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给系统、输送设备及电力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788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611050806.7

    申请日:2016-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从两个蓄电装置以适当的负担分配对电负载进行供电的电力系统。电力供给系统(1)的控制装置(5)控制电力传输电路部(11),以便将第一蓄电装置(2)及第二蓄电装置(3)的输出相对于电负载(100)的要求输出的负担形态变更为根据第二蓄电装置(3)的剩余容量而分类的多个种类的形态。

    转子
    15.
    发明授权
    转子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2420473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110281260.7

    申请日:2011-09-21

    Inventor: 泷泽大二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76 H02K1/246 H02K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转矩降低而能够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的转子。转子具备由肋部(7)连结的轮毂部(5)和转子铁心部(6),且在肋部之间形成有孔部(8)。在转子铁心部的外周部的相邻的开口部(11、11)之间形成有凸极(10),在从轴线方向观察转子的正面观察下,在由第一假想线(S1)和第二假想线(S2)夹着的区域内具有凹部,第一假想线是将配置有永久磁铁(11)的转子铁心部的磁极部(9)的周向的中央(Q1)和轮毂部的中心(P)连结的线,第二假想线是将在转子的旋转方向前侧与磁极部相邻的凸极的周向的中央(Q2)和轮毂部的中心(P)连结的线,凹部是转子铁心部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比其它部分向径向外侧鼓出而形成的凹部。

    转子及电动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0405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6234.6

    申请日:2011-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74 H02K1/27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形态的转子具备:圆柱状的转子铁心;在从包含该转子铁心的轴心的视线观察时,沿着所述转子铁心的周向以规定的极间距角排列配置的永久磁铁,其中,所述转子铁心具有:开口部,其形成在所述转子铁心的外周面上,且供所述永久磁铁插入;附加极形成槽,其由在所述开口部的周向两侧分别向所述轴心方向延伸的一对槽即第一槽及第二槽构成,且形成与磁极数对应的量;附加极,其形成在所述第一槽和与该第一槽相邻的所述第二槽之间;肋,其形成在所述转子铁心的轭部上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附加极形成槽之间,在所述肋上形成有应力吸收部,该应力吸收部由在所述转子的包含轴心的剖面的剖视观察下的所述轭部中的厚度最薄的薄壁部构成。

    起动装置、蓄电装置以及电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081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80073399.4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起动装置是具有蓄电部的蓄电装置的起动装置。所述蓄电装置具备切换控制部,所述切换控制部切换为能够将所述蓄电部的电力向该蓄电装置的外部输出、或能够将该蓄电装置的外部的电力向所述蓄电部输入的起动状态与无法将所述蓄电部的电力向该蓄电装置的外部输出、或无法将该蓄电装置的外部的电力向所述蓄电部输入的非起动状态。所述起动装置具备设置于所述蓄电装置的外部并且能够与所述切换控制部电连接的电源部。

    电力供给系统、输送设备及电力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7880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1048903.2

    申请日:2016-11-2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供给系统、输送设备及电力传输方法,该电力供给系统能够抑制两个蓄电装置中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的蓄电装置的劣化的进展。电力供给系统(1)的控制装置(5)在要求输出属于零与规定的第A阈值(DT_th4、DT_th2)之间的范围内的状态下执行如下处理:控制电力传输电路部(11),以便在与电负载(100)的要求输出的变化对应的第一蓄电装置(2)的输出的变化的灵敏度成为比与要求输出的变化对应的第二蓄电装置(3)的输出或输入的变化的灵敏度相对低的灵敏度的样态下,向电负载供给与要求输出对应的供电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