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顶风道的优化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844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344899.9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顶风道的优化布置方法,在结构上,所述优化的轨顶风道布置结构取消了传统轨顶风口处的插板阀,通过轨顶风口的开孔大小差异化设置使各轨顶风口的排风量基本保持均匀,有效提升了各轨顶风口的利用效率。轨顶风口的开孔大小差异化设置使各轨排风口的排风量基本保持均匀,有效提升了各轨排风口的利用效率。考虑到活塞风效应的影响,不同于原轨顶风口正好设置于列车顶部冷凝器的正上方,通过本发明的计算模拟,将轨顶风口沿列车行进方向适当前移一定距离,使轨顶风口与列车车顶的冷凝器错位设置,前移后的轨顶风口能更好的覆盖列车顶部的热风区域,其排热效率即列车顶部的通风换热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一种利用地铁站台板下空间实现水蓄冷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83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10316.9

    申请日:2025-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铁车站站台板下空间实现蓄冷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沿站台板下空间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以将所述站台板下空间分隔成若干条流道;当某一条流道遇到所述底坑或所述站台板下空间结构侧板时,则转向连通与其相邻的流道;在所述流道内间隔设置有折流板,以将所述流道分为若干个非封闭单元蓄冷水槽,所有流道的单元蓄冷水槽依次连接。本发明仅仅通过设置分隔板和折流板就可以利用地铁站台板下空间形成一个蓄水池,充分利用了地铁车站站台板下的闲置的低矮空间,避免了常规温度分层型水蓄冷对水池净高要求较高的缺点,节约了蓄冷水池的土建成本。

    一种地铁车站相变蓄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25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70317.4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相变蓄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构成供冷机组的集水器、冷冻水泵、冷水机组、第一电动开关阀V1、第一电动调节阀VT1、分水器、冷却水泵、第二电动开关阀V2、第三电动开关阀V3、第四电动开关阀V4和冷却塔,该系统还包括构成蓄冷机组的第二电动双向调节阀VT2、电动双向开关阀V5、电动双向开关阀V6和相变蓄冷箱。相较于现有技术,基于本发明方法使系统夜间低谷电价蓄冷,白天电价高峰时释冷,从而实现地铁车站空调用电的移峰填谷,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地铁隧道冷风降温环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3346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198813.2

    申请日:2021-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地铁隧道冷风降温环控系统,将地铁隧道冷风降温环控系统连通外界与隧道,其包括进气装置、制冷装置、送风装置和轨顶风道,送风装置连通进气装置、制冷装置和轨顶风道,进气装置讲外界空气引进来后,外界空气通过送风装置将外界空气输送到制冷装置里面进行制冷,制冷后的冷空气沿着送风装置输送到轨顶风道,从而实现给区间隧道降温的效果;其中,轨顶风道设置在地铁隧道的顶部贯穿整个区间隧道。本地铁隧道冷风降温环控系统具有直接向隧道供冷并将轨顶风道分成两条风道的方式给隧道降温的优点。

    一种低位闭式水蓄冷供冷系统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060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828207.2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位闭式水蓄冷供冷系统包括制冷主机和蓄冷水池;所述蓄冷水池采用闭式水池形式,蓄冷水池的底标高低于制冷主机的最高点标高。本发明结合地铁工程特殊的建筑形式,利用车站站台层无用的土建空间(例如配线区域),充分利用集中供冷地铁车站内低位的闲置空间用作蓄冷水池;采用低位闭式水池形式,避免了常规低位开式水池存在系统倒空、水质污染以及系统阻力增加等缺点。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地下越行车站泄压的隧道通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76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12887.7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地下越行车站泄压的隧道通风系统,轨道交通地下越行车站包括:隧道、站台、越行线、停车线、分隔墙,越行线为列车高速越过车站的线路,位于远离车站站台侧;停车线为列车到站停车线路,位于靠近车站站台侧;分隔墙设置在停车线以及越行线之间;隧道通风系统包括:泄压孔、活塞风孔、泄压井和活塞风井;泄压孔与活塞风孔合设,设置在停车线的上方,且在分隔墙的范围内;泄压孔兼活塞孔面积大于等于孔洞所在位置停车线隧道的断面面积;泄压井与活塞风井合设,与泄压孔、活塞风孔通过活塞风道连通。本发明有效降低了列车高速越站的影响,同时节省土建空间,减少土建投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