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76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78631.6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解决液压PTO系统终端碰撞问题的波浪能转换装置。液压PTO系统的铰接模块安装在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并铰接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别安装在第二连接体和第一连接体的侧面并正对布置;第二连接体的中部通过液压缸安装座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液压杆铰接第一连接座;液压缸连通发电模块。本发明装置解决了液压PTO系统终端碰撞问题,避免了液压缸卡死或液压杆断裂现象;可充分利用液压缸的有效行程,实现更高的波浪能转换效率;可扩展性能高,易将若干浮体阵列成具有多自由度且超高柔性的波浪能发电场;铰接模块可进行折叠式转动,为运输和吊装提供了方便,降低了装置的维护管理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50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0530917.2
申请日:2021-05-15
Applicant: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 大唐三亚未来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漂浮式风力机及其振荡水柱波浪能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漂浮式平台、塔筒、风机、振荡水柱波浪能装置及控制模块,所述漂浮式平台包括n个以塔筒为中心均匀环布的浮筒,所述浮筒内设置气室,气室底部具有进气口,顶部设置出气口,所述振荡水柱波浪能装置个数与浮筒相同,分别配合安装于所述n个浮筒的出气口内,所述振荡水柱波浪能装置包括空气透平、机械传动模块和发电机模块。本发明提高了深远海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发电成本,结合现有成熟的海上风能技术,促进了波浪能装置商业化的应用,实现了多种能源综合治理的共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96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612476.2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双转子电机结构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包括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和中心固定轴,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和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分别布置在转盘轴承内圈和转盘轴承外圈,中心固定轴从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中穿出。在潮流冲击下,本发明的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和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反向转动,提升了低流速启动性能,使电机磁体和绕组槽的相对转动速度近一倍,极大提高电机发电效率;内环桨叶采用玫瑰状螺旋迎流设计,增加了内环面积的捕能效率,外环桨叶采用升力型叶片且加外环环圈,减小了因外环桨叶振荡带来的效率损失,提高了捕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5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87523.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驻式无人系统水面收放充电平台装置,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平台装置包括平台主体以及设置于平台主体上的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平台主体包括无人艇单元、无人机单元和水下无人航行器单元,无人艇单元采用无线充电方式,同时利用视觉定位模块对无人艇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端进行定位,大大降低了充电对接的难度,提高充电效率;无人机单元设置回收仓体,将无人机收置于平台内部,避免因平台晃动导致无人机从平台上滑落;水下无人航行器单元设置V型支架和抬升装置,将水下无人航行器抬出水面进行充电,避免水流对无线充电的影响。本发明装置可实现三种类型智能无人系统的收放接驳以及自主充电,体现了无人化的便捷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28301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1185426.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03B1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展型多自由度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运动单元,每个运动单元包括中央浮筒、上浮筒、连接臂、转换机构和动力输出模块,中央浮筒通过转换机构与连接臂的一端铰接在一起,上浮筒通过转换机构与连接臂的另一端铰接在一起,动力输出模块布设在上浮筒中。本发明可采集装置在多个自由度上的运动采集波浪能,从而最大程度地吸收波浪能,提高了波浪能采集效率和波浪转换效率,并且装置的可扩展性能高,易将若干套本装置形成一个具有超高柔性且可集中维护的波浪能发电场,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降低了装置的维护管理难度和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96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12476.2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双转子电机结构的潮流能发电装置。包括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和中心固定轴,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和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分别布置在转盘轴承内圈和转盘轴承外圈,中心固定轴从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中穿出。在潮流冲击下,本发明的转盘轴承内圈转动部分和转盘轴承外圈转动部分反向转动,提升了低流速启动性能,使电机磁体和绕组槽的相对转动速度近一倍,极大提高电机发电效率;内环桨叶采用玫瑰状螺旋迎流设计,增加了内环面积的捕能效率,外环桨叶采用升力型叶片且加外环环圈,减小了因外环桨叶振荡带来的效率损失,提高了捕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1237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285245.6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潮流能机机组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在潮流能机机组发电功率接近额定功率前采用最大功率控制算法控制其功率输出,进而最大化利用潮流能能量;在接近设定功率时,通过扭矩失速控制使得潮流能发电机机组偏离最大功率输出曲线,以降低潮流能发电机组发电功率随潮流流速增加而上升的上升速度;在到达额定功率或在允许范围内超出额定功率时完全失速,使潮流能机机组发电功率保持在潮流能机机组的承受范围内;在潮流流速达到警戒流速时,主动通过扭矩控制停机。通过上述控制方法地应用,可以将输出功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对于电气等设备的要求,进而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95951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85252.6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M13/021 , G01M13/028 ,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潮流能机机组实时状态监测方法。其步骤如下:在潮流能机机组离岸端的主轴轴承和齿轮箱上布置振动信号传感器,把信号传递到到潮流能机机组数据传输端;结合压缩感知技术,选择高斯矩阵,对信号进行大倍率压缩;压缩后的振动数据通过光纤传输路线实时传输到岸上基站部分,经数据接收端至岸上基站计算中心;采用重构算法把压缩后的数据在计算中心中进行重构还原,进而获得原始振动信号;对于重构还原后的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获得潮流能机机组主轴轴承和齿轮箱齿轮的实时状态。解决了振动信号监测虽然准确但数据量大实时处理设备要求高而离岸设备难以满足的问题;和振动信号实时信号数据量巨大难以实时传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68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02439.9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无轴矢量推进装置。无轴矢量推进装置包括壳体、布置在壳体外部的无轴推进器以及布置在壳体内部的水平固定结构、垂直固定结构、水平矢量运动结构和垂直矢量运动结构;无轴推进器布置在壳体的尾部,水平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中部,水平固定结构通过水平矢量运动结构与无轴推进器连接,垂直矢量运动结构通过垂直固定结构安装在无轴推进器的前方,垂直矢量运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无轴推进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航行速度慢、机动性能差、在高航速下矢量机动时失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183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1976.5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无轴轮缘推进器的水下航行器矢量推进装置。包括无轴轮缘式推进器、外壳、矢量旋转机构、底座机构,无轴轮缘式推进器用于水下航行器的直接矢量推进,安装于外壳的尾部端口,底座机构用于水下航行器的矢量旋转机构的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头部端口,矢量旋转机构用于无轴轮缘式推进器的矢量旋转并铰接在无轴轮缘式推进器和底座机构之间。本发明将将无轴轮缘推进器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矢量推进装置,在原有矢量推进装置摆脱尾舵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水下航行器的推进效率,降低航行器的航行噪音,与传统矢量推进装置相比,具有效率高、占用舱体空间少、噪音低、振动小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