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中蓝藻浓度在线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2726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964856.5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02 G01N21/64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中蓝藻浓度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激发波长为620nm的光源、密封的流通室和吸收波长为660nm的硅光电池,流通室中设置玻璃比色皿,玻璃比色皿的顶部设置水样入口,玻璃比色皿的底部设置水样出口;在所述玻璃比色皿一侧的流通室上设置入射光入口,相邻一侧的流通室上设置荧光接收入口,光源放置于入射光入口,荧光接收入口中设置硅光电池。所述硅光电池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程控放大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上位机。所述入射光入口的轴线和荧光接收入口的轴线呈90度。所述水样入口通过电磁阀连接水样输入端。本发明既能高效测得水样中蓝藻密度,也能结合藻细胞计数装置使用,以判断水体中蓝藻是否优势藻类。

    一种磷酸根离子碳糊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2753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010578709.1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根离子碳糊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石墨粉、羟基磷灰石和液体石蜡;(2)将研钵和碾锤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烘干;(3)将石墨粉、羟基磷灰石和液体石蜡在研钵中,用碾锤进行研磨,得到化学修饰碳糊;(4)将化学修饰碳糊填入玻璃管或四氟乙烯管中;(5)将化学修饰碳糊压实;(6)将金属导线从填有化学修饰碳糊的玻璃管或者四氟乙烯管的上端插入;(7)在称量纸上打磨玻璃管或四氟乙烯管下端的化学修饰碳糊的表面;(8)将得到的碳糊电极浸入磷酸二氢钾溶液中活化,即得到磷酸根离子碳糊电极。本发明所述的磷酸根碳糊电极的响应时间短,一般小于60s,体积小,成本低,制作简单。

    基于聚吡咯膜的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8882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35367.6

    申请日:2010-03-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吡咯膜的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特征是:采用在柱形的PTFE套管底部安装玻碳棒,在PTFE套管的内部设置铜棒,在玻碳棒的下表面设有一层掺杂硝酸根聚吡咯薄膜,所述玻碳棒的上表面与铜棒相连,在铜棒上端设置引出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去除玻碳棒表面的氧化层,将玻碳棒嵌入PTFE套管的底部;(2)在PTFE套管内安装铜棒,在铜棒的上端连接引出线制成电极;(3)玻碳棒的下表面在吡咯溶液和硝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电镀聚合镀膜,(4)将电镀敏感膜后的电极在硝酸钠溶液中活化处理。本发明所述的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选择性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硝酸根离子浓度的分析与测定。

    双酚A缩合反应中催化剂活性的在线软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7623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195612.5

    申请日:200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线软测量技术,具体地说是离子交换树脂法双酚A缩合反应过程中巯基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活性的在线软测量方法。通过对双酚A缩合反应过程现场数据进行数学回归和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4个操作变量与反应体系中的催化剂活性间的软测量混合模型:α=f(t)+g(flow,rate,T)其中α表示催化剂活性,t为催化剂累计使用时间,f(t)为催化剂随着使用时间的积累活性单调下降的数学表达式。flow、T、rate分别表示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三个重要因素:反应物流量(负荷)、苯酚/丙酮流量比(酚酮比)、反应温度,g(flow,rate,T)表示这三者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关系。实际使用中将上述四个操作变量输入模型,经过计算得出双酚A生产过程中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活性。

    氯化钾琼脂全固态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396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55753.8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8 G01N27/33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化钾琼脂全固态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对玻碳电极进行前处理和活化处理;(2)在玻碳电极上聚合得到导电聚合物聚苯胺;(3)将四十二烷基溴化铵、邻硝基苯辛醚、聚氯乙烯和三十二烷基甲基氯化铵溶于四氢呋喃中,在玻璃片上做出薄膜,粘结在玻碳电极上;(4)制作氯化钾琼脂;(5)将橡胶圈一端放在玻璃片或平板上,将氯化钾琼脂倒入橡胶圈中,将电极具有敏感膜的一端插入橡胶圈中,然后将橡胶圈的另一端固定在玻碳电极的电极杆上;(6)将电极在硝酸钠溶液中活化。本发明所述电极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选择性好,使用寿命长,可用于水中硝酸根的连续分析与测定。

    适用于平板电极的恒温电化学工作池

    公开(公告)号:CN10352909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503407.1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平板电极的恒温电化学工作池,包括位于基座上的恒温水槽,所述恒温水槽内设有并排且底部相通的第一电极室和第二电极室,所述第一电极室顶部开口,底部封闭,所述第二电极室顶部开口,底部穿过所述基座也设有开口。该电化学工作池还具有控温液体的进口与出口。本发明的优点是:这种工作池的结构设计合理,在使用平板电极作为工作电极进行电化学反应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导线与电极间的开路以及电解液渗入包覆绝缘体等现象,操作简单方便,且可以准确控制反应过程中的电解质溶液温度。

    臭氧协同紫外检测水体COD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75869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537388.4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协同紫外检测水体COD(化学需氧量)的方法及装置,其基于耗氧量差值原理,采用臭氧协同紫外高级氧化技术检测水体COD,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彻底地氧化消解水样中各类有机物,氧化效率高。能够利用自动化技术对整个测量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特别适用于环境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化学需氧量在线检测。整个氧化消解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测量方法简单易懂,对氯化物影响不敏感,结果准确可靠。只需消耗水能和电能就可以连续进行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成本低。

    基于聚吡咯膜的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8882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010135367.6

    申请日:2010-03-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吡咯膜的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特征是:采用在柱形的PTFE套管底部安装玻碳棒,在PTFE套管的内部设置铜棒,在玻碳棒的下表面设有一层掺杂硝酸根聚吡咯薄膜,所述玻碳棒的上表面与铜棒相连,在铜棒上端设置引出线。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去除玻碳棒表面的氧化层,将玻碳棒嵌入PTFE套管的底部;(2)在PTFE套管内安装铜棒,在铜棒的上端连接引出线制成电极;(3)玻碳棒的下表面在吡咯溶液和硝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电镀聚合镀膜;(4)将电镀敏感膜后的电极在硝酸钠溶液中活化处理。本发明所述的硝酸根离子选择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选择性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硝酸根离子浓度的分析与测定。

    臭氧紫外协同氧化消解检测总氮总磷的在线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36446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41570.3

    申请日:2012-05-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紫外协同氧化消解检测总氮总磷的在线检测装置,包括玻璃反应管,在玻璃反应管外部悬挂紫外灯;特征是:在所述玻璃反应管的上端设置水样进口和尾气排出口,所述水样进口与水样储罐连接;在所述玻璃反应管的底部设有排出口,该排出口分别连接两条并联设置的管路;第一条管路与电解法臭氧发生器连接,在电解法臭氧发生器的气体输出端设置针型喷嘴和单向阀;第二条管路与检测池的第一进口端连接,检测池第二进口端与总磷显色剂供应罐连接;所述检测池的第一出口端与分光光度计和第三注射泵连接,检测池的第二出口端与废液桶连接。本发明将臭氧与水样共同照射紫外灯进行氧化消解产生羟基自由基,避免部分羟基自由基失去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