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609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59525.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元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场地测试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标准化处理后的场地测试数据建立分层分布的场地测试数据分布模型,所述场地测试数据的协方差矩阵的控制参数为尺度矩阵,所述尺度矩阵包括超参数;根据所述场地测试数据分布模型确定所述场地测试数据的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所述超参数和缺失值的条件分布函数;根据确定的条件分布函数,对所述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超参数和缺失值进行多轮条件分布采样,并根据采样结果对所述场地测试数据的缺失值进行预测。

    水渗系数检测装置及方法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88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0855928.8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俊杰 李克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渗系数检测装置及方法,其中的装置包括:便携式水箱、与便携式水箱连接的主腔体,以及设置在主腔体上的触头;其中,在主腔体内设置有与便携式水箱连接的微型水泵、与微型水泵连接的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流量温度计,以及与流量温度计和触头同时连接的出水口;控制器用于驱动微型水泵向主腔体内进水,并通过与待检测材料表面相贴合的触头向待检测材料表面注水;以及,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流量温度计采集触头处的每秒水流量以及温度信息,并根据每秒水流量以及温度信息确定待检测材料的表观水渗系数。利用上述发明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对材料表面的表观水渗系数的检测,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表面不规则形状的材料检测。

    一种便携式材料表面透气性自动测定仪和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579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1263194.6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俊杰 李克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材料表面透气性自动测定仪,该测定仪包括:输气单元、控制单元、计算单元和触头,其中,输气单元用于将测定仪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马达输送至触头处,然后空气再穿入被测的材料表面;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进气马达的转速,使空气在预设的压力下稳定地穿入被测的材料表面;计算单元用于通过穿入被测材料表面气体的流速和空气粘度等参数计算被测材料的透气性。通过该测定仪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地测量材料表面的透气性。

    内部损伤检测方法和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767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306529.2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部损伤检测方法和装置。作所述待测截面的外接圆,将所述待测截面分为多个第一控制区域。在所述外接圆设定多个测量点。选取任意两个所述测量点分别发射、接收超声脉冲,获取超声脉冲在任意两个所述测量点之间传播的时间。将任意两个所述测量点连直线,得到所述直线经过每个所述第一控制区域的声程。根据所述任意两个所述测量点之间传播的时间和每个所述第一控制区域的声程得到所述脉冲在每个所述第一控制区域传输的速度。根据所述速度判断所述待测物的内部缺陷。将不规则的待测截面转换为规则圆进行测量,可以精确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所述测量点设置于外接圆上,可以对待测截面的360°方向进行损伤检测,微小损伤也能被检测出来。

    实时监测材料溶蚀性能的加速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28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93234.6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监测材料溶蚀性能的加速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溶液槽、测试样品监测台、总控装置和监测信息存储装置;在溶液槽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溶液流速调控装置、温度监测装置、加热装置、超声发射装置和电导率测定仪;测试样品监测台包括设置在腐蚀离子溶液中的网格支撑结构;在网格支撑结构的底部设置有重量监测装置;总控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溶液流速调控装置、温度监测装置、超声发射装置和加热装置连接;监测信息存储装置分别与控制器、重量监测装置和电导率测定仪连接。利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采用化学试剂侵蚀的加速溶蚀方法,容易造成测试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较大区别等问题。

    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系统、方法及其产物

    公开(公告)号:CN11348021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85490.8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俊杰 李克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系统、方法及其产物。方法包括:分拣废弃混凝土并破碎得到再生粗骨料;球磨,骨浆分离并筛分得到再生石子和再生干砂浆;将再生干砂浆球磨,砂浆分离并筛分得到再生砂和再生水泥,根据确定的配合比采用再生石子、再生砂和再生水泥,添加外加剂和拌和用水,制备得到全再生混凝土,当全再生混凝土服役结束后,拆除并返回分拣破碎步骤。本发明以废弃混凝土作为原料,采用破碎、高温球磨相结合方法进行分离,得到高品质可直接外售的再生石子、再生砂子和再生水泥,同时采用以上全部产物可得全再生混凝土产物,全再生混凝土服役后继续分拣破碎步骤,从而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具有绿色、节能减排优点。

    一种杂交钢结构网格冷却塔

    公开(公告)号:CN105756381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237618.9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钢结构网格冷却塔,涉及一种适合于间接式冷却用的杂交钢结构网格冷却塔,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在纯钢双曲面网格冷却塔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中心支撑桁架飞柱,并利用预应力索盘及空间斜向辐射预应力拉索将中心支撑桁架飞柱与外围网格壳进行连接,形成更为稳固的空间索桁架(由索盘、飞柱和空间斜向辐射预应力拉索组成)与钢网格壳杂交结构。通过多重抗侧力体系显著提升结构的抗侧刚度与承载力,提升材料使用效率,因而能够满足超大型冷却塔的结构设计需求。采用钢索与全钢构造,具备生产效率高、施工精度高、施工周期短、受季节温度影响小、建造成本低等优势。

    持续载荷作用下混凝土抵抗离子侵入试验设备和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212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111271744.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耐久性评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持续载荷作用下混凝土抵抗离子侵入试验设备和测试方法,通过建立结构简单的持续载荷作用下混凝土抵抗离子侵入试验设备,具有能够快速测试混凝土等材料在持续荷载压力下抵抗离子侵蚀的能力;本发明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实时监测阴极溶液和阳极溶液里电导率的变化,通过溶液电导率的标定,得到阴极和阳极溶液里离子浓度的变化,进而获得混凝土离子渗透系数,具有检测精度高,检测成本低的技术效果。

    一种新型杂交钢结构网格冷却塔

    公开(公告)号:CN105756381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37618.9

    申请日:2016-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5/12 E04B1/3205 E04B2001/3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杂交钢结构网格冷却塔,涉及一种适合于间接式冷却用的杂交钢结构网格冷却塔,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在纯钢双曲面网格冷却塔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中心支撑桁架飞柱,并利用预应力索盘及空间斜向辐射预应力拉索将中心支撑桁架飞柱与外围网格壳进行连接,形成更为稳固的空间索桁架(由索盘、飞柱和空间斜向辐射预应力拉索组成)与钢网格壳杂交结构。通过多重抗侧力体系显著提升结构的抗侧刚度与承载力,提升材料使用效率,因而能够满足超大型冷却塔的结构设计需求。采用钢索与全钢构造,具备生产效率高、施工精度高、施工周期短、受季节温度影响小、建造成本低等优势。

    一种碳纳米管/炭多级孔球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235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81244.1

    申请日:2015-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炭多级孔球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对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将经预处理的碳纳米管和少量粘结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获得碳纳米管悬浮液;将碳纳米管悬浮液逐滴加入低温液态介质中快速凝固成复合冰球,然后将复合冰球迅速转移到冷冻干燥机中真空干燥,获得具有多级孔结构的碳纳米管初始复合小球;对碳纳米管初始复合小球进行炭化和强化,得碳纳米管/炭复合小球;对碳纳米管/炭多级孔复合球进一步活化,获得碳纳米管/炭多级孔球形复合材料。本方法获得的碳纳米管/炭多级孔球形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中孔、微孔,而且同时具备贯穿表面和球心的大孔,比表面积高、孔容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