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2541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680049030.9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以往的CMOS平台的DAC中,其模拟输出频带为15GHz左右而不足,成为实现通信系统的大容量化时的瓶颈之一。在现有技术中,即使使用多个DAC也只能获得具有与单个的DAC的频带相同频带的输出。此外,即便是能够获得与单个的DAC相比宽频带的输出的结构,也存在与电路构成的非对称性相关联的问题。在本发明的信号发生装置中,将多个通常的DAC组合,来实现超过单个的DAC的输出频带的更宽频带的模拟输出,还消除电路构成的非对称性的问题。在频域将所希望信号分离为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并在数字区域进行使高频信号的振幅为常数(r)倍,在频率轴上移动而与低频信号重叠的一系列操作。各DAC的输出由模拟多路复用器开关。还公开了适合于多载波信号的发生的构成例。
-
公开(公告)号:CN10785216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680043321.7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模拟多路复用器核心电路(120A)包括:包括两个晶体管(Q1,Q2)的差分对(121)、包括两个晶体管(Q3、Q4)的差分对(122)、包括两个晶体管(Q5、Q6)的差分对(123)、以及致使电流(IEE)流动的恒流源(124)。该模拟多路复用器核心电路(120A)对两个模拟信号(Ain1、Ain2)进行时分多路复用并输出经时分多路复用的模拟信号(Aout)。每个发射极电阻器(REA1、REA2、REA3、REA4)被连接到晶体管(Q1、Q2、Q3、Q4)中对应的一个。此时,满足了“REA·IEE≥输入模拟信号的幅度”的关系。结果,通过扩大差分对(121、122)的线性响应输入范围可以确保响应的线性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12464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0980132010.8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11/20 , H03H2007/0192 , H03H2011/0494 , H04B10/505 , H04B2210/517
Abstract: 一种矢量和相移器,包括:90°相移器(1),根据输入信号(VIN)产生同相信号(VINI)和正交信号(VINQ);四象限乘法器(2I),基于控制信号(CI)改变同相信号(VINI)的振幅;四象限乘法器(2Q),基于控制信号(CQ)改变正交信号(VINQ)的振幅;组合器(3),将同相信号(VINI)与正交信号(VINQ)相组合;以及控制电路(4)。控制电路(4)包括:电压发生器,产生参考电压;以及差分放大器,输出控制电压(VC)与参考电压之间的差信号作为控制信号(CI、CQ)。差分放大器执行将控制电压(VC)转换成类似于正弦波或余弦波的控制信号(CI、CQ)的模拟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232204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0980148244.1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压发生器(400),包括:电阻器阶梯,包括电阻器(4000-4008),对提供的电压进行分压,以产生多个参考电压;电阻器电阻器(4009),设置在电源电压(VCC)与电阻器阶梯的一个端子之间;以及电阻器(4010),设置在电源电压(VEE)与电阻器阶梯的另一个端子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549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28997.1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H04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72 , H04L25/03159 , H04L27/2633 , H04L27/265 , H04L27/266 , H04L2025/03414
Abstract: 一种频域复用信号接收方法,对频域复用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具有:数字信号取得步骤,从频域复用的接收信号取得数字信号;偏移离散傅立叶变换步骤,基于所述取得的数字信号,进行奇数离散点数的偏移离散傅立叶变换;以及解码步骤,对作为用所述偏移离散傅立叶变换取得的频域的频域数字信号的、一个以上频率信道的所述频域数字信号进行解码。
-
公开(公告)号:CN10989169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80064961.0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H01S5/042 , H03F1/22 , H03K19/0175 , H04B10/54
Abstract: 驱动器电路(11)包括多个级联连接的NMOS晶体管,调制信号(VGN1)被施加到所述NMOS晶体管中的位于最下级处的最下级晶体管(TN1)的栅极端子,对位于所述最下级晶体管的上级处的上级晶体管(TN2)的栅极端子施加上级偏置电位(VGN2),所述上级偏置电位(VGN2)包括位于所述上级晶体管(TN2)的紧邻下级的晶体管(TN1)的最小栅极-源极电压(VGN1min)和最大漏极-源极电压(VDS1max)之和。
-
公开(公告)号:CN1087809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80075724.X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PC: H01P5/08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高频传输线的连接结构(3)包括一端连接到同轴线而另一端连接到平面传输线的柱状中心导体(7),与中心导体同轴地布置在中心导体一端的侧面上的第一外导体(41),填充在第一外导体与中心导体之间的第一介电体(42),与中心导体同轴地布置在中心导体另一端的侧面上的第二外导体(61),填充在第二外导体与中心导体之间的第二介电体(62),与中心导体同轴地布置在第一外导体与第二外导体之间的第三外导体(51),以及填充在第三外导体与中心导体之间的第三介电体(52)。在与中心导体的轴向方向和垂直于平面传输线的方向中的每一个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中心导体与第一外导体之间的最短距离比中心导体与第三外导体之间的最短距离长,并且中心导体与第三外导体之间的最短距离比中心导体与第二外导体之间的最短距离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22994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480026304.3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nventor: 长谷宗彦 , 野坂秀之 , 伊藤敏洋 , 村田浩一 , 福山裕之 , 才田隆志 , 龟井新 , 山崎裕史 , 菊池顺裕 , 小泉弘 , 野河正史 , 桂井宏明 , 鹈泽宽之 , 片冈智由 , 藤原直树 , 川上广人 , 堀越建吾 , 伊夫·布维尔 , 米山幹夫 , 相泽茂树 , 铃木昌弘
IPC: H04B10/516 , H03F1/00 , H03F3/45 , H03F3/60 , H03G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541 , H03F1/223 , H03F1/32 , H03F3/04 , H03F3/082 , H03F3/195 , H03F3/245 , H03F3/45085 , H03F3/45089 , H03F3/45183 , H03F3/45188 , H03F3/602 , H03F2200/18 , H03F2200/219 , H03F2200/255 , H03F2200/27 , H03F2200/336 , H03F2200/411 , H03F2200/72 , H03F2200/75 , H03F2203/45258 , H03F2203/45374 , H03F2203/45392 , H03F2203/45454 , H03F2203/45466 , H03F2203/45471 , H03F2203/45486 , H03F2203/45496 , H03F2203/45504 , H03F2203/45506 , H03F2203/45702 , H03G1/0023 , H03G1/0082 , H03G1/0088 , H03G3/00 , H03G3/001 , H03G3/3084 , H04B10/5561 , H04B10/588
Abstract: 光调制器驱动器电路(1)包括放大器(50、Q10、Q11、R10‑R13)和能够根据所希望的操作模式调整放大器(50)的电流量的电流量调整电路(51)。电流量调整电路(51)包括能够根据表示所希望的操作模式的二进制控制信号来单独地进行开关控制的至少两个电流源(IS10)。
-
公开(公告)号:CN105229946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80026304.3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Inventor: 长谷宗彦 , 野坂秀之 , 伊藤敏洋 , 村田浩一 , 福山裕之 , 才田隆志 , 龟井新 , 山崎裕史 , 菊池顺裕 , 小泉弘 , 野河正史 , 桂井宏明 , 鹈泽宽之 , 片冈智由 , 藤原直树 , 川上广人 , 堀越建吾 , 伊夫·布维尔 , 米山幹夫 , 相泽茂树 , 铃木昌弘
IPC: H04B10/516 , H03F1/00 , H03F3/45 , H03F3/60 , H03G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541 , H03F1/223 , H03F1/32 , H03F3/04 , H03F3/082 , H03F3/195 , H03F3/245 , H03F3/45085 , H03F3/45089 , H03F3/45183 , H03F3/45188 , H03F3/602 , H03F2200/18 , H03F2200/219 , H03F2200/255 , H03F2200/27 , H03F2200/336 , H03F2200/411 , H03F2200/72 , H03F2200/75 , H03F2203/45258 , H03F2203/45374 , H03F2203/45392 , H03F2203/45454 , H03F2203/45466 , H03F2203/45471 , H03F2203/45486 , H03F2203/45496 , H03F2203/45504 , H03F2203/45506 , H03F2203/45702 , H03G1/0023 , H03G1/0082 , H03G1/0088 , H03G3/00 , H03G3/001 , H03G3/3084 , H04B10/5561 , H04B10/588
Abstract: 光调制器驱动器电路(1)包括放大器(50、Q10、Q11、R10-R13)和能够根据所希望的操作模式调整放大器(50)的电流量的电流量调整电路(51)。电流量调整电路(51)包括能够根据表示所希望的操作模式的二进制控制信号来单独地进行开关控制的至少两个电流源(IS10)。
-
公开(公告)号:CN102843111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210208192.6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NTT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3G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G1/0023
Abstract: 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中,峰值检测电路检测并输出可变增益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峰值电压。平均值检测/输出幅度设置电路检测可变增益电路的输出信号的平均值电压,输出幅度为可变增益电路所需输出幅度1/2的电压与平均值电压相加获得的电压。放大电路对峰值检测电路和平均值检测/输出幅度设置电路的输出电压之差放大,向可变增益电路输出增益控制信号,来控制可变增益电路的增益。峰值检测电路中从接收可变增益电路的输出信号的输入端口到向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输出端口的路径上晶体管基极-发射极结的个数等于平均值检测/输出幅度设置电路中从接收可变增益电路的输出信号的输入端口到向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输出端口的路径上晶体管基极-发射极结的个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