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体用非接触馈电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9932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80054749.3

    申请日:2012-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体用非接触馈电装置,该移动体用非接触馈电装置具备:输电线圈(31)和隔着间隙与该输电线圈对置的受电线圈(32),输电线圈设置于地面侧,受电线圈设置于移动体侧,并通过电磁感应从输电线圈向受电线圈进行馈电,具备异物检测单元(50),其基于向输电线圈供给异物检测用电力而求出的馈电损耗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的差值来检测在输电线圈(31)上有无金属异物(100),并在检测到金属异物(100)时输出异物检测信号;以及异物去除单元(70),其接受到了检测到金属异物(100)后,从输电线圈(31)上去除金属异物(100)。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并且去除输电线圈上存在的金属异物。

    非接触供电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3969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280005516.4

    申请日:2012-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该非接触供电装置的供电线圈或者受电线圈所使用的非接触供电用磁芯的特征在于,具备被卷绕电线的卷绕磁芯部分(81)、和位于该卷绕磁芯部分的两端而构成磁极部的磁极磁芯部分(80),配置于磁极磁芯部分的与对方线圈对置的一侧的面上的铁氧体板(80)的最上部的高度与被卷绕于卷绕磁芯部分(81)的电线(50)的外周的高度相等,或者在其以上,不与对方线圈对置的一侧的面的铁氧体板的高度比被卷绕于卷绕磁芯部分(81)的电线(50)的外周的高度低。能够保持线圈的机械间隙长度(D1),并缩短磁隙长度(D2),线圈间的耦合系数提高,供电效率与最大供电电力上升。

    非接触供电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70851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80007825.5

    申请日:2012-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多个规格的非接触供电变压器中共用输电线圈、受电线圈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在输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供电功率的规格不同时,以较小一方的供电功率进行供电,在输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间隙长度的规格不同时,通过以作为输电线圈的规格的间隙度进行供电,由此能够从供电功率1.5kW、间隙长度70mm规格的输电线圈(C1NS)向供电功率10kW、间隙长度70mm规格的受电线圈(C2RS)供电,或者从供电功率1.5kW、间隙长度140mm规格的输电线圈(C1NL)向供电功率1.5kW、间隙长度70mm规格的受电线圈(C2NS)供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