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3036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14910.6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在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BrO3‑)中的应用,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在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中的应用中,所述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包括筒体、回流系统、进出水管路系统及供氢系统;所述筒体中心设有中空纤维膜作为生物膜的附着载体,中空纤维膜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筒体两端;所述中空纤维膜与供氢系统连接,氢气从反应器顶部进入到中空纤维膜,以无泡方式从膜的中空纤维膜内层扩散到外层,排到筒体内,再由出水口排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操作简单、安全,能够实现对饮用水中BrO3‑的高效、快速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683036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710114910.6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在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BrO3‑)中的应用,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在去除饮用水中溴酸盐中的应用中,所述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包括筒体、回流系统、进出水管路系统及供氢系统;所述筒体中心设有中空纤维膜作为生物膜的附着载体,中空纤维膜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筒体两端;所述中空纤维膜与供氢系统连接,氢气从反应器顶部进入到中空纤维膜,以无泡方式从膜的中空纤维膜内层扩散到外层,排到筒体内,再由出水口排出。本发明提供的应用操作简单、安全,能够实现对饮用水中BrO3‑的高效、快速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674572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14909.3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去除地下水中高氯酸盐(ClO4‑)的方法,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包括筒体、回流系统、进出水管路系统及供氢系统;所述筒体中心设有中空纤维膜作为生物膜的附着载体,中空纤维膜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筒体两端;所述中空纤维膜与供氢系统连接,氢气从反应器顶部进入到中空纤维膜,以无泡方式从膜的中空纤维膜内层扩散到外层,排到筒体内,再由出水口排出。本发明提供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简单、安全,能够实现对地下水中ClO4‑的高效、快速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6809959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14949.8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体中氧化性污染物的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和膜组件,反应器主体的下端开设有进水口,反应器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和出水口,反应器主体的底端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用于通入氢气;膜组件设置于反应器主体内部,膜组件的进气端与进气口相通。本发明中的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体中氧化性污染物的反应器,通过通入氢气并从膜组件以无泡形式扩散到水中供微生物利用,可以使水中污染物和膜组件充分接触,且膜组件为微生物提供了有利的附着场所,通过控制氢气供应量、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污染物负荷而实现对氧化性污染物的快速、安全和高效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6745726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710114909.3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去除地下水中高氯酸盐(ClO4‑)的方法,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包括筒体、回流系统、进出水管路系统及供氢系统;所述筒体中心设有中空纤维膜作为生物膜的附着载体,中空纤维膜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筒体两端;所述中空纤维膜与供氢系统连接,氢气从反应器顶部进入到中空纤维膜,以无泡方式从膜的中空纤维膜内层扩散到外层,排到筒体内,再由出水口排出。本发明提供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简单、安全,能够实现对地下水中ClO4‑的高效、快速的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40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45599.4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12N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砷还原微生物的驯化培养方法。配制好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生理盐水瓶经过无菌水清洗后放入超净工作台紫外灭菌;用注射器向生理盐水瓶中注入灭菌后的培养基,并接种10%的厌氧活性污泥;向瓶中充入氢气再抽空,反复操作4~6次,最后充满氢气,放入恒温振荡器中培养,每天向瓶中补足氢气;培养几天后,从瓶中抽取10%的混合液注入新的生理盐水瓶中,并加入20μg As(Ⅴ)/L;连续培养,当As(Ⅴ)基本被去除后,将混合液中As(Ⅴ)的浓度增加到50μg As(Ⅴ)/L,重复补充As(Ⅴ)、碳源和氮源,直至瓶中产生大量微生物絮体并且As(Ⅴ)的去除率达到稳定,即完成砷还原微生物的驯化培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