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注浆锚索控制多次跨采巷道围岩变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517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11234.1

    申请日:2013-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注浆锚索控制多次跨采巷道围岩变形的方法,该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对巷道断面进行修复扩刷,对超前工作面280m-320m在即将受采动底板巷道采用高性能预应力锚杆加强支护,同时在巷道整个断面上布设金属网;在巷道顶板及两帮的高性能预应力锚杆之间安装新型中空注浆锚索;在巷道围岩表面喷浆封闭;向中空注浆锚索内注入注浆材料;该方法具有强初撑、急增阻、高承载的特性,能较好的解决巷道变形量大、底鼓强烈、维护困难的问题,减少巷道返修次数,有效降低巷道支护成本,尤其适用于解决巷道受多次跨采导致的围岩松动破碎和大变形引起的锚固力迅速衰减和丧失的问题。

    短段临时沿空留巷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4679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28783.0

    申请日:201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段临时沿空留巷方法:(1)在地面上预制高强度混凝土砌块备用;(2)在该进风巷侧的工作面煤壁上开一个长方形缺口,并对顶板进行锚杆(索)支护;(3)将高强度混凝土砌块运至留巷处,在采空区边缘用混凝土砌块建立巷旁墙体,使工作面后方的进风巷形成沿空留巷;(4)在回风联络巷后部1~2米,施工建立密闭墙将沿空留巷和回风巷封闭,并保证沿空留巷的长度不超过联络巷的间距;(5)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按照(2)~(4)的步骤进行重复操作,该短段临时沿空留巷方法极大地简化了留巷的技术难度,为瓦斯治理提供了抽采空间,降低了巷道掘进量、大大减少了工作面的准备时间,避免了现有沿空留巷所必须的后期巷修工作。

    巷道底板支护结构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59908U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20653874.8

    申请日:2013-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巷道底板支护结构,在巷道底板下设置注浆加固层,多个卸压孔开设在注浆加固层中,卸压孔的下方设置有锚固体,锚固体上固定有锚索,锚索穿过盖板连接在用于压置在多个所述盖板之上的钢梁上,钢梁上设置有用于张紧锚索的锁具。本实用新型中的卸压孔为巷道底板变形预留了变形空间,使得巷道底板应力向深处转移,有助于巷道底板浅部岩层维护;同时,锚固体位于稳定性较高的岩层深部,锚索将浅部围岩形成的注浆加固层与锚固体连接在一起,有效遏制了巷道底板浅部围岩的变形。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钢梁将多个卸压孔和多个锚索连接为一整体,形成了整体支护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巷道底板支护结构更加稳固。

    锚索用缓冲装置及锚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476369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585058.8

    申请日:2013-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锚索用缓冲装置及锚索系统,其中,锚索用缓冲装置包括:金属外壳,包括圆柱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用于穿设在锚索梁的锚索孔中,所述壳体中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外表面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壳体的径向延伸,用于与所述锚索梁的上表面接触,以支撑所述壳体;缓冲垫圈,包括圆柱状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缓冲件中沿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穿设锚索,所述缓冲件外表面的顶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沿所述缓冲件的径向延伸,所述凸缘与所述支撑板相接触,以支撑所述缓冲件。本实用新型可防止锚索被剪断,并保证锚索梁的强度。

    巷道表面距离测量装置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533068U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20183919.5

    申请日:2012-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巷道表面距离测量装置,其中,包括:用于分别插设在巷道顶板、底板和两帮的四个锚杆;四个基准平台,分别固定设置在锚杆从所述巷道中露出的一端;激光测距仪,固定设置在任一基准平台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巷道表面距离测量装置通过在巷道的顶板、底板和两帮的壁面上安设锚杆,在锚杆上设置基准平台作为测量基点,利用激光进行测距,有效减小了巷道表面位移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效率。

    大断面硐室减跨墩柱结构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53607U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20288704.0

    申请日:2010-0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大断面巷道与硐室的支护结构,尤其是一种大断面硐室减跨墩柱结构。在大断面硐室的中部,安装1~8个直径为0.5m~1.2m的底部钢筒,每个底部钢筒的上端,吻合的套入一个伸缩钢筒,伸缩钢筒与被套钢筒之间开有对应的高度调节通孔,通过限位钢筋横向穿插固定,在伸缩钢筒和底部钢筒内放置钢筋网架,然后向伸缩钢筒和底部钢筒内灌注混凝土,形成减跨墩柱,根据巷道的高度变化通过限位钢筋对墩柱的高度进行调节,该结构及方法适应范围广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对巷道和硐室提供较高的支护强度,实现大断面巷道与硐室的有效减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