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27018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20929.6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G06Q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害混凝土桥梁承载能力评定方法,通过把影响病害混凝土桥梁承载能力评估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均假设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特征的随机变量,并根据承载能力检算方法将病害指标对桥梁承载能力影响程度定义为承载能力分项验算系数。在基于实际病害指的检测结果和数理统计基础上,应用monte carlo随机仿真计算和模糊综合评定原理,得到待评估病害混凝土桥梁承载能力近似的概率分布特征,进而得出具有一定概率保证的承载能力评定结果。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公路桥梁承载能力评估规范中因忽略诸多因素的随机性和评估等级划分的模糊性给评估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从而使评估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431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284344.2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复位框筒结构,所述自复位框筒结构具有:设置于基础之上的两框架剪力墙结构;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包括有位于四角位置的混凝土柱,以及设置于三个侧面的三个剪力墙;所述剪力墙设置于两混凝土柱之间;其一框架剪力墙结构未设置剪力墙的一侧与另一框架剪力墙结构未设置剪力墙的一侧相对设置;连接两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连梁保险丝,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柱上。该自复位框筒结构通过设置连梁保险丝连接两框架剪力墙结构,避免了在剪力墙上开洞,且能在震后快速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098437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93840.0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及制作方法,涉及抗震结构技术领域,该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结构包括:方形钢管柱、钢支托、钢梁结构、若干复位连接件、若干耗能连接件。其中,方形钢管柱具有两两相对设置的四个侧面;钢支托固定在方形钢管柱的侧面上;钢梁结构包括有一钢梁,钢梁至少在靠近方形钢管柱的一端固定有节点板,所述节点板置于所述钢支托上。钢梁结构通过复位连接件和耗能连接件安装于方形钢管柱的侧面上,每一个钢梁结构配有一个钢支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制造成本低、且结构的制作难度和施工难度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977454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090529.X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G06F30/13 , E04B1/20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复位预制框架结构节点快速优化设计方法,用以优化自复位预制框架结构节点的问题,本方法包括步骤:创建自复位预制框架结构;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自复位预制框架结构节点,以确定预应力钢筋束的最小面积、耗能钢筋的最大面积以及耗能钢筋的最小无粘结长度的最优组合。本申请提出的快速优化设计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直观的特点。此外,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生成优化设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97745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090529.X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复位预制框架结构节点快速优化设计方法,用以优化自复位预制框架结构节点的问题,本方法包括步骤:创建自复位预制框架结构;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自复位预制框架结构节点,以确定预应力钢筋束的最小面积、耗能钢筋的最大面积以及耗能钢筋的最小无粘结长度的最优组合。本申请提出的快速优化设计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直观的特点。此外,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生成优化设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782540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10155875.8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在待测围护结构上的温差产生装置和用来测试、接收所述待测围护结构内外两侧的温度和热流的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差产生装置设置在桶状的壳体内,该壳体与待测围护结构围护形成圆柱状空腔,并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强制对流的风扇。所述的温差产生装置包括加热设备和制冷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装置能使热量进行一维传导,大大降低测量误差。利用该装置进行现场检测,安装、使用方便,并且测试时间不受季节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8254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10155875.8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设置在待测围护结构上的温差产生装置和用来测试、接收所述待测围护结构内外两侧的温度和热流的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差产生装置设置在桶状的壳体内,该壳体与待测围护结构围护形成圆柱状空腔,并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强制对流的风扇。所述的温差产生装置包括加热设备和制冷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装置能使热量进行一维传导,大大降低测量误差。利用该装置进行现场检测,安装、使用方便,并且测试时间不受季节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55243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676829.6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及剪力墙,涉及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其中,该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包括有:钢套筒、芯棒、阻尼器和阻尼器顶板、弹性结构、第一挡块、第二挡块;该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能够在中震或大震时耗能,可有效避免墙肢底部两端破坏,保护主体结构;同时有利于减小地震时结构的损伤,可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重要建筑结构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56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425207.6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复位装配式桁架结构,该自复位装配式桁架结构包括:设置于基础之上的桁架柱;设置于两桁架柱之间的桁架梁;嵌设在桁架梁内的预应力筋;设置于桁架梁与桁架柱之间以连接桁架梁与桁架柱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设置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以连接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可更换耗能钢板;所述第一板件与套设在桁架柱上的方形钢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件与桁架梁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自复位装配式桁架结构易于震后的恢复,减少经济损失,且易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432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284398.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复位框剪结构,该新型自复位框剪结构包括:设置于基础之上的两框架剪力墙结构;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包括有两混凝土柱,以及设置在两混凝土柱之间的剪力墙;两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大致平行;连接两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连梁保险丝,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柱上。该新型自复位框剪结构通过设置连梁保险丝连接两框架剪力墙结构,避免了在剪力墙上开洞,且能在震后快速修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