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机油稀释率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55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091775.7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机油稀释率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测量总成和接插件总成;所述测量总成包括:电阻丝、隔热罩、开关;所述电阻丝设置在所述隔热罩的内部,且与所述隔热罩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隔热罩底部,所述隔热罩内部通过开关与机油油底壳连通;所述测量总成通过所述接插件总成与电子控制单元ECU相连接。其中,在隔热罩与机油油底壳连通的情况下,保证了机油油底壳内的液位与隔热罩内的液位相同,并且,在机油液位稳定后,通过隔热罩内电阻丝的电阻的变化,实现对液位变化的检测,进而得到机油稀释率。这样,不仅实现了对机油稀释率的自动化测量,并且实现对机油稀释率的实时监测。

    用于DPF压差传感器的自学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625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1437315.2

    申请日:2017-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DPF压差传感器的自学习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用于DPF压差传感器的自学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发动机的状态,判断车辆是否停车;若车辆处于停车状态下,连续多次采集所述压差传感器的测量值;将多次采集的所述测量值进行求平均值处理;将所述平均值进行限压处理,确保所述平均值处于压差上限值和压差下限值之间;将所述平均值存入所述车辆的EEPROM中;利用所述平均值对所述车辆行车过程中的所述压差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修正。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DPF压差传感器的自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压差传感器的测量特性曲线进行修正,提高了压差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一种机油稀释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8128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98030.1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油稀释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应用于机油稀释率的控制系统中的ECU,车辆上电后控制机油稀释率检测装置检测机油稀释率;当机油稀释率大于稀释率限值且主油道的机油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时,控制电控旁通阀开启,以使油底壳内的机油通过所述电控旁通阀流入主油道,主油道中的机油温度升高,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限值大于柴油的最低挥发温度值并小于机油的最低挥发温度值。本发明通过提高机油温度实现机油中混入柴油的挥发,降低机油稀释率。

    一种DPF再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0958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331012.7

    申请日:2018-1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DPF再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控制方法在DPF触发再生后,首先获取待检测排放系统的碳载量,然后对碳载量进行安全判断,当所述碳载量小于第一预设安全值时,控制DPF处于安全再生模式;当所述碳载量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安全值时,控制所述DPF处于阶梯再生控制模式。其中,阶梯再生控制模式是按照不同的温度对应不同的喷射油量,进而使得DPF再生时,逐步燃烧内部的碳,不会产生大量的碳烟,进而避免了由于DPF内部升温过快导致的DPF烧毁的问题,提高了DPF的再生效率,并能够改善燃油经济新,提升后处理的安全性,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空速的再生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7884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290718.7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速的再生控制方法及装置,当发动机运行空速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触发主动再生功能,并开启柴油颗粒降低系统使所述柴油颗粒降低系统喷射柴油。并在发动机运行空速不小于第一预设值且发动机排温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关闭所述柴油颗粒降低系统,并触发被动再生功能。实现了基于发动机运行空速和发动机排温进行被动再生和主动再生的切换,充分利用了发动机的运行特点,提高了再生效率,减少了油耗,避免了柴油颗粒捕集器因高温烧毁的问题。

    SCR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一种双模式的SCR

    公开(公告)号:CN10374223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724136.2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SCR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一种双模式的SCR,所述方法包括:在预设条件下,判断SCR的NH3存储量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如果是,则实时获取所述SCR的温度;当所述SCR的温度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动态控制所述SCR喷射尿素,所述发动机的工况至少包括所述发动机的NOX排放量和/或所述SCR中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当所述SCR的NH3存储量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或者,所述SCR的温度不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SCR停止喷射尿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防止SCR中的NH3逃逸,减少空气的污染。

    一种计算碳累积量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1610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574699.3

    申请日:2012-12-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碳累积量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压力差传感器测得DPF前后总压力差,根据DPF前温度和废气体积流量得到所述废气体积流量所产生的第一DPF前后压力差,根据所述废气体积流量和灰份体积计算得到灰份体积所产生第二DPF前后压力差系数,修正所述第一DPF前后压力差和第二DPF前后压力差系数对所述DPF前后总压力差的影响,得到修正后的DPF前后压力差,计算修正后的DPF前后压力差的流阻,根据所述流阻得到对应的DPF碳累积量,可以看出,通过修正尾气中的灰尘以及尾气的排出速度对DPF前后压差的影响,以此准确的计算出DPF中碳累积量的大小,从而大大提高了判断DPF再生时机的准确性。

    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及其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854768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0188110.3

    申请日:2018-03-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及其车辆,车辆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发动机和废气压差传感器,该控制方法包括:在电子控制单元上电后,检测发动机的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水温;若是,控制获取废气压差传感器输出的压差信号。本发明中将发动机的水温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水温作为露点检测条件,在发动机的水温大于或等于设定水温时控制对废气压差传感器的压差露点检测功能进行释放,实现了对废气压差传感器的露点判断,解决了发动机水温造成的废气压差传感器测量精度差的问题,降低了DPF的碳载量偏差,提高了DPF对工作过程的诊断精确度,避免了废气压差传感器的测量偏差导致的DPF诊断误报错或不报错,提高DPF安全性。

    后处理保护系统和后处理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159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020940.1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处理保护系统和后处理保护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发动机尾气导致DOC中毒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处理保护系统,后处理保护系统包括联接在排气管上的DOC和并联于排气管上的旁通管,旁通管的进气口设置在排气管上靠近DOC进气口的位置,旁通管的出气口设置在排气管上靠近DOC出气口的位置,后处理保护系统还包括控制阀,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排气管连通,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旁通管的进气口连通,控制阀的第三端与DOC进气口连通,控制阀用于控制排气管内的尾气流向DOC或流向旁通管。本发明通过开通旁通管并关闭DOC以减少DOC出现硫中毒的现象,当DPF再生或尾气排放超标时开启DOC处理尾气。

    一种DPF载体保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991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55845.2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PF载体保护装置及方法,DPF载体保护装置包括:后处理系统,增压器,旁通管,阀门;其中,后处理系统包括:DOC系统、DPF系统、SCR系统;旁通管位于增压器和后处理系统之间,旁通管的端部连接有高压气包;阀门用于控制旁通管的通断。上述DPF载体保护装置,再生过程中,当DPF载体内部的温度急剧上升时,阀门迅速打开,使高压气包内的气体流入DPF载体内,以增加DPF内部的气体流量,并使DPF内部再生产生的大量热量迅速排出,进而减少DPF载体受到的热冲击,达到保护DPF系统的目的。因此,本发明提出的DPF载体保护装置,能够如何避免DPF载体承受剧烈的热冲击,保证DPF系统的正常工作,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