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1421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1980049128.8

    申请日:2019-07-22

    Abstract: 旋转电机(500)是无切槽结构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包括逆变器外壳(531)、轴承(560)、定子绕组(521)以及转子(510)。逆变器外壳具有设于定子绕组的径向内侧的中空筒状的轴套部(548)。轴承具有:设于所述轴套部的径向内侧的外圈(562)、设于在轴套部的中空部插通的转子的旋转轴(501)的内圈(561)、以及配置于外圈与内圈之间的多个滚珠(563),上述轴承将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旋转电机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14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980049215.3

    申请日:2019-07-22

    Abstract: 无切槽结构的旋转电机(500)包括通过分布绕组形成为圆环状的多相的定子绕组(521)。定子绕组由在径向上位于内层侧的内层侧导线(523)和在径向上相对于内层侧导线位于外层侧的外层侧导线(523)构成。内层侧导线和外层侧导线被施加相对于轴向朝彼此不同方向的扭斜,通过在内层侧导线和外层侧导线中分别将同相的端部彼此连接来构成定子绕组。在内层侧导线和外层侧导线中,中央区域的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即第一扭斜角度比端部区域的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即第二扭斜角度小。

    旋转电机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7037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980049236.5

    申请日:2019-07-22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机(500),包括转子(510)以及逆变器外壳(531)。逆变器外壳具有设置在定子绕组(521)的径向内侧的周壁(541、542),在周壁的径向内侧设置有构成逆变器的电气模块(532)。转子具有:圆筒部(513),在其内周面固定有磁体单元(512);端板(514),其设置于圆筒部的轴向上的第一端,并且固定有转子的旋转轴(501);以及圆板状的转子罩(670),其至少在径向上从圆筒部的轴向上的第二端朝向径向内侧延伸到设置有电气模块的位置。

    电容器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9599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910856369.5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一种电容器装置,用于在电源与包括电子和/或电气部件的目标部件之间输送电力,至少一个电容器容纳在电容器壳体中。从电容器壳体引出母线。母线将至少一个电容器电连接到目标部件。电容器壳体至少包括第一固定构件、第二固定构件和第三固定构件,用于将电容器壳体固定。第三固定构件定位成与将第一固定构件的第一基准点与第二固定构件的第二基准点之间连接的虚拟线分离,并且定位成比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更靠近目标部件。母线定位成比虚拟线更靠近第三固定构件。

    旋转电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142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80049128.8

    申请日:2019-07-22

    Abstract: 旋转电机(500)是无切槽结构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包括逆变器外壳(531)、轴承(560)、定子绕组(521)以及转子(510)。逆变器外壳具有设于定子绕组的径向内侧的中空筒状的轴套部(548)。轴承具有:设于所述轴套部的径向内侧的外圈(562)、设于在轴套部的中空部插通的转子的旋转轴(501)的内圈(561)、以及配置于外圈与内圈之间的多个滚珠(563),上述轴承将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旋转电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7037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80049214.9

    申请日:2019-07-22

    Abstract: 无切槽结构的旋转电机(500)包括逆变器外壳(531),该逆变器外壳具有设于定子绕组(521)的径向内侧的筒状部(541、542)。在筒状部形成有:使制冷剂流入的入口通路(571);使制冷剂流出的出口通路(572);以及将入口通路与出口通路之间连接的环状的冷却水通路(545)。筒状部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向径向内侧突出而成为突出部(573)。在突出部形成有入口通路和出口通路。在与筒状部的内周面中的除了突出部之外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下,各电气模块(532)在周向上排列配置。

    电力转换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21846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80075910.3

    申请日:2016-11-04

    Abstract: 包括半导体元件(2u)、(2d)、电容器(3)、正母线(4)及负母线(5)。负母线(5)包括负侧主体部(50)和多个负侧支部(51)。在负侧支部(51)中,存在有:介入负侧支部(51i),所述介入负侧支部(51i)介于与连接有所述负侧支部(51)的下桥臂半导体元件(2d)属于相同半导体元件组(20)的上桥臂半导体元件(2u)连接的、两根正侧支部(41)之间;以及端部负侧支部(51e),所述端部负侧支部(51e)配置于不介于所述两根正侧支部(41)之间的位置。端部负侧支部(51e)的自感比介入负侧支部(51i)的自感更小。

    电源模块及电力转换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7039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1980048860.3

    申请日:2019-06-10

    Abstract: 电源模块应用于将多个上下臂电路(10)并联并与电力线(12、13)连接而成的电力转换装置(5)。电源模块包括:上下臂电路;电容器(C1),该电容器与上下臂电路并联连接;上配线(11Pa),该上配线将构成上下臂电路的上臂(10U)和电容器的正极端子连接;下配线(11Na),该下配线将构成上下臂电路的下臂(10L)和所述电容器的负极端子连接;以及上电力配线(11P)和下电力配线(11N),该上电力配线(11P)和下电力配线(11N)是与电力线连接的电力配线,上述上电力配线将电力线中的高电位侧的线和上配线连接,上述下电力配线将电力线中的低电位侧的线和下配线连接。

    电枢绕组的制造方法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7038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80049144.7

    申请日:2019-07-22

    Abstract: 定子绕组(521)通过分布绕组而形成为圆环状。定子绕组包括:在径向上位于内层侧的导线即内层侧导线(523);以及在径向上相对于内层侧导线位于外层侧的导线即外层侧导线(523)。内层侧导线和外层侧导线被施加相对于轴向朝彼此不同方向的扭斜。定子绕组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各内层侧导线和各外层侧导线分别以径向内外的位置重叠的状态排列为平面状的工序;由排列好的内层侧导线及外层侧导线来制作带状绕组的工序;以及通过将带状绕组弯曲并形成为圆环状来制作定子绕组的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