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7067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080003184.7

    申请日:2010-09-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降低用于使电阻变化的击穿电压且抑制其不均匀,从而实现存储器的微细化·大容量化。本发明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0)具备:下部电极(105),形成在基板(100)上;第1电阻变化层(106a),形成在下部电极(105)上,由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第2电阻变化层(106b),形成在第1电阻变化层(106a)上,由含氧量比第1电阻变化层(106a)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高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以及上部电极(107),形成在第2电阻变化层(106b)上;在第1电阻变化层(106a)与第2电阻变化层(106b)之间的界面处存在台阶(106ax)。第2电阻变化层(106b)覆盖该台阶(106ax)形成,且在台阶(106ax)的上方具有弯曲部(106bx)。

    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7067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080003184.7

    申请日:2010-09-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降低用于使电阻变化的击穿电压且抑制其不均匀,从而实现存储器的微细化·大容量化。本发明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0)具备:下部电极(105),形成在基板(100)上;第1电阻变化层(106a),形成在下部电极(105)上,由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第2电阻变化层(106b),形成在第1电阻变化层(106a)上,由含氧量比第1电阻变化层(106a)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高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以及上部电极(107),形成在第2电阻变化层(106b)上;在第1电阻变化层(106a)与第2电阻变化层(106b)之间的界面处存在台阶(106ax)。第2电阻变化层(106b)覆盖该台阶(106ax)形成,且在台阶(106ax)的上方具有弯曲部(106bx)。

    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1649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880116054.7

    申请日:2008-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01 G11C13/0002 G11C2213/72 H01L2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包括:形成于第一配线(11)与第二配线(14)的交叉部的导通孔(12)、和电流控制层(13b)被第一电极层(13a)和第二电极层(13c)夹着的电流控制元件(13),在导通孔(12)内形成有电阻变化元件(15),第一电极层(13a)以覆盖导通孔(12)的方式配置,电流控制层(13b)以覆盖第一电极层(13a)的方式配置,第二电极层(13c)配置于电流控制层(13b)之上,第二配线的配线层(14a)配置于第二电极层(13c)之上,第二配线(14)具有由电流控制层(13b)、第二电极层(13c)和第二配线的配线层(14a)构成的结构。

    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和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1295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80122873.2

    申请日:2008-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和其制造方法。在该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中,包含第一存储器配线(12)的第一配线层(19),利用贯通第一层间绝缘层(13)而形成的第一接触部(21),与包含第二存储器配线(17)的第二配线层(20)连接。进一步,利用与该第二配线层(20)连接、贯通第二层间绝缘层(18)而形成的第二接触部(26),与上层配线(22)连接并引出。这里,第一接触部(21)贯通第二配线层(20)的半导体层(17b)或绝缘体层(17c)而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