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844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344899.9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顶风道的优化布置方法,在结构上,所述优化的轨顶风道布置结构取消了传统轨顶风口处的插板阀,通过轨顶风口的开孔大小差异化设置使各轨顶风口的排风量基本保持均匀,有效提升了各轨顶风口的利用效率。轨顶风口的开孔大小差异化设置使各轨排风口的排风量基本保持均匀,有效提升了各轨排风口的利用效率。考虑到活塞风效应的影响,不同于原轨顶风口正好设置于列车顶部冷凝器的正上方,通过本发明的计算模拟,将轨顶风口沿列车行进方向适当前移一定距离,使轨顶风口与列车车顶的冷凝器错位设置,前移后的轨顶风口能更好的覆盖列车顶部的热风区域,其排热效率即列车顶部的通风换热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61203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324091.9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汉维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85 , F24F110/1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全变频节能控制方法,包括冷却塔控制方法、冷却水泵控制方法、冷冻水控制方法、新风机控制方法、送风机控制方法、回风机控制方法、冷水机组控制方法和二通阀的开度控制方法,根据室内的实际参数对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各类设备进行运行频率的调整,以使各类设备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能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83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10316.9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铁车站站台板下空间实现蓄冷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沿站台板下空间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以将所述站台板下空间分隔成若干条流道;当某一条流道遇到所述底坑或所述站台板下空间结构侧板时,则转向连通与其相邻的流道;在所述流道内间隔设置有折流板,以将所述流道分为若干个非封闭单元蓄冷水槽,所有流道的单元蓄冷水槽依次连接。本发明仅仅通过设置分隔板和折流板就可以利用地铁站台板下空间形成一个蓄水池,充分利用了地铁车站站台板下的闲置的低矮空间,避免了常规温度分层型水蓄冷对水池净高要求较高的缺点,节约了蓄冷水池的土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025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70317.4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相变蓄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构成供冷机组的集水器、冷冻水泵、冷水机组、第一电动开关阀V1、第一电动调节阀VT1、分水器、冷却水泵、第二电动开关阀V2、第三电动开关阀V3、第四电动开关阀V4和冷却塔,该系统还包括构成蓄冷机组的第二电动双向调节阀VT2、电动双向开关阀V5、电动双向开关阀V6和相变蓄冷箱。相较于现有技术,基于本发明方法使系统夜间低谷电价蓄冷,白天电价高峰时释冷,从而实现地铁车站空调用电的移峰填谷,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03346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198813.2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地铁隧道冷风降温环控系统,将地铁隧道冷风降温环控系统连通外界与隧道,其包括进气装置、制冷装置、送风装置和轨顶风道,送风装置连通进气装置、制冷装置和轨顶风道,进气装置讲外界空气引进来后,外界空气通过送风装置将外界空气输送到制冷装置里面进行制冷,制冷后的冷空气沿着送风装置输送到轨顶风道,从而实现给区间隧道降温的效果;其中,轨顶风道设置在地铁隧道的顶部贯穿整个区间隧道。本地铁隧道冷风降温环控系统具有直接向隧道供冷并将轨顶风道分成两条风道的方式给隧道降温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0690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0983623.9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汉维科技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4F11/74 , F24F110/70 , F24F1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空调新风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车站内的乘客流量;根据乘客流量和预设的新风量,确定当前控制周期车站需求的新风量;其中,预设的新风量为一个乘客所需的新风量;若车站需求的新风量大于预设的新风量阈值,则根据车站需求的新风量控制新风机输出新风。采用本发明的铁空调新风控制方法,能够在确保空气质量良好的前提下,有效节省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0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828207.2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位闭式水蓄冷供冷系统包括制冷主机和蓄冷水池;所述蓄冷水池采用闭式水池形式,蓄冷水池的底标高低于制冷主机的最高点标高。本发明结合地铁工程特殊的建筑形式,利用车站站台层无用的土建空间(例如配线区域),充分利用集中供冷地铁车站内低位的闲置空间用作蓄冷水池;采用低位闭式水池形式,避免了常规低位开式水池存在系统倒空、水质污染以及系统阻力增加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76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12887.7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地下越行车站泄压的隧道通风系统,轨道交通地下越行车站包括:隧道、站台、越行线、停车线、分隔墙,越行线为列车高速越过车站的线路,位于远离车站站台侧;停车线为列车到站停车线路,位于靠近车站站台侧;分隔墙设置在停车线以及越行线之间;隧道通风系统包括:泄压孔、活塞风孔、泄压井和活塞风井;泄压孔与活塞风孔合设,设置在停车线的上方,且在分隔墙的范围内;泄压孔兼活塞孔面积大于等于孔洞所在位置停车线隧道的断面面积;泄压井与活塞风井合设,与泄压孔、活塞风孔通过活塞风道连通。本发明有效降低了列车高速越站的影响,同时节省土建空间,减少土建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225477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31899.X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新菱空调(佛冈)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矩形风管送风流量在线测量装置,设置在矩形风管外,包括集中腔室和输入端连通集中腔室的信号处理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若干个全压取压管、若干个静压取压管,其中各全压取压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集中腔室的高压端相通,另一自由端延伸进入所述矩形风管内,各静压取压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集中腔室的低压端连通,另一自由端延伸进入所述矩形风管内且设置在全压取压管的背风侧,在全压取压管自由端的迎风侧侧壁上均布设有若干个贯通内腔的取压孔,静压取压管的自由端的长度小于全压取压管的自由端的长度。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线测量精度高,易于保养和维修,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04398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197862.0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佛山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地铁车站的直膨和蒸发冷凝集成式制冷系统,将冷水机组的主要部件拆分并独立布置于各个机房内,包括蒸发冷凝装置、空调机组、压缩机、冷媒管路及风路系统。蒸发冷凝装置放置于新风道和排风道之间的第一机房内,通过利用车站内风道的排风直接与蒸发冷凝装置内的冷媒发生热交换,无需在地面布置冷却设备,节省了地下机房的用地面积,解决了地面设备与城市环境有矛盾的问题,减少了居民投诉,使得地铁工程和城市更加融合。空调机组内设有直接与空气换热的直膨蒸发装置,制冷剂直接和空气换热,提高了冷机的蒸发温度,进而提升了冷机的运行能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