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17512A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申请号:CN200410002432.2
申请日:2004-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065 , B60H1/3223 , F01C1/0215 , F01C20/04 , F01C20/24 , F02G5/04 , F04B49/24 , F04B53/16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止回阀设置于每个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使集成压缩机/膨胀机设备中的对应工作室和高压室连通。在电动机模式下打开的阀机构设置为,使工作室和高压室之间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0400803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410002425.2
申请日:2004-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7/00 , F02G5/04 , F25B1/04 , F25B2400/04 , F25B2400/23 , F25B2600/2507 , F25B2700/04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具有制冷循环和兰金循环的蒸汽压缩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0)、散热器(11)、气-液分离器(12)、减压装置(13)和蒸发器(14)。在所述蒸汽压缩制冷剂循环系统中,设置液泵(32)用于将所述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体制冷剂供应至所述加热器(30)以加热制冷剂,设置冷却装置(136,39,15,38)用于冷却将被吸入所述液泵中的液体制冷剂,以及设置用于使从所述加热器流出的制冷剂膨胀的能量回收单元(33),以回收来自加热器的制冷剂中的热能。当设定兰金循环以使能量回收单元回收热能时,冷却装置冷却将被吸入液泵的液体制冷剂。因此,液泵的泵效率得到有效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262802C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410002432.2
申请日:2004-0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065 , B60H1/3223 , F01C1/0215 , F01C20/04 , F01C20/24 , F02G5/04 , F04B49/24 , F04B53/16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止回阀设置于每个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使集成压缩机/膨胀机设备中的对应工作室和高压室连通。在电动机模式下打开的阀机构设置为,使工作室和高压室之间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532082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200410030011.0
申请日:2004-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K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22 , F01C1/3446 , F01C11/006 , F01C21/008 , F02G5/00 , F04B27/0895 , F04B35/00 , F04C23/003 , F04C29/005 , F04C29/0085 , F04C2240/45 , F25B27/02 , Y02A30/274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引擎的废热收集系统,其目的在于收集引擎的废热并最大程度地利用所收集的废热来实现提高燃料消耗比率的最大效果。废热利用系统具有用于收集内燃机引擎的废热的废热收集循环(300),并具有膨胀装置(150)用于从所收集的废热产生转动驱动力,具有压缩机装置(140)以压缩致冷剂的制冷循环(200),以及动力传输装置(110、130),其通过驱动力产生装置(10、130)可转动地驱动,并可操作地连接到压缩机装置(140)以可转动地驱动压缩机装置(140)。在此系统中,膨胀装置(150)可操作地连接到压缩机装置(140)以可转动地驱动压缩机装置(140)。
-
公开(公告)号:CN1184512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80080666.5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K3/04 , F16K11/074
Abstract: 转子(16)在壳体内相对于形成有流路孔的流路孔形成部被配置在规定轴心(Cv)的轴向(Da)的一侧,绕规定轴心旋转,差压装置(24)相对于转子被设置在轴向的一侧,具有压力室(24a),在壳体内,形成有相对于转子设在轴向的一侧的一侧空间(11a)、以及相对于流路孔形成部设在轴向的与一侧相反侧的另一侧并与流路孔连通的另一侧空间(11b、11c、11d、11e),差压装置至少在另一侧空间内的压力比一侧空间内的压力(P2)高的情况下,通过压力室内的压力(P1)与一侧空间内的压力的差压而产生将转子向流路孔形成部推压的推压力,并且,压力室内的压力相对于一侧空间内的压力越大,该推压力越大。
-
公开(公告)号:CN11354408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80016790.6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阀装置具备主体(51)、阀芯(52)以及控制阀部件(Y1),该控制阀部件(Y1)使作用于压力室(51g、58a)的压力变化,而该压力室(51g、58a)产生用于使阀芯(52)移动的控制压力。控制阀部件(Y1)具有:基部(Y11、Y121、Y13),该基部形成有制冷剂室(Y19)、与制冷剂室(Y19)连通并且与所述压力室(51g、58a)连通的第一制冷剂孔(Y16)、与制冷剂室(Y19)连通并且与该控制阀部件(Y1)外的制冷剂通路(51c、51k)连通的第二制冷剂孔(Y17、Y18);驱动部(Y123、Y124、Y125),该驱动部当自身的温度变化时进行位移;放大部(Y126、Y127),该放大部对驱动部(Y123、Y124、Y125)的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位移进行放大;可动部(Y128),该可动部被传递由放大部(Y126、Y127)放大后的位移而在制冷剂室(Y19)内移动,从而对第二制冷剂孔(Y17、Y18)相对于制冷剂室(Y19)的开度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753259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80018336.8
申请日:2016-0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气缸旋转型压缩机具备:绕中心轴(C1)旋转的圆筒状的气缸(21);绕偏心轴(C2)旋转的圆筒状的第一转子(22a)以及第二转子(22b),偏心轴(C2)相对于气缸(21)的中心轴(C1)偏心;轴(24);第一叶片(23a);第二叶片(23b)。第一叶片(23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到形成于第一转子(22a)的第一槽部(222a),并分隔第一压缩室(Va)。第二叶片(23b)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到形成于第二转子(22b)的第二槽部(222b),并分隔第二压缩室(Vb)。第一转子(22a)以及第二转子(22b)配置成在气缸(21)的中心轴(C1)方向上排列。
-
公开(公告)号:CN10753259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18336.8
申请日:2016-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6 , F04C18/332 , F04C18/336 , F04C18/344 , F04C18/3442 , F04C23/00 , F04C23/001 , F04C29/00 , F04C29/005 , F04C29/0085 , F04C2240/40 , F04C2240/60 , F04C2240/603
Abstract: 气缸旋转型压缩机具备:绕中心轴(C1)旋转的圆筒状的气缸(21);绕偏心轴(C2)旋转的圆筒状的第一转子(22a)以及第二转子(22b),偏心轴(C2)相对于气缸(21)的中心轴(C1)偏心;轴(24);第一叶片(23a);第二叶片(23b)。第一叶片(23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到形成于第一转子(22a)的第一槽部(222a),并分隔第一压缩室(Va)。第二叶片(23b)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入到形成于第二转子(22b)的第二槽部(222b),并分隔第二压缩室(Vb)。第一转子(22a)以及第二转子(22b)配置成在气缸(21)的中心轴(C1)方向上排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