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1646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308868.9
申请日:2012-08-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季铵阳离子和季鏻阳离子的有机阳离子改性粘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领域。通过将钠基化处理的粘土矿物的悬浮液与季铵阳离子和季鏻阳离子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和粉碎得到具有协同效应的含季铵阳离子和季鏻阳离子的有机阳离子改性粘土。本发明提供的有机阳离子改性粘土稳定性好,耐候性优良,无毒性;该有机阳离子改性粘土中同时含有季铵阳离子改性粘土和季鏻阳离子改性粘土显示协同抗菌活性,能够应用到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纸张和木塑复合材料等多种聚合物材料中,可以改善聚合物抗菌、阻燃和阻隔性能,且对聚合物机械力学性能没有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17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6350.3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石墨烯/氢氧化镍/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和电化学技术领域。该复合电极材料由多孔石墨烯、氢氧化镍和聚苯胺复合而成,具有多孔结构;氢氧化镍通过孔洞的束缚作用,沉积在多孔石墨烯上;聚苯胺通过π-π相互作用与石墨烯表面结合,沉积在多孔石墨烯表面。氢氧化镍的粒径为20~150nm;多孔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350~450m2/g,其电导率为20~60S·m-1,900℃内的失重为4~6wt%。本发明得到的多孔石墨烯/氢氧化镍/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其比电容高达2480F/g,且充放电循环2000次后,比电容仍保持90%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003019.6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D04H1/4309 , D04H1/4318 , D04H1/4334 , D04H1/728 , D01D5/00 , D01F6/48 , D01F6/50 , D01F1/10 , B32B37/06 , B32B3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热压法制备三维结构导热薄膜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以非金属导热填料和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填料为基础,利用静电纺丝加工方法的特性,构建了三维点线面的多接触位点结构,使得材料内导热填料与聚合物纤维之间的接触热阻降低,在聚合物纤维的骨架上,搭建以填料为核心的导热网络,充分发挥导热填料的高导热特性。由于特殊的“点线面”结构特性,本发明制备的薄膜材料在高填料比例下(≥50wt%)仍然不会因为填料聚集出现界面热阻的剧增,而导致导热系数出现大幅下降。本发明制备的导热薄膜导热系数可达12.04W/(m*K),可应用于电子电器设备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32880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111499.9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01N43/20 , A01N25/10 , A01N25/12 , A01P1/00 , A01P3/00 , C08K9/12 , C08K5/19 , D01F1/10 , C09D5/14 , C09J11/08 , C09J11/06 , D21H21/36 , D21H17/07 , D21H17/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季铵盐聚膦腈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载季铵盐聚膦腈复合抗菌剂为200~300nm的实心微球和白色固体粉末,是以环三膦腈环交联聚乙烯亚胺微球为载体、季铵盐为活性组分,其中环三膦腈环交联聚乙烯亚胺微球含量为93.0~88.5wt.%、季铵盐含量为7.0~11.5wt.%。本发明的载季铵盐聚膦腈复合抗菌剂中活性组分季铵盐以共价键方式结合,故具有安全低毒和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以制备成抗菌喷剂直接喷洒在材料及制品表面保持长效抗菌活性,也可以添加在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和纸张等材料及制品中获得长效抗菌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5868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24644.9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铜/聚季铵盐接枝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酰氯化氧化石墨烯、聚季铵盐和DMF加入反应容器中,在保护气体下恒温回流反应,得到聚季铵盐接枝氧化石墨烯;将聚季铵盐接枝氧化石墨烯配制成悬浮液,并将pH值调至6.0以上备用;然后加入Cu(NO3)2·3H2O、水合肼溶液,还原反应得到纳米铜/聚季铵盐接枝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剂。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铜/聚季铵盐接枝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剂具有无毒、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稳定性和长效性优良、水溶性好、价格较低等优点,可以制成长效抗菌喷剂喷洒在材料及制品表面来防止微生物的感染,显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178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066350.3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石墨烯/氢氧化镍/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和电化学技术领域。该复合电极材料由多孔石墨烯、氢氧化镍和聚苯胺复合而成,具有多孔结构;氢氧化镍通过孔洞的束缚作用,沉积在多孔石墨烯上;聚苯胺通过π-π相互作用与石墨烯表面结合,沉积在多孔石墨烯表面。氢氧化镍的粒径为20~150nm;多孔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350~450m2/g,其电导率为20~60S·m-1,900℃内的失重为4~6wt%。本发明得到的多孔石墨烯/氢氧化镍/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其比电容高达2480F/g,且充放电循环2000次后,比电容仍保持90%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3354274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56886.1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为层状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叠加的衬底、阳极层、阳极修饰层、光电活性层、阴极修饰层及阴极层。所述的衬底为玻璃;所述的阳极层为氧化铟锡;所述的阳极修饰层为聚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钠;所述的光电活性层为多孔石墨烯/聚对苯乙炔复合材料;所述的阴极修饰层为氟化锂;所述的阴极层为金属铝。本发明采用石墨烯作为载体,负载聚对苯乙炔,提高其导电率;利用聚对苯乙炔防止石墨烯片层的团聚作用,提高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从而制备得到光电转换率高达3.67%的太阳能电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