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砷还原微生物的驯化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140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45599.4

    申请日:2016-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砷还原微生物的驯化培养方法。配制好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生理盐水瓶经过无菌水清洗后放入超净工作台紫外灭菌;用注射器向生理盐水瓶中注入灭菌后的培养基,并接种10%的厌氧活性污泥;向瓶中充入氢气再抽空,反复操作4~6次,最后充满氢气,放入恒温振荡器中培养,每天向瓶中补足氢气;培养几天后,从瓶中抽取10%的混合液注入新的生理盐水瓶中,并加入20μg As(Ⅴ)/L;连续培养,当As(Ⅴ)基本被去除后,将混合液中As(Ⅴ)的浓度增加到50μg As(Ⅴ)/L,重复补充As(Ⅴ)、碳源和氮源,直至瓶中产生大量微生物絮体并且As(Ⅴ)的去除率达到稳定,即完成砷还原微生物的驯化培养。

    HCl溶液改性李氏禾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2677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43113.0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Cl溶液改性李氏禾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1)采集李氏禾,然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再用超纯水冲洗3次。(2)将步骤(1)所得李氏禾放入牛皮档案袋中,置于8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然后用高速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过50目筛。(3)将1g步骤(2)过筛后的李氏禾加入到100mL浓度为1mol/L HCl溶液中,调节摇床恒温25℃转速为125r/min,反应12小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近中性,过滤得目标产物在60℃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得到的HCl溶液改性李氏禾重金属吸附材料。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效果显著、操作过程简单、且吸附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吸附后的Cu2+易于解吸,可以进一步富集回收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甲醛溶液改性李氏禾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2677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42816.1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醛溶液改性李氏禾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1)采集李氏禾,然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再用超纯水冲洗3次。(2)将步骤(1)所得李氏禾放入牛皮档案袋中,置于8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然后用高速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过50目筛。(3)将1g步骤(2)过筛后的李氏禾加入到100mL体积百分比含量为10%的甲醛溶液中,调节摇床恒温25℃转速为125r/min,反应12小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为中性,过滤得目标产物在60℃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得到的甲醛溶液改性李氏禾重金属吸附材料。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效果显著、操作过程简单、且吸附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吸附后的Cu2+易于解吸,可以进一步富集回收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甲基亚砜改性李氏禾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3237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42774.1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甲基亚砜改性李氏禾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1)采集李氏禾,然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再用超纯水冲洗3次;(2)将所得李氏禾放入牛皮档案袋中,置于8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然后用高速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过50目筛;(3)将1g步骤(2)过筛后的李氏禾加入到100mL体积百分比含量为10%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调节摇床恒温25℃转速为125r/min,反应12小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为中性,过滤得目标产物在60℃的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得到二甲基亚砜改性李氏禾重金属吸附材料。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效果显著、操作过程简单、且吸附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吸附后的Cu2+易于解吸,可以进一步富集回收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一种丁酸调控的缺陷UiO-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42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84498.1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U iO‑66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丁酸调控的缺陷U i O‑66材料,包括:氯化锆、对苯二甲酸、36%盐酸、N,N‑二甲基甲酰胺、丁酸,所述氯化锆、对苯二甲酸和丁酸的摩尔比为1:2:10‑40;本发明在制备的过程中,丁酸的共轭碱与对苯二甲酸竞争配位,在生成的缺陷晶体框架中,对苯二甲酸将被部分去质子化的丁酸取代,而开放金属位点上的正电荷将被末端基团(如‑OH基团)平衡。另外丁酸的pKa=4.81,与对苯二甲酸(pKa1=3.54pKa2=4.46)其中一个pKa值接近,对框架特性产生重大影响。

    一种陶瓷膜表面接枝改性实验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1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8896.9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膜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膜表面接枝改性实验设备及方法,包括清洗单元和烘干单元,清洗单元包括清洗箱,清洗箱的内部由两个隔板分为超声清洗区、乙醇清洗区以及纯水清洗区,超声清洗区的底部上设置有若干超声波换能器,位于超声波换能器上方的超声清洗区中设置有将样品件间隔排开放置的置物架;本发明公开的实验设备利用烘干循环料架同时实现多个样品件的干燥、加热处理,满足了陶瓷膜疏水改性设计正交实验的需求,缩短了多个陶瓷膜样品件前置处理的时间,而且所有的陶瓷膜样品件是处于不停旋转运行状态,从而有效保证了陶瓷膜样品件的干燥、加热程度一致,保证了后续陶瓷膜表面进行接枝改性实验时的结果精准性。

    一种应用于自然湿地的缓冲保护系统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317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56993.8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自然湿地的缓冲保护系统构建方法;依据选址要求,确定修建地址,修建植物沟渠主体,在植物沟渠远离自然湿地的一侧,挖掘完毕后,在暗渠的底部依次铺设薄膜、细砂和防渗材料,在暗渠内安置三脚架状的承重板,在承重板上铺设暗渠表层土壤层,并在暗渠表层土壤层内种植草坪类植物,修建缓冲带,并配合植物沟渠主体、暗渠形成缓冲保护系统,通过暗渠收集自然湿地周围流向不规律、不集中的污染水体,水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排入到自然湿地中,实现提高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保护自然湿地,有效缓解自然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一种组合式梯形生态沟渠

    公开(公告)号:CN1120622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598199.8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合式梯形生态沟渠,涉及农业面源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沟渠本体,所述沟渠本体内设置有多个沟渠单元,所述沟渠单元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渠底填料层和填充物层,所述渠底填料层和填充物层紧贴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设置;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以及外坡上设置有植物截留洞,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上的所述植物截留洞位于所述填充物层的上方;所述沟渠单元的外坡上还设置有疏水口,所述疏水口位于所述植物截留洞的下方,所述疏水口通过疏水管与所述填充物层的底部连接;所述填充物层的前侧设置有进水口,后侧设置有出水口。本发明能够对农业面源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处理效果。

    一种组合式梯形生态沟渠

    公开(公告)号:CN11206228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598199.8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合式梯形生态沟渠,涉及农业面源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沟渠本体,所述沟渠本体内设置有多个沟渠单元,所述沟渠单元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渠底填料层和填充物层,所述渠底填料层和填充物层紧贴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设置;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以及外坡上设置有植物截留洞,所述沟渠单元的内壁上的所述植物截留洞位于所述填充物层的上方;所述沟渠单元的外坡上还设置有疏水口,所述疏水口位于所述植物截留洞的下方,所述疏水口通过疏水管与所述填充物层的底部连接;所述填充物层的前侧设置有进水口,后侧设置有出水口。本发明能够对农业面源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处理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