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1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25591.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气中亚硝胺的测试方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大气亚硝胺的采样;采样样品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的检测。本发明建立了21种亚硝胺的测试分析方法。改进了之前已经发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分析9种亚硝胺的方法,建立大气中重要前体物尼古丁、非专属亚硝胺和烟草专属亚硝胺的高通量分析方法,实现对大气中亚硝胺的简便、经济、快速分析。该方法回收率达到60‑110%,重现性在1.34%‑12.43%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001‑0.0445 ng/m3。
-
公开(公告)号:CN116559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79082.9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鱼体15种抗生素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鱼体样本进行液‑液萃取,将萃取液pH调至3.00±0.02;依次用甲醇溶液、超纯水和Na2EDTA活化HLB固相萃取柱,富集过膜后样品;上样完毕,将SAX柱移除,用超纯水淋洗HLB柱,并用氮气干燥;再依次用甲酸‑甲醇和氨水‑甲醇溶液洗脱HLB柱,使用氮气将洗脱液缓慢吹至近干,所得残留物加入甲酸水‑甲醇混合溶液定溶,针式有机系滤膜过滤后置于棕色进样瓶中待测;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同时检测鱼体样本中15种抗生素含量,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准确度高、回收率高、检测限低,可同时检测生物体中多种抗生素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3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87762.8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一种模拟亚硝胺下渗迁移的土柱淋溶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属于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包括淋溶土柱管、供试土壤和土柱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溶土柱管顶部设置有模拟地表径流冲刷的喷淋头,所述土柱支撑台下部设置有土壤浸出液收集瓶,所述土壤浸出液收集瓶通过设置于其上方的漏斗与所述淋溶土柱管底部相连通。本装置通过模拟淋溶条件下的污染物迁移过程,能够实现单独且多次收集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土层的土壤间隙液和同期的土壤浸出液,实现土壤间隙液和土壤浸出液同期联动分析的同时又避免了相互间干扰,且采样数据丰富,实验结果更真实有效。装置设计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易于装卸和维护,具备良好的实用性与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2642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84498.1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U iO‑66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丁酸调控的缺陷U i O‑66材料,包括:氯化锆、对苯二甲酸、36%盐酸、N,N‑二甲基甲酰胺、丁酸,所述氯化锆、对苯二甲酸和丁酸的摩尔比为1:2:10‑40;本发明在制备的过程中,丁酸的共轭碱与对苯二甲酸竞争配位,在生成的缺陷晶体框架中,对苯二甲酸将被部分去质子化的丁酸取代,而开放金属位点上的正电荷将被末端基团(如‑OH基团)平衡。另外丁酸的pKa=4.81,与对苯二甲酸(pKa1=3.54pKa2=4.46)其中一个pKa值接近,对框架特性产生重大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42931.5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7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渣木质素酚基协同希瓦氏菌还原Cr(VI)的方法。通过优化实验发现引入甘蔗渣木质素酚基协同希瓦氏菌,有效增强希瓦氏菌对Cr(VI)的还原效果。以实现对水环境Cr(VI)污染的修复,修复过程在好氧条件下进行,修复时间为7天,在最适温度、pH、Cr(VI)浓度即温度35℃、pH为7、Cr(VI)初始浓度20mg/L的条件下,三天内甘蔗渣+希瓦氏菌+乳酸钠对Cr(VI)的还原能力接近90%。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可再生等特性,有助于推动希瓦氏菌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发展,为水环境中的Cr(VI)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18443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39964.X
申请日:2022-07-1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27/333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鱼体钙离子流速变化评价亚硝基二乙胺毒性的方法。具体包括对鱼体进行不同浓度亚硝基二乙胺溶液的暴露处理;鱼体钙离子流速和流向的检测;将不同浓度亚硝基二乙胺暴露后鱼体的钙离子流速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0.04μg/L和4.00μg/L亚硝基二乙胺暴露30d后,鱼体表皮钙离子流速的波动范围为0~20pmol·cm–2·s–1,鱼鳃钙离子流速的波动范围为0~200pmol·cm–2·s–1,相比鱼体表皮,鱼鳃钙离子流速波动范围更大,说明鱼鳃对亚硝基二乙胺的响应更灵敏。本发明能够实时评价亚硝基二乙胺的毒性效应,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简单可靠等优点,为亚硝基二乙胺毒性的研究提供了直接实时快速的评价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19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73723.2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31/06 , C02F1/72 , B01J23/755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晶态体类芬顿催化剂Fe‑Ni@CACD的制备方法,即以β‑环糊精(β‑CD)为基底,通过无水柠檬酸酯化交联改性,使原本具有亲水性的β‑CD变成疏水性的材料。同时引入铁镍双金属,通过金属配位以及络合作用固定在环糊精基表面以及内部空腔,形成一种非晶态体的芬顿催化材料Fe‑Ni@CACD,该材料在活化H2O2产生·OH来降解PFBA过程中表现出高效且稳定的催化性能。在温度为35℃、pH值为3、Fe‑Ni@CACD催化剂投加量为1.50 g/L、H2O2投加量为40.00 mM、搅拌器转速为450 r/min的条件下,30 min内Fe‑Ni@CACD类芬顿体系对0.10 mg/L的全氟丁酸(PFBA)的降解率为89.46%,表现出较好的降解效能,在全氟化合物废水处理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为水环境中全氟化合物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