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89210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1125899.9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暂态模型仿真领域,并提供基于根匹配法的移频暂态仿真方法等,该方法包括计算各元件的根匹配移频暂态方程的历史电流项Ih(t);并根据各元件的根匹配移频暂态方程的历史电流项Ih以及交流电气系统拓扑结构,形成网络节点注入电流复包络向量In;计算网络节点电压方程Un,求得节点电压复包络Un;计算t时刻,各元件根匹配移频暂态方程的内部电气量元件电压复包络U(t)、各元件根匹配移频暂态方程的内部电气量元件电流复包络I(t);t=t+Δt,若当前时刻t大于结束时刻tend,则仿真结束,否则继续计算历史电流项。该方法解决了传统移频暂态模型在电气量波动较大时仿真不准的问题,提高了暂态模型的仿真精确度,具有更高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53006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1910397192.7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系统黑启动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未启动机组进行划分,获得未启动区域;对未启动区域内的所有未启动机组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获得未启动机组序列;获取目标机组并判断目标机组是否满足启动条件以将其放入待启动机组集合,直至未启动机组序列内所有符合启动条件的机组均放入待启动机组集合;启动待启动机组集合内的机组;依据OPF算法计算并更新初始状态,重复执行直到遍历未启动机组序列中的每一台未启动机组;对剩余的未启动区域,重复执行,至符合启动条件的机组均启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系统黑启动方法,采用并行黑启动策略可以提前启动发电机机组,使发电机机组可以更早地提升出力,从而减少系统恢复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57242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50472.9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电池状态异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故障发生概率较小的第一预设数量个参考光伏电池,通过排列组合,得到第二预设数量个光伏电池参考组;获取光伏电池参考组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的多个出力数据;根据光伏电池参考组中各参考光伏电池的倾斜面倾角、方向角和各参考光伏电池的多个出力数据,利用特征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光伏电池参考组的多个特征量;根据光伏电池参考组的多个特征量,结合高斯混合模型的线性不变性,得到待检测光伏电池的参考出力分布;将待检测光伏电池的参考出力分布与实际出力分布进行比较,得出待检测光伏电池的故障检测结论,提高了光伏电池的故障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50552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691963.0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7/13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分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动态元件建模方法及装置,包括:确定待建模电力系统的状态变量;获取系统数据集;其中,通过量测或仿真实验得到系统数据集,系统数据集包括用于模型训练的状态变量、输入变量、输出变量;根据系统数据集训练微分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电力系统动态元件模型;电力系统动态元件模型包括微分方程表达及代数方程表达;微分方程表达用于描述电力系统的状态信息,代数方程表达用于描述电力系统输出信息。通过系统数据集对微分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基于微分神经网络的元件模型易于进行求导操作,可极大便利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决策,可提供一种全新的对于电力系统结构、动态和控制神经网络化的仿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381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59354.X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组分布式控制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各个机组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额定功率,生成控制目标函数;基于所述各个机组之间的通信连接获得每个机组对应的相邻机组信息,实现一致性运行;基于一致性运行后的所述各个机组稳态时的频率恢复额定值,产生下垂曲线的偏差信号;基于所述控制目标函数和所述下垂曲线的偏差信号,实现对所述各个机组频率偏差的消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基于点对点的分布式通信架构,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通信;基于分布式通信架构,设计了频率恢复及出力灵活分配控制方案,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有效性。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满足公平性、经济性等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13148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1558022.1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唐山曹妃甸中和聚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园区的综合能源系统及其调控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综合能源系统包括:电能系统,其包括增配电网系统和新能源发电系统并连接到现有电网系统,以为园区供给电能,其中,新能源发电系统适配于园区的资源条件并利用资源条件进行发电;以及能量枢纽系统,其配置为:接收从电能系统输入的电能,根据园区的供热、制冷和供电的负荷时空特性,对电能进行包括供热、制冷和供电的各种能源形式的转换,并将转换后的能源供给至园区内的工业设施。本公开能够基于能量枢纽实现各种能源之间的灵活转换和有效互补,因此,优化了能源系统的整体能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并降低了供能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71115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256615.6
申请日:2020-04-02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负荷裕度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含VSC‑HVD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潮流计算模型;在所述潮流计算模型中,基于粒子群算法对VSC控制参数进行寻优,以基于最优化连续潮流计算方法,计算所述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负荷裕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负荷裕度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建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潮流计算模型,根据粒子群算法针对VSC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引入最优化连续潮流对构建的潮流模型进行了完善和求解,以实现交直流混联系统负荷裕度的评估,在有效的评估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带负载能力的同时,提供了优化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负荷裕度的具体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2506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61292.0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16/215 , G06Q50/06 , G06N3/04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系统测量数据补全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基于配电系统的特性,将有功线路特征转换为有功节点特征,将有功节点特征和电压节点特征线性正态化到区间[0,1],得到原始高分辨率测量值特征Lv和Lp和原始低分辨率测量值特征Fv和Fp;将所述原始低分辨率测量值特征输入图卷积网络,得到高分辨率标签的拟合值;基于所述高分辨率标签的拟合值,采用冗余测量数据进行状态估计,得到配电系统的高分辨率真值。通过本发明,在某些节点数据完全缺失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时空变换,有助于提高分布式网络的态势感知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减少设备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29055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143830.5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交直流混联系统快速解耦潮流计算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定交流电压控制换流站的无功出力约束,建立换流站稳态模型;基于换流站稳态模型,构建交流电网潮流模型和恒定雅可比矩阵的直流电网潮流模型;基于交流电网潮流模型以及直流电网潮流模型,构建交直流混联系统解耦潮流计算框架,以完成对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潮流计算。本发明建模换流站无功出力约束和电压调整的相互作用,建立换流站稳态模型,解决计算在遇到换流站无功越限时需要重新启动的问题;建立定雅可比矩阵直流电网潮流计算模型,解决雅克比矩阵需重复计算和LU分解的问题;提供了解耦计算框架,解决交替迭代法中迭代次数过多及统一潮流计算的每次迭代中计算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86137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885539.8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GPU并行计算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一计算流程确定的计算任务,对计算任务采用双层并行计算模型在初始参数下进行处理得到一分层有向无环图模型,根据分层有向无环图模型对计算任务采用双层并行计算模型在多个预设参数下进行处理得到一同构图,根据多个预设参数的数量以及各预设参数对应的计算元的数量得到所需的线程块的数量,并根据预设参数及各预设参数对应的计算元对线程块进行标号,将各预设参数对应的计算元根据各线程块的标号进行分配,以使各线程块对分配到的计算元进行计算。通过上述方法,以有效提高并行计算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