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11172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587045.7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2/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4/03 , C01P2006/12 , C01P2006/17 , C01P2006/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香果壳基多孔碳材料,由百香果壳经低温碳化处理后与含氮化合物混合,采用碱性无机物煅烧活化制备而成260,3比 m表2 面g-1积,孔范径围分为布1均50一0~,分布在1.80~2.40 nm范围内。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百香果壳的低温碳化;步骤2)百香果壳基碳材料的活化;步骤3)百香果壳基碳材料的后处理。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使用,当电流密度为0.5 A g-1时,比电容值范围为261~347 F g-1。本发明选用百香果壳为碳源,提高百香果壳资源综合利用率,获得高附加价值的产品。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超级电容器性能,如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能量储存与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3023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230333.3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容量轻质金属复合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储氢材料主要含有碱金属硼氢化物或碱土金属硼氢化物,所述碱金属硼氢化物或碱土金属硼氢化物至少还键合了一个尿素分子基团。所述方法包括:将碱金属硼氢化物或碱土金属硼氢化物与尿素按摩尔比10:1~1:10的比例混合,并于惰性气氛中球磨反应,球磨反应的时间为1-10小时。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新型复合储氢材料,能够在100-250℃下释放高纯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0481053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35917.7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 Y02P70/56 , H01M4/92 , H01M4/86 , H01M4/8652 , H01M4/8673 , H01M4/88 , H01M4/8828 , H01M4/926 , H01M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铂纳米粒子-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合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是将石墨烯-铂纳米粒子-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光合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该电极导电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好,常温下实现细菌和电极之间的快速电子转换,制备过程简单。本发明的石墨烯-铂纳米粒子-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采用一步法制备,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增大了细菌和电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池的输出功率,而且该新型催化剂制备工艺比较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电极材料上有很大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14808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49446.5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1J23/888 ,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多孔四元合金催化剂及其在氨硼烷水解中的应用,是将多孔Co-Ni-W-B制成的一种新型硼氢化物水解催化剂。该新型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常温下便可以到达很好的催化效果,而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时,制备过程简单。本发明的纳米多孔四元合金催化剂是在有机溶剂中制备得到的,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增大了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反应速率,即产氢速率快,而且该新型催化剂制备工艺比较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对应用于氨硼烷水解有很大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03023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30333.3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容量轻质金属复合储氢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储氢材料主要含有碱金属硼氢化物或碱土金属硼氢化物,所述碱金属硼氢化物或碱土金属硼氢化物至少还键合了一个尿素分子基团。所述方法包括:将碱金属硼氢化物或碱土金属硼氢化物与尿素按摩尔比10:1~1:10的比例混合,并于惰性气氛中球磨反应,球磨反应的时间为1-10小时。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新型复合储氢材料,能够在100-250℃下释放高纯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155044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57893.9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2/318 , C01B32/348 , H01G11/34 , H01G11/44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含氯有机物和碱溶液预处理的多孔碳材料,以含氯有机物为碳源,采用碱溶液预处理的方法获得氮硫双掺杂前驱体,再经煅烧即可制得多孔碳材料;所述含氯有机物为聚氯乙烯,所述氮硫双掺杂前驱体中,以含氮化合物为氮源,含硫化合物为硫源;所述含氮化合物为DMF溶液,含硫化合物为硫脲。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氯有机物的碱溶液预处理;2,前驱体的煅烧。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当电流密度为0.5A g‑1时,比电容的值在290‑300F g‑1。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白色污染”的回收再利用;2、同时实现脱氯和氮硫掺杂;3、通过二次造孔对孔结构进行调节;4、DMF溶液既起到溶剂的作用,又起氮源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2207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731107.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氮活性位点的蜂窝状多孔碳材料,通过一次高温煅烧的方法,由ZIF‑8、Fe(NO3)3∙9H2O和2,6‑二氨基吡啶制得,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蜂窝状多孔结构,Fe及Fe3C纳米颗粒存在于多孔碳中;为介孔材料,其孔径分布在3‑5 nm之间,其比表面积为500‑510 m2/g‑1。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ZIF‑8的制备;2)前驱体的制备;3)铁‑氮活性位点的蜂窝状多孔碳材料的制备。作为氧化原电催化剂,在0.1 M KOH碱性条件下,起始电位为1.01 V;半波电位为0.92 V;3万秒后,电流保持为初始值得89%;在加入3 M甲醇的条件下后,电流仅下降5.3%,具备优异的抗甲醇性能。因此,本发明具有分级孔道结构及提高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在燃料电池及锌空气电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5122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718898.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多面体结构多孔碳负载Ru纳米粒子材料,以ZIF‑8@ZIF‑67作为基础材料,碳化得到的碳材料为正十二面体结构,晶粒尺寸为1.5‑1.8微米,具备核壳结构,比表面积为140‑141 m2·g‑1,孔径为3‑10 nm,不含Zn的中空多面体结构多孔碳Co‑PCP;再通过将Ru3+经原位还原负载即可制得正十二面体结构,晶粒尺寸为1.5‑1.8微米,具备核壳结构,Zn分布在核的位置,Co分布在壳的位置;Ru负载量为0.06‑0.24 mg。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ZIF‑8的制备;2)ZIF‑8@ZIF‑67的制备;3)Co‑PCP的制备;4)Ru/Co‑PCP的制备。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方面的催化剂应用,完全析氢转化率为243.4 molH2·molRu‑1·min‑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9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31‑32 kJ·mol‑1;10次回收/重复使用时,活性保持为初始活性的70‑73%。
-
公开(公告)号:CN11335122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18898.6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多面体结构多孔碳负载Ru纳米粒子材料,以ZIF‑8@ZIF‑67作为基础材料,碳化得到的碳材料为正十二面体结构,晶粒尺寸为1.5‑1.8微米,具备核壳结构,比表面积为140‑141 m2·g‑1,孔径为3‑10 nm,不含Zn的中空多面体结构多孔碳Co‑PCP;再通过将Ru3+经原位还原负载即可制得正十二面体结构,晶粒尺寸为1.5‑1.8微米,具备核壳结构,Zn分布在核的位置,Co分布在壳的位置;Ru负载量为0.06‑0.24 mg。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ZIF‑8的制备;2)ZIF‑8@ZIF‑67的制备;3)Co‑PCP的制备;4)Ru/Co‑PCP的制备。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方面的催化剂应用,完全析氢转化率为243.4 molH2·molRu‑1·min‑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9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31‑32 kJ·mol‑1;10次回收/重复使用时,活性保持为初始活性的70‑73%。
-
公开(公告)号:CN11097588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54349.4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以两种可溶性金属盐、尿素和相控剂为原料,经过水热法、煅烧、浸渍后煅烧的方法,使钌源在络合剂的作用下,将钌元素以金属钌状态负载到双金属氧化物上,即可制得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所得材料形貌为海胆状,平均直径为2-3微米,表面刺状平均长度为1-2微米。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2)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3)金属钌的负载。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室温下80-120 s完成放氢,放氢速率为300-500 molH2 molRu-1 min-1;放氢量为理论值的80-90%;催化放氢的活化能为Ea=22-30 kJ/mol。本发明有效解决催化剂载体和负载钌粒子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