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及触觉设备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1899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0476413.2

    申请日:2020-05-29

    Inventor: 土桥将生

    Abstract: 一种致动器及触觉设备,在不增大致动器及触觉设备的情况下,确保可动体的大的移动距离(移动量)。在该致动器(1)中,支承体(2)具有在与第一方向(Z)正交的第二方向(X)上对置的一对第一侧边部(21)和在与第一方向正交并且与第二方向(X)交叉的第三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第二侧边部(22)。磁驱动电路(10)在与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不同的第四方向(F)上相对于支承体(2)驱动可动体(3)。线圈(6)是沿与第四方向(F)正交的第五方向(G)延伸的长圆形。磁体(5)在第四方向(F)上被磁化。因此,因为磁驱动电路(10)在第四方向(F)上驱动,所以可以确保可动体(3)的大的移动距离(移动量)。

    致动器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5621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0216623.8

    申请日:2020-03-25

    Abstract: 一种致动器,容易确保可动体的移动距离。该致动器(1)具备支承体(2)、可动体(6)及使可动体(6)沿第二方向(X)振动的磁驱动回路(1a)。磁驱动回路(1a)具备设置于支承体(2)上的线圈(5)和在第一方向(Z)上与线圈(5)对置的磁体(7)。可动体(6)具备磁体(7)和保持磁体(7)的磁轭(8)。磁轭(8)由磁性材料构成,具备隔着线圈(5)及磁体(7)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第一板部(811)及第二板部(821)和隔着线圈(5)及磁体(7)在第三方向(Y)上对置的一对连接部(88)。因为一对连接部(88)没有设置在可动体(6)的第二方向(X)的两端,所以能够确保可动体(6)的移动距离。

    致动器
    13.
    发明公开
    致动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035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769129.3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在具备磁驱动电路的致动器中,不使用树脂部件而高精度地对线圈进行定位。致动器(1)具有可动体(5)、具备容纳可动体(5)的壳体(2)及线圈组(13)的支承体(3)、与可动体(5)及支承体(3)连接的第一连接体(6)及第二连接体(7)、以及使可动体(5)相对于支承体(3)在X方向上振动的磁驱动电路(8)。线圈组(13)具备从Z1方向与线圈(10)重叠的第一板(11)和从Z2方向与线圈(10)重叠的第二板(12)。第一板(11)具备从外周侧与线圈(10)的短边部(10b)接触的切起部(50),利用切起部(50)对线圈(10)进行定位。

    致动器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9508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80023330.9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为了缩小致动器的平面面积,在致动器中,针对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沿第三方向振动的第二磁驱动电路,在第一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沿第二方向振动的第一磁驱动电路及第三磁驱动电路。第二磁驱动电路的磁中心位置,位于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上与可动体的重心一致的位置或大致一致的位置。将第一磁驱动电路的磁中心位置和第三磁驱动电路的磁中心位置合成而获得的磁中心位置,位于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上与可动体的重心一致的位置或大致一致的位置。

    致动器及其制造方法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9871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078908.7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厚度尺寸的增大的同时,缩小平面面积的致动器及其制造方法。致动器(1)具备能相对于支承体(2)移动的可动体(3)、沿X方向驱动可动体(3)的第一磁驱动回路(6)、沿Y方向驱动可动体(3)的第二磁驱动回路(7),第一磁驱动回路(6)和第二磁驱动回路(7)在Z方向上重叠配置。在第一磁驱动回路(6)及第二磁驱动回路(7)中,在第一线圈(61)的Z方向的两侧及第二线圈(71)的Z方向的两侧重叠配置有轭,而在第一线圈(61)和第二线圈(72)之间配置有一个轭(第三轭(84))。因此,能够抑制致动器的厚度尺寸的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轭(84)也比其它轭(第一轭(64)及第二轭(74))厚。

    致动器及触觉设备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189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474946.7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一种致动器以及触觉设备,能实现小型化以及驱动力的增大这双方。在该致动器(1)中,在具有线圈(6)和保持架(7)的支承体(2)和具有在第一方向(Z)上与线圈对置的磁体(5)和磁轭(8)的可动体(3)之间设置有由粘弹性部件构成的连接体(4)。因此,在向线圈施加电流时,可动体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支承体振动。在设置于支承体上的保持架和设置于可动体上的磁轭在第二方向(X)上对置的部分设置有连接体。因此,由于不需要用于在磁轭的外侧设置连接体的大的空间,因而即使在减小了致动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大磁体及线圈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直线驱动器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7590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80043009.2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线驱动器,即使在可动件和固定件之间设置有粘弹性体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驱动可动件。例如,直线驱动器(1)包括:固定件(2);可动件(6);磁力驱动机构(5),相对于固定件(2)对可动件(6)进行直线驱动;以及粘弹性体(9),由设置在固定件(2)和可动件(6)之间的硅凝胶等构成。粘弹性体(9)设置在固定件(2)的壳体(3)和可动件(6)的第一磁轭(7)中在与磁力驱动机构(5)的驱动方向(Z)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Y)平行相对的固定件侧平面部(第一固定板(331)、第二固定板(332)等)和可动件侧平面部(第一侧板部(76)、第二侧板部(77)等)之间。因此,驱动可动件(6)时,可动件(6)剪切变形。

    致动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562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191116.3

    申请日:2020-03-18

    Inventor: 土桥将生

    Abstract: 一种能抑制可动体移动时的摆动的致动器。致动器(1)包括与可动体(3)和支承体(2)连接并将可动体支承为能够位移的第一连接体(41)和第二连接体(42)。第一连接体(41)在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可动体的第二方向(X)的一侧(X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X2)的端侧部分连接。第二连接体(42)在可动体(3)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可动体(3)中的第三方向(Y)的一侧(Y1)的端侧部分及另一侧(Y2)的端侧部分连接。在使可动体沿第二方向移动时该可动体试图沿第二方向摆动的情况下,第一连接体抑制其摆动。在使可动体沿第三方向移动时该可动体试图沿第三方向摆动的情况下,第二连接体抑制其摆动。

    致动器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7633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80023094.0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针对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沿Y方向振动的第二磁驱动电路(7),在Z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沿X方向振动的第一磁驱动电路(6)及第三磁驱动电路(8),以缩小致动器(1)的平面面积。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在X方向及Y方向上的可动范围由在保持第一线圈(61)的第一线圈支架(65)和第一磁铁(621)之间构成的止动机构、在保持第二线圈(71)的第二线圈支架(75)和第二磁铁(721)之间构成的止动机构及在保持第三线圈支架(81)的第三线圈支架(85)和第三磁铁(821)之间构成的止动机构限制。

    致动器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2391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48586.6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能够将配置于线圈保持架的线圈配置孔中的线圈与线圈保持架适当地粘接。在致动器中,线圈(5)配置于在第一方向Z上贯通线圈保持架(4)的线圈配置孔(410)的内侧,并且,第一板(47)配置成从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线圈配置孔(410)及板部(41)重叠。因此,在将粘接剂填充到线圈(5)的空芯部(50)之后重叠第二板(48)时,粘接剂会流入到线圈(5)与线圈保持架(4)之间、线圈(5)与第一板(47)之间、第一板(47)与线圈保持架(4)之间、线圈(5)与第二板(48)之间、以及第二板(48)与线圈保持架(4)之间。因此,当使粘接剂硬化时,线圈(5)、第一板(47)、第二板(48)、及线圈保持架(4)被粘接剂适当地固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