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传感器系统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931381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1089220.2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传感器系统,包括超连续光源、光谱分析仪,以及连接在超连续光源与光谱分析仪之间的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包括两段单模光纤,熔接在两段单模光纤之间的空心光纤;空心光纤:开设有样品槽,其端部与相接的单模光纤端部形成熔接端面,与单模光纤同轴心设置;待测样品:填充在样品槽内;超连续光源发送信号光,信号光通过任一单模光纤从其端部熔接端面进入空心光纤、在空心光纤内部形成多模波导传输,之后在另一单模光纤端部的熔接端面产生多模干涉后耦合回其内部输出至光谱分析仪,本实用新型直接将样品槽内待测样品作为多模波导,可以实现更高的灵敏度。

    一种微纳颗粒的粒径分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911056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20407993.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纳颗粒分离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纳颗粒的粒径分选装置,包括:样品台、高斯光束发射模块、整形组件、偏振调节组件、光斑处理组件和光引导件,所述整形组件用于对所述高斯光束整形为椭圆形高斯光束,所述偏振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椭圆形高斯光束的偏振方向,所述光斑处理组件用于将经过所述整形组件和所述偏振调节组件处理的所述椭圆形高斯光束聚焦至微米量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新的颗粒分选机制,通过偏振调节组件改变椭圆形高斯光束的偏振方向,以及通过光斑处理组件将椭圆形高斯光束聚焦至微米量级,即可实现不同粒径的微纳颗粒的高精度分离,操作简单,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一种光响应场效应管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27161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2833781.5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场效应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响应场效应管,包括:从上自下依次设置的二硫化钨薄膜、电极、绝缘层、栅极和衬底,所述衬底为玻璃衬底。本实用新型的光响应场效应管具有高的电流开关比;同时,与传统硅基光电探测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玻璃为衬底降低了可见光入射的角度限制,可接收正反两面的光信息传输,此外,由于玻璃衬底的折射率与光纤相近,还可有利于光纤与该光响应场效应管的集成。

    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542850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377237.8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包括介质衬底和微纳光纤;介质衬底:具有调制微纳光纤倏逝场耦合的下沉式耦合区域;微纳光纤:腰部悬空于下沉式耦合区域上方,与介质衬底的下沉式耦合区域之间形成倏逝场调制空间;信号光从微纳光纤一端输入,在其腰部外壁产生倏逝场后从另一端输出,倏逝场耦合入介质衬底上的下沉式耦合区域底部,使微纳光纤的输出信号光功率降低,当环境相对湿度增大时,由于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较多的水分子会在微纳光纤腰部表面形成一层几十至几百纳米厚的水膜,因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使得倏逝场范围进一步增大,导致更多能量耦合至介质衬底,进一步降低微纳光纤输出端光功率,从而实现湿度传感;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和稳定性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