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超声波检测陶瓷浆料均匀性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454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0087726.3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超声波检测陶瓷浆料均匀性的装置及方法,包括陶瓷浆料体积容器、三组超声波换能器A1/A2、B1/B2、C1/C2和硬件电路;超声波换能器A1、B1、C1的探头分别紧贴在陶瓷浆料体积容器左侧上、中、下的位置,超声波换能器A2、B2、C2的探头紧贴在陶瓷浆料体积容器右侧,分别与超声波换能器A1、B1、C1位置相对。本发明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受介质密度影响的特性,根据阻抗法计算三组超声波换能器之间待测陶瓷浆料的密度,并根据陶瓷浆料体积容器上和中、中和下位置处待陶瓷浆料密度的比值关系法得到待测陶瓷浆料所处的状态。

    一种基于波长变化的金属腐蚀状态评估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756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1001843.5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长变化的金属腐蚀状态评估测试装置及方法,待测金属样品置于载物台上,可见光发射器发射的可见光束经反射镜反射进入衍射光栅,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从衍射光栅表面以不同出射角度射出,再经过聚焦透镜汇聚到待测金属的表面,由金属表面反射的光束通过准直透镜转变为同向、平行的光束,并由发射光接收器捕捉采集,经信号放大、滤波处理、A/D转换后传输给PC机,PC机用于将采集的波长信息及带隙宽与预置腐蚀状态数据库进行匹配,确定待测金属的腐蚀状态。本发明实用性强,可实现对含硫环境下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金属腐蚀状态的评估测定,便捷、高效、准确性高。

    一种多层复合结构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7466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113149.2

    申请日:2020-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结构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发明先是称量Y2O3粉体和Al2O3粉体作为陶瓷粉体,制备YAG原料粉,再另取Al2O3粉体制备Al2O3原料粉;再用相同的方法制备YAG浆料和Al2O3陶瓷浆料;再将YAG浆料与Al2O3陶瓷浆料分别进行除泡处理和流延处理,完全凝胶化后干燥处理得YAG单层素坯和Al2O3单层素坯;将制得的YAG单层素坯与Al2O3单层素坯进行交错叠层得流延片,所得流延片温等静压成型得到陶瓷素坯,排胶后依次进行真空烧结、退火及双面抛光处理,即得多层复合结构透明陶瓷。本发明采用复合结构增韧的思路,所得多层复合陶瓷薄片,断裂韧性达20Mpa·m1/2以上。

    一种M:YAG-Al2O3纳米层状复合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2849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922244.0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YAG‑Al2O3纳米层状复合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该陶瓷为包含完全结晶化的M:YAG纳米晶和Al2O3薄层的复相结构;将原料氧化铝、氧化钇和含M氧化物球磨混合、干燥、煅烧、压制成型后,采用高功率激光装置加热得到透明玻璃材料,研磨抛光后进行退火晶化处理,得到纳米层状复合透明陶瓷。本发明得到的陶瓷完全致密,气孔率为0,无玻璃相,密度达到4.26~4.55g/cm3,其机械强度好,硬度可达25~28GPa,杨氏模量300~320GPa,其在可见光波段的透过率为理论透过率的90~95%,在近红外及中红外波段的透过率为理论透过率的99.5~100%,其红外波段的截止波长为6.6~6.7μm,具有更低的声子能量,高热导率和低无辐射跃迁几率,M发光离子可以实现更高的光致发光效率,可用于近红外发光和生物成像等领域。

    一种基于棒状光转换材料的高亮度绿光光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3041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118334.0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棒状光转换材料的高亮度绿光光源装置,包括激光器、反射镜、荧光转换棒、散热基底;其中,激光器倾斜放置在荧光转换棒的右端面上方,激光器的出光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0°;反射镜位于荧光转换棒的右端面一侧,反射镜与荧光转换棒右端的距离为1.0mm~5.0mm,荧光转换棒呈圆柱状,左端面为抛光斜面,抛光斜面的方向与激光器的出光方向垂直;激光器和荧光转换棒内置在散热基底中,与散热基底紧密贴合,散热基底左端面为斜面,倾斜角度与荧光转换棒左端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本发明采用斜面抛光的光转换材料,打破了传统竖直抛光的光材料的全反射效应和发光对称性,极大地提高了光转换材料的绿光输出效率和光源的发光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