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的被动式非对称壁面结构微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7649059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137786.1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13/005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优化的被动式非对称壁面结构微混合器,主要由进口管、第一侧流管道、矩形主流道、第二侧流管道、出口管组成,利用被动式混合器优化的管道结构,使混合器内流体单元产生多扰动和垂直于主流截面的二次流,高效的利用涡流增加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缩短混合时间,提升了混合效率。

    一种高压液体双向密封管道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0628704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44069.9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液体双向密封管道接头,用于密封管道连接。所述的管接头主要由接头体、活塞环和密封圈组成;所述的接头体为对称结构,其两端有与管道连接的螺纹,中间对称布置两个环形工作容腔,接头体内壁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若干个液体进口通道,且保证每个进口通道同时与两个对称的环形工作容腔相通;所述的活塞环对称装配在接头体的两个环形工作容腔内,其截面一端为圆弧形;所述的密封圈对称安装在环形工作容腔两端,且密封圈圆弧面一侧与活塞环圆弧端面一侧保持接触。本发明提出的管道接头结构有利于降低高压下管道的泄漏,同时提高管道连接的可靠性。

    一种隔板式电渗微混合器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35499U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20150876.3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隔板式电渗微混合器,包括了入口、出口、混合通道、两对电极和一对隔板。在环形微管道四周对称分布两对电极,当施加交流电场时,改变了管道内的电势分布,产生的电渗运动使得流体单元发生拉伸和折叠从而增强了流体的混合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电渗作用驱动流体经过隔板产生冲击,明显地减少了流体的混合时间,使得流体混合充分,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运用广泛等特点。

    一种非对称结构与电极的主动式电渗微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09464962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20087251.1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非对称结构与电极的主动式电渗微混合器,主要由直流非对称电极阵列、非对称的混合室和主管道构成。由于微尺度下流体处于层流状态,流体混合基本依靠分子扩散,本实用新型利用管道壁上的电极阵列,对混合通道施加直流电场,使混合器内流体单元产生扰动和生成涡流,缩短了混合时间,提升了混合效率。

    一种被动式蜂窝阵列微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08711596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064100.0

    申请日:2019-02-1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被动式蜂窝阵列微混合器,包括了进口管、出口管和多个蜂窝形混合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两种待混合流体并列由进口管进入混合器,通过蜂窝形单元结构,使待混合流体发生分离并再聚合,产生流体间的不平衡碰撞,加强了待混合流体的对流效应,提升混合器混合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整个混合过程无驱动装置参与,有效地缩短混合长度,减少混合时间,使得流体混合充分,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等特点。

    一种微流体流量分配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46280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1030735.4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体流量分配装置,包括入口、分配器、出口,微流体从入口进入,利用分配器内部管道在分叉口处不同直径,实现微流体的流量分配。由于微尺度下流体处于层流状态,流量分配只能通过调节直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利用分配器内管道的直径变化,产生多种流量输出,还可以进行串联分级联结,增加输出流量的多样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易加工、精度高的特点。

    一种被动式微混合器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46126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1158542.7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被动式微混合器,包括了进口管、出口管、混合室、方波连接通道。混合室由混合室入口、混合室出口、混合通道、收缩结构等组成。通过设计一种特殊结构的微混合通道,微流体在流过该通道时产生冲击,打破原先的层流状态,加强待混合微流体的对流效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相对于渐收缩弯管结构微混合器,明显能够缩短微流体混合时间,尾部收缩结构使得微流体混合更加充分,提高了混合效率。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符合大批大量生产要求。

    一种不对称扇形腔微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207446124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1157507.3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不对称扇形腔微混合器,包括第一进口管、第二进口管、连接通道、微混合单元、出口管。微混合单元由第一渐缩弯管、第二渐缩弯管、第三渐缩弯管、扇形腔等组成。设计一种混合通道半径不断变化的结构,使微流体在流过混合通道时产生冲击,打破原先的层流状态,加强待混合微流体的对流效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几何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大批大量生产加工,混合通道短,不需要另外设计挡块等结构,减小对微流体流动的阻力,缩短混合时间,提高混合效率。

    一种三角形微流体混合器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762795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156897.6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三角形微流体混合器,包括了入口、出口和混合管道。通过改变管道结构,使流体发生分流,经过收缩-扩张结构的作用,增加流体流速,加强了待混合试剂的对流效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整个混合过程无驱动装置参与,有效地缩短混合长度,减少混合时间,使得流体混合充分,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等特点。

    一种高压液体双向密封管道接头

    公开(公告)号:CN206191105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167449.8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液体双向密封管道接头,用于密封管道连接。所述的管接头主要由接头体、活塞环和密封圈组成;所述的接头体为对称结构,其两端有与管道连接的螺纹,中间对称布置两个环形工作容腔,接头体内壁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若干个液体进口通道,且保证每个进口通道同时与两个对称的环形工作容腔相通;所述的活塞环对称装配在接头体的两个环形工作容腔内,其截面一端为圆弧形;所述的密封圈对称安装在环形工作容腔两端,且密封圈圆弧面一侧与活塞环圆弧端面一侧保持接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管道接头结构有利于降低高压下管道的泄漏,同时提高管道连接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