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10362C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02800707.7
申请日:2002-03-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即使在使用薄的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的场合,其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和催化剂层也没有损伤的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电解质膜电极结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有:在第1形状保持膜的一面上层积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的工序、在所述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上形成第1催化剂层的工序、在所述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的第1催化剂层一侧的面上结合形状保持体的工序、把第1形状保持膜从所述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上剥离的工序和在剥离所露出的所述质子传导性高分子膜上形成第2催化剂层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265489C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01801938.2
申请日:2001-07-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828 , Y02P70/56 , Y10T29/49115
Abstract: 一种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它是由离子交换膜构成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2)、以及分别具有将该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介于中间而各自对向配置的第1催化剂层(31)和第2催化剂层(41)的第1电极(3)和第2电极(4)构成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1的制造方法,在基材薄膜(101)上涂布合催化剂的涂布液,形成第1催化剂层(31),在其上涂布将离子交换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液体中而形成的涂布液,形成离子交换膜,接着,在其上涂布含催化剂的涂布液,形成第2催化剂层(4),最后将基材薄膜(101)从获得的层合体上剥离下来。采用该方法,可以高效率且连续地制造催化剂层厚度均匀的高性能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的膜电极接合体(1)。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5C
公开(公告)日:2004-11-24
申请号:CN00812595.3
申请日:2000-10-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6 , H01M8/0206 , H01M8/0215 , H01M8/0228 , H01M2300/0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氢离子传递性高分子电解质膜、夹有前述膜的一对电极、具有向前述一对电极中的一个电极提供燃料的气体通道的导电性隔板、具有向另一电极提供氧化剂的气体通道的导电性隔板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传统的导电性隔板是由碳材构成的,很难使加工成本等下降,因此尝试用金属板替代碳材。但是,如果长时间将金属板暴露在高温的酸性氛围气中使用,则会引发金属板的腐蚀等,存在发电效率逐渐下降的问题。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中的导电性隔板使用了在具有气体通道的表面形成含有导电性粒子和玻璃组分的导电性覆膜的金属板。因此,能够抑制金属板的腐蚀等,并可防止长时间使用时的发电效率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459135A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02800748.4
申请日:2002-01-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H01M4/8652 , H01M4/926 , H01M8/1004 , H01M8/1023 , H01M8/1039 , H01M8/1081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为了得到使用了薄电解质膜的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支撑体上形成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的步骤;使上述支撑体和上述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之间的粘结力降低的处理步骤;剥离、除去上述支撑体的步骤;以及在上述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上接合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的步骤,另外,为了得到具有没有堵塞的催化剂层且电极特性优良的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提供一种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通过涂覆层接合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和催化剂层的步骤;除去上述涂覆层的步骤;以及在上述催化剂层上形成气体扩散层得到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418387A
公开(公告)日:2003-05-14
申请号:CN01806666.6
申请日:2001-03-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12 , B01J8/001 , B01J8/0242 , B01J8/0278 , B01J21/04 , B01J23/40 , B01J23/70 , B01J37/0201 , B01J2208/00061 , B01J2208/00548 , B01J2208/00707 , C01B3/38 , C01B3/382 , C01B3/386 , C01B3/40 , C01B2203/0244 , C01B2203/045 , C01B2203/0485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11 , C01B2203/0844 , C01B2203/1052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 , C01B2203/1076 , C01B2203/1082 , C01B2203/1241 , C01B2203/1276 , C01B2203/1288 , C01B2203/142 , C01B2203/1604 , C01B2203/1609 , C01B2203/1614 , C01B2203/169 , C01B2203/82 , Y02P20/52
Abstract: 制氢装置停止运转时,要使作为原料的烃类燃料,水和含氧的氧化剂气体的流量降下来。这时如果无序地降低流量,催化剂的温度会急速上升超过耐热温度界限而使催化剂失活。此外,残留在装置里的烃类燃料在停止运转后与氧化剂气体混合会发生危险。本发明在停止运转时的控制方法是维持氧化剂气体的流量恒定,逐步降低烃类燃料流量的同时逐步提高水的流量,在停止烃类燃料后才停止水和氧化剂气体的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05869C
公开(公告)日:2003-04-16
申请号:CN96191900.0
申请日:1996-12-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D14/18 , F23C6/045 , F24H1/0045 , F24H1/40
Abstract: 一种催化燃烧装置,具有:由使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的多个连通孔构成的板状催化体(7);放置催化体(7)的、将与催化体(7)两面中任一侧的面相对配置的辐射受热板(11)作为侧壁一部分的燃烧室(6)。该装置可有效利用来自催化体表面的辐射,提高热交换率,从而实现排气特性良好的催化燃烧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388998A
公开(公告)日:2003-01-01
申请号:CN01802453.X
申请日:2001-08-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4/9083 , H01M8/0204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47 , H01M8/0254 , H01M8/025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269 , H01M8/0273 , H01M8/04029 , H01M8/04552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300/0082
Abstract: 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它具有: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夹住上述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膜的阳极和阴极、具有向上述阳极提供燃料气体的气体流路的阳极侧导电性隔板、以及具有向上述阴极提供氧化剂气体的气体流路的阴极侧导电性隔板。上述阳极侧以及阴极侧导电性隔板,是长方形,分别在其一方的长边侧设置入口侧的氧化剂气体用集流孔、在另一方的长边侧设置出口侧的氧化剂气体用集流孔,燃料气体用集流孔以及冷却水用集流孔的入口侧以及出口侧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短边侧,燃料气体用集流孔以及冷却水用集流孔相向设置,并且,氧化剂气体用集流孔、燃料气体用集流孔以及冷却水用集流孔,它们的开口形状相互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305157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02800663.1
申请日:2002-01-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1 , H01M8/0263 ,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242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Y10T29/4911 , Y10T29/49114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质膜-密封垫组合体,该组合体具有在高分子电解质膜及覆盖其周缘部的用密封材料构成的密封垫,前述电解质膜具有在周缘部上排列的多个透孔,且密封垫的覆盖前述电解质膜的一面的部分与覆盖另一面的部分通过前述电解质膜的透孔相连。该组合体,可提供没有因密封垫从高分子电解质膜上脱落而引起的气体的交叉泄漏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并且,最好包含在前述高分子电解质膜的两面上分别担载的催化剂层、以及覆盖从前述催化剂层的周缘部到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周缘部的部分的保护膜。
-
公开(公告)号:CN1214478C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01806049.8
申请日:2001-07-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9/12 , B01D67/0011 , B01D67/0013 , B01D2323/46 , B01D2325/26 , H01M4/8828 , H01M4/8882 , H01M8/1004
Abstract: 为了能够高效制造各层间的接合强度等优异的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提供了一种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中,能够连续或同时进行喷出电解质浆料形成电解质层的工序,以及在所述电解质层上喷出催化剂层浆料形成催化剂层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558461A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200410069950.6
申请日:2001-07-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9/12 , B01D67/0011 , B01D67/0013 , B01D2323/46 , B01D2325/26 , H01M4/8828 , H01M4/8882 , H01M8/1004
Abstract: 为了能够高效制造各层间的接合强度等优异的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提供了一种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所述电解质膜电极接合体具备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层及包含在所述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层的两面相对配置的催化剂层的一对电极层,该方法包括:(a)在构成电解质层的基材上形成含有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的催化剂层的工序,以及(b)使工序(a)得到的电解质膜与催化剂层的接合体中浸渍含有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的分散液或溶液或氢离子传导性高分子电解质的溶融液的工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