超声波发生器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水域的圆形超声波辐射,无需添加多台设备,并且整体是依附于船体上,能够通过船体将超声波发生器带到固定的区域进行使用,以此应对局部性的蓝藻水华滋生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377449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10055168.7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水体净化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环境保护用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上开设有进水口,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蓄力机构,所述蓄力机构包括移动件、移动座、拨动件、拨盘、固定件、蓄力件和第一转动件;粉碎机构,所述粉碎箱与压缩机构相连通;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与粉碎机构连接。本发明中的水环境保护用的水体净化装置,排水机构在对水进行排放的同时,也带动蓄力机构进行蓄力,蓄力机构带动粉碎机构对收集的垃圾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垃圾经压缩机构压缩成块,使得垃圾在装置箱内的占地面积减少,提高装置对垃圾的收集效率,进而提高装置对水体的净化效率,降低水体净化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7744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55168.7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水体净化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环境保护用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上开设有进水口,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蓄力机构,所述蓄力机构包括移动件、移动座、拨动件、拨盘、固定件、蓄力件和第一转动件;粉碎机构,所述粉碎箱与压缩机构相连通;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与粉碎机构连接。本发明中的水环境保护用的水体净化装置,排水机构在对水进行排放的同时,也带动蓄力机构进行蓄力,蓄力机构带动粉碎机构对收集的垃圾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垃圾经压缩机构压缩成块,使得垃圾在装置箱内的占地面积减少,提高装置对垃圾的收集效率,进而提高装置对水体的净化效率,降低水体净化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33625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19031.5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在富营养化水体内根据地形结构设置拦截单元,将富营养化水体分成至少两个单元,将第一单元内的水抽干,对第一单元内的底泥进行消毒处理,脱水;向第一单元内的底泥喷洒复合微生物菌剂和铁矿石粉,将其他单元的水的回灌回所述第一单元至水深为10-40cm;至少2天后,种植能够吸收底泥和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沉水植物,再向第一单元内投放轮虫(Brachionus),轮虫选用经驯化能够专门吞噬蓝绿藻的轮虫;至少一周后,将其他单元的水的回灌回第一单元至水深为100-150cm;至少两天后,再次向第一单元内的底泥喷洒复合微生物菌剂;至少两天后,将其他单元的水的回灌回第一单元至正常水位,向第一单元内投放水生动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