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1044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321404.2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1M8/04746 , H01M8/0438 , H01M8/04664 , H01M8/2457 , G01M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SOFC/SOEC电堆自动增压装置及电堆密封性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载电堆的温控腔体、用于对电堆进行压力加载的载荷加载单元、用于检测电堆密封性的密封检测单元、以及电控单元;所述温控腔体内具有加热元件,能够将温控腔体内加热至电堆需要的测试温度;所述载荷加载单元为一对,对称的设置在温控腔体两侧,且贯穿温控腔体设置,将电堆夹紧在温控腔体内,并对电堆进行压力加载;所述密封检测单元包括两组以上的管路,通过测定管路内进出气体流量来判断电堆的密封性;所述电控单元分别与温控腔体的加热元件、载荷加载单元通过电路连接,通过电控单元分别对加热元件和载荷加载单元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20834986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692050.8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流式气体混合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道,用于接收来自外部气体源的第一气体。第二进气管道,用于接收来自外部气体源的第二气体。混合气出气管道,用于向外部排出混合气。多孔进气部件,其进气端与第一进气管道连通。预混腔,其设置于多孔进气部件外部,预混腔包括与第一进气管道连通的第一进气端、与多孔进气部件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进气端以及与混合气出气管道连通的一出气端。第一气体依次经过第一进气管道、多孔进气部件流入预混腔。第二气体经过第二进气管道进入预混腔。预混腔的内壁设置成圆弧面以允许第二气体在内壁圆弧面导引下呈旋流状态流动,并带动第一气体流动形成混合气,流入混合气出气管道。
-
公开(公告)号:CN218975482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23406084.8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14 , H01M8/04089 ,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4746 , H01M8/04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该电池堆包括供气底板、供气顶板和一个以上的电池堆单元;各电池堆单元包括依次叠放的阳极半连接板、一个以上的全连接板以及阴极半连接板,相邻两全连接板间、阳极半连接板与相邻全连接板间以及阴极半连接板与相邻全连接板间均设有电池片组件;依次叠放的电池堆单元内设置燃料气体进气通道、燃料气体出气通道和氧化气体进气通道,全连接板的阳极侧与相邻电池片组件间形成的流道和阳极半连接板与相邻电池片组件间形成的流道均都连通燃料气体进气通道与燃料气体出气通道;全连接板的阴极侧与相邻电池片组件间形成的流道与阴极半连接板与相邻电池片组件间形成的流道均都连通氧化气体进气通道与外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21051577U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22687083.3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系统用的气体冷凝装置,该装置包含壳体、导流板和翅片管。壳体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壳体内部包括位于第一出气口下方的冷凝液容纳区与位于冷凝液容纳区上方的气体冷凝区。导流板的上部位于气体冷凝区内并将其隔成进气冷凝区和出气冷凝区,第一进气口、进气冷凝区、出气冷凝区及第一出气口依次连通用于流通第一介质。导流板的下部位于冷凝液容纳区且设置有用于连通冷凝液容纳区在导流板两侧的空间的导流孔。气体冷凝区内设有翅片管,第二进气口、翅片管及第二出气口依次连通以使第二介质流经翅片管与气体冷凝区内流经翅片管的第一介质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220821648U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22512342.9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质子动力发电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8/249 , H01M8/2475 , H01M8/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态氧化物电解池系统用电堆塔组。该电堆塔组包括底座、电堆塔组件以及密封罩,电堆塔组件包括若干电堆塔,各电堆塔均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各电堆塔的内部形成有空气腔和燃料气腔,相邻的两个电堆塔之间串联连接。密封罩套设在电堆塔组件外侧并与底座密封连接。电堆塔组件的首位和最后一位电堆塔分别连接有集电柱,各集电柱的末端均伸出密封罩之外。密封罩、电堆塔组件以及底座配合形成相对密封的空气收集腔,空气收集腔与空气腔连通。底座上设有与各电堆塔的燃料气腔连通的燃料气进口以及燃料气出口、与各电堆塔的空气腔连通的空气进口以及与空气收集腔连通的空气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216522430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186876.4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H9/186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小流量高温气体的管道电加热器,包括一组加热单元,每组加热单元包括壳体、加热筒、加热芯、接线盒以及气体管道;所述加热筒为一组,采用串联的方式安装在气体管道上,并一同位于壳体内;所述加热芯位于加热筒内,并通过壳体外部的接线盒连接至控制柜;气体管道位于壳体侧面分别设置有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进入气体管道的气体依次经过串联的加热筒通过加热芯进行加热后,从出气接口排出并接入下一加热单元。该管道电加热器各个筒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通;加热单元可根据控制程序独立、轮换或同时工作;对于整个工作环节下不同工作阶段的加热需求,可控制加热单元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以满足不同工况的加热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3172232U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21786891.5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SOFC系统中的天然气脱硫器,包括底座以及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壳体,所述壳体为圆柱形,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封闭端的外侧设有磁力驱动线圈,开口端通过壳体盖密封;所述壳体内设有一磁力转筒,其筒壁上固定嵌合有一组永磁体,通过永磁体与磁力驱动线圈之间的磁场,使得磁力转筒在壳体内转动;所述磁力转筒筒壁开有气孔,筒内设置有加氢催化剂;所述壳体盖中部贯穿有一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插入磁力转筒内的部分管壁上,开有气孔;所述壳体的侧面,垂直于进气管的方向,开有气体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218996786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3593636.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2465 , H01M8/24 , H01M8/0276 , H01M8/02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OFC电池堆用轻量化连接板,该轻量化连接板包括连接板本体,所述连接板本体包括两片导电连接板,其中至少一片导电连接板的一侧面形成有向外突出的若干筋条并且在各筋条内部形成有开口朝向导电连接板另一侧的凹槽;相邻的所述筋条之间形成流道;所述筋条用于与SOFC电池堆内相邻的电池片贴合连接以收集电流;所述两片导电连接板贴合连接并形成真空的中空结构;还包括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贯穿连接板本体并且位于所述若干筋条的外周,用于流通对应的SOFC电池堆的工作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218975483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23450364.9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14 , H01M8/04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电池启停时的保护气氛发生装置,该装置通过泵将来自空气输入端口的空气从泵的输入端口泵送至泵的输出端口;分流器用于将来自泵的输出端口的空气分流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催化燃烧器用于将来自分流器的第一部分和将来自氢气气源供应装置输入端口的过量氢气进行燃烧并生成包括氮气、氢气以及水蒸气的保护气氛;换热器用于将来自催化燃烧器的保护气氛与来自分流器的第二部分换热并获得热空气;保护气氛输出端口用于接收来自换热器的保护气氛;热空气输出端口用于接收来自换热器的热空气;质量流量计用于调节流入氢气气源供应装置输入端口的氢气的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216769379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23202617.6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徐州普罗顿氢能储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SOFC固态燃料电池配气系统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下方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主体内的部分设置滤芯;所述滤芯上部为多微孔过滤帽;所述滤芯下部为螺纹接头;气体通过滤芯进入主体,多微孔过滤帽将进入主体的气体分散。还包括加热棒、出气管、热电偶测温点接口、加水管、高液位传感器、低液位传感器和排水口;所述加热棒从主体下部伸入主体内,出气管设置在主体侧面上部、热电偶测温点接口设置在主体顶部,加水管设置在主体侧面下部,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设置在主体侧面,且高液位传感器(9a)高于低液位传感器,排水口设置在主体底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