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烟气排放红外抑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50014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27356.5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烟气排放红外抑制设备,包括安装部、红外抑制部和排放部,安装部设有烟气入口,安装部与红外抑制部连接处设有若干烟气主流管的集气口及烟气主流管之间的烟气分流区;红外抑制部设有对船舶烟气红外抑制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导冷管固定和密封在主流管道外周,导冷管连接红外抑制部内壁,红外抑制部设有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形成蓄冷层;本发明设计的烟气入口口径小于内壁口径,同时缓冲器的设置,使设备减缓烟气的排放速度,实现烟气和冷却装置内的冷水充分接触;导冷管分布在烟气主流管的周围,且蓄冷层内蓄有冷水,实现烟气主流管和烟气分流区的全方面的冷却,冷却效果更好,同时降低外壁的温度,安全性更高。

    一种船舶防侧翻结构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7126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32310.5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防侧翻结构,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条形固定座,两个所述条形固定座上均安装有多个可转动的转动轴,每个所述转动轴上均通过安装块一固定安装有风扇一,所述转动轴上还通过多个安装架一安装有多个风扇二,每个所述转动轴远离条形固定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上均开设有安装槽二,且安装槽二的端面形状为T形,每个所述安装槽二上均放置有T形块一,每个所述T形块一的下端均安装有支撑杆。优点在于:通过风扇一、风扇二以及漂浮台的配合,对吹向船舶侧边的大风以及波涛汹涌的大浪均具有一定的减缓,降低其对船舶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船舶的防侧翻能力。

    一种船舶舱口盖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8754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449268.7

    申请日:2017-06-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舱口盖。该船舶舱口盖,包括装配基板、盖子、手轮和提手,所述装配基板上设有舱口,装配基板上对应舱口设有盖子,盖子一侧设有连接座,装配基板上对应连接座设有安装基座,连接座通过旋转轴与安装基座进行装配,所述盖子位于舱口的一侧设有凸台,盖子上设有手轮,凸台上的摆动腔内设有多个固定杆,手轮通过传动轴与各固定杆连接,舱口四周分别对应各固定杆设有多个紧固槽,各固定杆均通过手轮带动传动轴进行传动与舱口四周对应的各紧固槽进行扣合。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盖子扣合后通过手轮带动固定杆与紧固槽进行锁紧,确保盖子的密封紧固性,防止舱口进水。

    一种节能型船舶尾轴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056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69829.5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船舶尾轴密封装置,其结构包括尾轴、轴承、密封筒,括尾轴贯穿于轴承内部,并且轴承安装在密封筒内部,尾轴位于密封筒内部,接缝板抵触在两个拆卸筒板的连接缝之间,提高两个拆卸筒板安装连接的密封性,尾轴在轴承内部进行转动时,贴合片对轴承外侧进行弹性抵触缓冲,提高轴承在拆卸筒板与尾轴之间进行密封的效果,经过进水管注入冷却水,通过传导管和冷却管形成弯折型结构,使得冷却水在拆卸筒板内部从上往下进行弯折流动,同时尾轴的转动产生的旋转气流对拨板往外进行拨动,而扭力轴对两个连接的拨板进行复位,将冷却管内部冷却水的低温拨向尾轴处,避免连接在尾轴与轴承之间的密封环发生高温形变。

    一种船舶燃气轮机用空气预过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877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71112.4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燃气轮机用空气预过滤装置,包括预过滤箱,所述预过滤箱上开设有空腔一,所述预过滤箱上固定连通有进气管、出气管,所述空腔一的内壁上开设有移动圆槽,所述移动圆槽上通过第一滑动结构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密封垫片;所述空腔一内通过两个立杆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盘。优点在于:过滤网发生堵塞时,会先使得气压箱内的气压增大,然后当气压箱内气压达到最大时,预过滤箱内的气压继续增大会使得过滤网发生移动,过滤网在移动过程中会使得气压箱下端由被遮挡状态转换为未被遮挡状态,从而使得单向出气管喷出的气体对过滤网表面进行堵塞清理,确保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一种船舶柴油机用打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50914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34471.5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柴油机用打磨设备,包括升降装置、除尘降温装置和震动夹持装置,升降装置实现气阀在气阀座的气孔内升降摩擦,升降装置设有带动主动齿轮的调速电机,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上通过转轴一连接有转轮一,转轮一通过连接杆连接转轮二,转轮二通过转轴二和连接件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上方放置气阀,气阀穿过底座通孔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气阀座,气阀上端连接固定于防护箱盖上的升降弹簧;本发明设计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简单,升降稳定;设计的震动夹持装置设有震动电机和减震弹簧,实现对气阀座碎屑的震动且不影响气阀座固定的稳定性;设计的除尘降温装置实现对碎屑除尘的同时,避免温度高影响打磨效果。

    一种船舶加工用轮机起重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49834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26779.5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加工用轮机起重设备,包括两个行走支梁、连接于行走支梁上部的主梁以及固定于行走支梁下部的底座,主梁下部设有滑轨,滑轨滑动连接固定于行走支梁上端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设有与主梁之间有距离的壳体,壳体内侧底部固定有多个使壳体和主梁保持距离的支撑弹簧,支撑弹簧上端连接有位于滑轨下方的多个下部行走轮,下部行走轮对应位置且在滑轨上方连接有上部行走轮;本发明设计的行走机构和轮子使整个起重设备的灵活移动,同时使两个行走支梁沿滑轨移动,能适应各种狭窄的行走和工作环境;行走机构的下部行走轮下方设有支撑弹簧,避免壳体和主梁之间摩擦;设计的承重装置提高起重设备的起重重量和灵活性。

    一种船舶舱口盖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8754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49268.7

    申请日:2017-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19/14 B63B19/24 B63B2019/2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舱口盖。该船舶舱口盖,包括装配基板、盖子、手轮和提手,所述装配基板上设有舱口,装配基板上对应舱口设有盖子,盖子一侧设有连接座,装配基板上对应连接座设有安装基座,连接座通过旋转轴与安装基座进行装配,所述盖子位于舱口的一侧设有凸台,盖子上设有手轮,凸台上的摆动腔内设有多个固定杆,手轮通过传动轴与各固定杆连接,舱口四周分别对应各固定杆设有多个紧固槽,各固定杆均通过手轮带动传动轴进行传动与舱口四周对应的各紧固槽进行扣合。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盖子扣合后通过手轮带动固定杆与紧固槽进行锁紧,确保盖子的密封紧固性,防止舱口进水。

    一种船舶自动操舵机构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7628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449270.4

    申请日:2017-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自动操舵机构。该船舶自动操舵机构,包括船体、船舱、驱动电机、导向板和控制器,所述船体底部一端设有舵舱,舵舱内设有多个导向板,导向板通过旋转轴垂直设置在舵舱内,导向板与旋转轴焊接,所述船体内位于舵舱一端设有多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延伸至舵舱内,驱动轴位于舵舱内一端通过传动齿轮与旋转轴上的传动齿进行传动,位于舵舱内的驱动轴上设有轴承套,轴承套与船体底部连接,各驱动电机通过船体内的控制器进行控制。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器控制各驱动电机对导向板进行控制,通过控制键盘即可完成控制,操作简单,给操作者带来了方便。

    一种船舶烟气排放红外抑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50014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827356.5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烟气排放红外抑制设备,包括安装部、红外抑制部和排放部,安装部设有烟气入口,安装部与红外抑制部连接处设有若干烟气主流管的集气口及烟气主流管之间的烟气分流区;红外抑制部内设有对船舶烟气红外抑制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的导冷管固定和密封在主流管道外周,导冷管连接红外抑制部内壁,红外抑制部设有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形成蓄冷层;本发明设计的烟气入口口径小于内壁口径,同时缓冲器的设置,使设备减缓烟气的排放速度,实现烟气和冷却装置内的冷水充分接触;导冷管分布在烟气主流管的周围,且蓄冷层内蓄有冷水,实现烟气主流管和烟气分流区的全方面的冷却,冷却效果更好,同时降低外壁的温度,安全性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