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82867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340272.1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滤清器及其滤清器座,滤清器的滤筒安装于滤清器座,滤清器座连通进油油路且设有切换轴,所述切换轴能够切换位置以断开任一滤筒与进油油路的连通,所述滤清器座设有用于连通进油油路的总进油口、连通回油油路的总回油口,以及至少三条进油流道和三条回油流道,所述进油流道用于连通对应的滤筒和所述总进油口,所述回油流道用于连通对应的滤筒和所述总回油口。本方案在滤清器座上设置总回油口和总进油口,通过其内部油道设计,实现多个滤筒仅通过一个总进油口和一个总回油口进油、回油,则滤油器的管路连接简单,且滤清器座的结构也得以简化,使得三个以上不停机更换滤筒方案得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3321747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274431.2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7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防护罩机构,包括包裹于发动机外部的防护罩(1),防护罩(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盘车装置的连接孔,连接孔位置设置有防护盖板(2),还包括用于检测防护盖板(2)的位置参数的检测部件(3)以及与检测部件(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控制部件;当控制部件判断位置参数位于预设值范围外时,控制部件发出报警提示指令;该报警指示指令可以提示操作人员防护盖板未安装到位,进而操作人员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将防护盖板安装于正确的位置,避免了防护盖板安装不到位或未被安装而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保障了操作人员操作发动机时的人身安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防护罩机构的发动机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321747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74431.2
申请日:2013-07-02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7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防护罩机构,包括包裹于发动机外部的防护罩(1),防护罩(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盘车装置的连接孔,连接孔位置设置有防护盖板(2),还包括用于检测防护盖板(2)的位置参数的检测部件(3)以及与检测部件(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的控制部件;当控制部件判断位置参数位于预设值范围外时,控制部件发出报警提示指令;该报警指示指令可以提示操作人员防护盖板未安装到位,进而操作人员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将防护盖板安装于正确的位置,避免了防护盖板安装不到位或未被安装而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保障了操作人员操作发动机时的人身安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防护罩机构的发动机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8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434120.5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方法及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结构,机油泵驱动齿轮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驱动齿轮放入齿轮室的驱动齿轮腔中,然后将驱动齿轮的轮毂推入至驱动齿轮腔的腔壁上开设的安装通孔中;步骤B,将机油泵的驱动轴穿过驱动齿轮腔的腔壁上开设的轴孔后穿入驱动齿轮中。由于是先将驱动齿轮的轮毂装配于安装通孔中,再将机油泵的驱动轴穿入至驱动齿轮,所以只需要将驱动齿轮腔的宽度做的等于或者略大于驱动齿轮的最大厚度的尺寸即可满足安装要求,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驱动齿轮腔的尺寸,避免了驱动齿轮腔中积攒过多机油,进而避免了驱动齿轮长期搅油导致的机油过热和老化变质过快,延长了机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321712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72630.X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集滤装置,该集滤装置包括集滤器和吸油管,吸油管的两端分别与集滤器和发动机的机油泵连通,用于将机油泵中泵出的机油输送至集滤器,该集滤器可拆装地安装于发动机的机体;在需要清洗集滤器时,将开设在机体上的观察窗打开,使用工具将集滤器从机体上拆下,而后将拆下的集滤器从观察窗内取出,将滤芯从集滤器上拆下,清洗完毕后,将滤芯重新装回集滤器,并通过观察窗将集滤器送回至安装位置后,将集滤器安装于机体即可;这样,集滤器的拆装过程较为简单,拆装难度较低,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设备维护的时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集滤装置的发动机。
-
公开(公告)号:CN103277167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47725.6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包括底壁部和沿所述底壁部的四周边向上延伸的周壁部,所述底壁部和所述周壁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周壁部的上端具有发动机机体支撑面;所述周壁部的外侧设有突起部及设于所述突起部的多个肋板,所述肋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发动机附件的安装座。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油底壳可以通过安装座将发动机附件设置于油底壳,即将发动机附件与发动机油底壳集成为一体,节省了发动机整体布置空间,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397924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339709.X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油控制体,设有:滤清器进油接口、滤清器出油接口、冷却器进油接口、冷却器出油接口、主油道进油接口,以及机油泵出油接口;均设置于机油控制体内部,且连通机油泵出油接口和冷却器进油接口的第一润滑油道、连通冷却器出油接口和滤清器进油接口的第二润滑油道、连通滤清器出油接口和主油道进油接口的第三润滑油道。如此,机油泵、滤清器、冷却器以及发动机主油道可直接对接安装到该机油控制体上,无需设置管路,整个润滑系统的结构得以简化,美化了外观;而且,润滑油道均内设于机油控制体内部形成整体模块,各润滑油道不会相互干涉,状态稳定。另外,机油控制体充当了冷却器和滤清器的支撑机构,无需专门设置支撑二者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511140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464286.4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104 , F02M35/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其进气管,该进气管包括两分进气管,均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两所述出气端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两侧的进气主管连通,两所述分进气管的内腔连通。该进气管的两分进气管的内腔连通,当增压后的空气分别进入两分进气管后,可以在内腔内混合均衡,然后再进入发动机两侧的进气主管,消除了因两侧增压器工作效率及效果不同导致的进气压力差,使得发动机两侧进气均衡,保证了发动机整体均衡性及可靠性;而且,由于两分进气管的内腔连通,监测进气温度、压力的传感器只需设置一组即可,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511140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64286.4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35/104 , F02M35/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其进气管,该进气管包括两分进气管,均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两所述出气端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两侧的进气主管连通,两所述分进气管的内腔连通。该进气管的两分进气管的内腔连通,当增压后的空气分别进入两分进气管后,可以在内腔内混合均衡,然后再进入发动机两侧的进气主管,消除了因两侧增压器工作效率及效果不同导致的进气压力差,使得发动机两侧进气均衡,保证了发动机整体均衡性及可靠性;而且,由于两分进气管的内腔连通,监测进气温度、压力的传感器只需设置一组即可,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511113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68697.0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及其机体,其冷却效率较高,冷却均匀性较好。所述机体呈V字形设置,所述机体的两侧外壁均设有至少一个冷却水道,各所述冷却水道均能够贯穿所述机体的纵向,各所述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具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本发明在机体的两侧壁均设有至少一个冷却水道,且该冷却水道能够贯穿机体的纵向,则相当于在机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了冷源,该冷源能够迅速地将周围环境进行冷却,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冷却速度;同时,由于冷却水通过冷却水道输送到各个分通道,则而冷却水道内的水源基本上处于满腔状态,水源较为充足,基本上能够输送到各个需要冷却的部位,提高了冷却的均匀性,保证机体正常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