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弧电弧喷涂装置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98457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628281.6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弧电弧喷涂装置,包括恒压源、恒压源和一个三丝喷枪结构,两套恒压源并在一起。当第一恒压源的正输出端接三丝喷枪的A接头,第二恒压源的正输出端接三丝喷枪的C接头,恒压源的负输出端共同接三丝喷枪的B接头,则电弧可以在三丝喷枪的A接头和B接头以及B接头和C接头之间连续燃烧;当第一恒压源的负输出端接A接头,第二恒压源的负输出端接C接头,恒压源的正输出端共同接B接头,则电弧可以在喷枪的A接头和B接头以及B接头和C接头之间连续燃烧。本实用新型由三个导电嘴产生两个电弧,相当于将传统电弧喷涂的单电弧一分为二,这样每个电弧的温度、功率都会下降,热输入减小,可以降低氧化、减小腐蚀,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

    具有喷涂基体加热功能的双弧电弧喷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582948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629610.9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喷涂基体加热功能的双弧电弧喷涂装置,包括恒压输出电路、恒压输出电路驱动电路、第一电压电流反馈电路、人机交互界面、主控电路、喷涂枪,所述喷涂枪具有供第一喷涂丝材送入的第一导电嘴和供第二喷涂丝材送入的第二导电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恒流输出电路、恒流输出电路驱动电路、第二电压电流反馈电路,以及第一送丝机和第二送丝机。主控电路通过恒压输出电路驱动电路连接恒压输出电路,通过恒流输出电路驱动电路连接恒流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恒流输出电路在主路丝材与喷涂基体之间建立恒流电路,产生辅助电弧,加速融化主路丝材并同时加热喷涂基体,能够获得较好的喷涂效果。

    新型高效电弧喷涂装置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98458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631602.8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涂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高效电弧喷涂装置,属于电弧喷涂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新型高效电弧喷涂装置,包括电弧喷涂枪,所述电弧喷涂枪包括第一功率导电嘴及与所述第一功率导电嘴匹配的第二功率导电嘴;所述电弧喷涂枪还包括第一采样导电嘴及第二采样导电嘴,所述第一采样导电嘴通过第一绝缘导管与第一功率导电嘴绝缘隔离后连接,第二采样导电嘴通过第二绝缘导管与第二功率导电嘴绝缘隔离后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提高金属丝熔化速度,增加熔敷金属量,提高喷涂速度以及喷涂效率,降低热输入,安全可靠。

    热丝电弧喷涂装置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98456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627769.7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丝电弧喷涂装置,包括热丝喷涂枪,所述热丝喷涂枪包括供第一喷涂丝材送入的第一导电嘴和第三导电嘴,供第二喷涂丝材送入的第二导电嘴和第四导电嘴;所述热丝电弧喷涂装置还包括第一恒流源、第二恒流源和恒压源。第一恒流源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导电嘴和第三导电嘴,对送入的第一喷涂丝材进行预热;第二恒流源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导电嘴和第四导电嘴,对送入的第二喷涂丝材进行预热;恒压源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导电嘴和第二导电嘴,提供产生电弧的电压和电流。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喷涂丝材进行预热,在不提高电流或者电压情况下,可以使丝材的熔化量更多,降低氧化,获得较好的涂层质量,提高喷涂的效率和喷涂的质量。

    一种压电驱动主动施压的电阻点焊飞溅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038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54083.2

    申请日:2020-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驱动主动施压的电阻点焊飞溅抑制方法,通过实时采集电阻点焊过程电极压力信号,系统软件程序实时地将早期飞溅特征信号在即将发生时便识别出来。迅速触发控制单元发出反馈控制信号进入压电致动器驱动器,主动控制压电致动器做可编程的压力输出,进而在线闭环补充点焊电极压力抑制飞溅。本方法实现了点焊质量检测与实时控制一体化,从根源上抑制点焊飞溅发生,保证电阻点焊过程平稳和提升焊点质量。

    一种热丝焊接设备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97561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710478939.2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一种热丝焊接设备属于热加工领域。焊接主弧由GMAW焊接电源提供,母材接GMAW焊接电源地,焊枪接GMAW焊接电源正,母材‑GMAW焊接电源‑焊枪形成电流回路A,GMAW焊接电源的电流、电压、干伸长能够根据实验需要自由调节,熔池的熔深及熔宽亦随之调整;通过热丝电流二次逆变切换电路中功率开关器件的交替导通,电源从电流输出端子输出低频的交流电,使热丝电流方向来回切换,这种切换即实现了对焊丝的热丝作用,提高焊接效率,也能实现对中间主弧摆动的控制;摆动的电弧还能调节电弧的热分配,可调节热影响区,可实现焊丝中的某些特殊合金材料不被电弧过烧而破坏的目的。本发明降低焊接线能量输入,同时摆动的电弧对提高焊缝质量有重要作用,从而提高焊接工艺的适应范围。

    交流主电弧与旁路交流热丝电弧的复合电弧成形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271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085564.3

    申请日:2017-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流主电弧与旁路交流热丝电弧的复合电弧成形制造方法,将交流非熔化极焊接电源、钨极与工件形成主回路,将交流熔化极焊接电源、钨极与焊丝形成旁路,其中,交流非熔化极焊接电源在钨极与工件之间产生交流主电弧,交流熔化极焊接电源在钨极与焊丝之间产生旁路交流热丝电弧;调整交流主电弧交流电信号波形,熔化母材形成熔池,同时清理工件表面氧化膜;在旁路交流热丝电弧辅助作用下,加热焊丝形成熔滴,同时过渡进入熔池,实现有色金属成形制造,通过调整旁路交流热丝电弧的电信号波形,实现焊丝熔化与熔滴过渡的自主控制,获得大滴过渡、搭桥过渡及射滴过渡等多种熔滴过渡形式,以满足不同制造工况需求。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有色金属的高质高效高精度成形制造。

    一种时间常数可变的开关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0903907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85021.1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时间常数可变的开关电源,提高了开关电源在需要输出突变电流时的电源响应速度。开关电源输出电流无法突变的主要原因是存在滤波电感,而如果能够改变滤波电感的充放电电压,就能够调整输出电流变化的速度。本发明在传统的开关电源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感放电电路,利用电感放电电路中的电容来增加电感放电电压。

    一种耦合电弧的短路过渡焊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0883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210500435.3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耦合电弧短路过渡焊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焊接方法设备及自动化领域。本发明采用了数字化芯片DSP控制手段,完成了直流MAG和TIG的复合焊接短路过渡过程的控制。在焊接过程中,两个电弧分别采用独立电源控制,电源之间形成通信连接,MAG焊丝和母材之间形成主弧,采取短路过渡的熔滴过渡形式;TIG电极和焊丝之间形成辅弧。本发明以MAG和TIG输出总电流150A-250A为基础,控制TIG电源在燃弧阶段输出电流I1,80A≤I1≤200A,用来熔化更多焊丝填充焊缝,在短路阶段输出电流I2,20A≤I2≤80A,用来维持电弧的稳定性。本发明解决了短路过渡焊接时能量的精确控制问题,实现了母材热输入和熔敷金属量的独立调节功能,使得母材的热输入实现可控可调节。

    非熔化极电弧与双丝熔化极电弧交叉耦合的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0352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105174.X

    申请日:2013-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0/02 B23K9/09 B23K9/124 B23K9/167

    Abstract: 一种多电极耦合电弧交叉焊接的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该焊接方法通过采用添加两根焊丝来形成一个电弧,把原本在工件的热输入作用到焊丝上,该电弧处于非熔化极点弧下方并与之复合形成一个熔池。该焊接方法熔化焊丝的电源采用交流电源,可以使两根焊丝之间的电弧保持稳定,以使熔滴稳定过渡,这种熔滴过渡方式不仅提高了能量效率,而且减少了工件的变形和材料性能的改变,同时这种焊接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熔敷率和对工件的热输入,可以实现焊接过程中的传热、传力、传质的任意组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