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655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911010790.0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快速确定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摇摆墙刚度的方法,涉及框架‑摇摆墙结构技术领域,包括:S1,建立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数学模型;S2,确定遗传算法的参数,并产生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其中,初始种群中每个个体代表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摇摆墙的截面抗弯刚度的初始解;S3,根据预设的约束条件确定种群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S4,执行选择运算、交叉运算、变异运算,以获得下一代种群,并返回步骤S3,以计算新种群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S5,当满足预设的终止条件时,终止遗传算法,并提取最优个体的解,以确定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摇摆墙的截面抗弯刚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基于遗传算法快速确定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摇摆墙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56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25207.6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复位装配式桁架结构,该自复位装配式桁架结构包括:设置于基础之上的桁架柱;设置于两桁架柱之间的桁架梁;嵌设在桁架梁内的预应力筋;设置于桁架梁与桁架柱之间以连接桁架梁与桁架柱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设置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以连接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可更换耗能钢板;所述第一板件与套设在桁架柱上的方形钢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件与桁架梁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自复位装配式桁架结构易于震后的恢复,减少经济损失,且易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53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1911011108.X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快速确定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框架刚度的方法,涉及框架‑摇摆墙结构技术领域,包括:S1,建立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数学模型;S2,确定遗传算法的参数,并产生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其中,初始种群中每个个体代表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框架的层间剪切刚度的初始解;S3,根据预设的约束条件确定种群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S4,执行选择运算、交叉运算、变异运算,以获得下一代种群,并返回步骤S3,以计算新种群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S5,当满足预设的终止条件时,终止遗传算法,并提取最优个体的解,以确定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框架的层间剪切刚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基于遗传算法快速确定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框架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5243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676829.6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及剪力墙,涉及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其中,该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包括有:钢套筒、芯棒、阻尼器和阻尼器顶板、弹性结构、第一挡块、第二挡块;该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能够在中震或大震时耗能,可有效避免墙肢底部两端破坏,保护主体结构;同时有利于减小地震时结构的损伤,可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重要建筑结构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55243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676828.1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复位能力的耗能连梁装置及剪力墙结构,涉及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其中,所述具有自复位能力的耗能连梁装置包括:芯棒;套设于芯棒外围的弹性结构;套设于芯棒外围的顶板;所述顶板位于上碟簧挡板位置以上;套设于芯棒外围且与芯棒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挡块、第二挡块;设置于下碟簧挡板下侧且与芯棒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三挡块;阻尼器和圆环形的底板;所述底板位于顶板下侧;所述阻尼器设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以连接底板与顶板;位于底板下侧且与底板固定在一起的下套筒;容纳于下套筒内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上端与下碟簧挡板接触,下端与下套筒底部固定连接。该该耗能连梁装置能够在中震或大震时耗能,防止主体结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055243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676829.6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及剪力墙,涉及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其中,该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包括有:钢套筒、芯棒、阻尼器和阻尼器顶板、弹性结构、第一挡块、第二挡块;该具有自复位能力的单向耗能装置能够在中震或大震时耗能,可有效避免墙肢底部两端破坏,保护主体结构;同时有利于减小地震时结构的损伤,可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重要建筑结构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56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425207.6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复位装配式桁架结构,该自复位装配式桁架结构包括:设置于基础之上的桁架柱;设置于两桁架柱之间的桁架梁;嵌设在桁架梁内的预应力筋;设置于桁架梁与桁架柱之间以连接桁架梁与桁架柱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设置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以连接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可更换耗能钢板;所述第一板件与套设在桁架柱上的方形钢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件与桁架梁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自复位装配式桁架结构易于震后的恢复,减少经济损失,且易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47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24502.X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梁结构,该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梁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制成的梁主体;嵌设在梁主体内的若干预应力筋;固定在梁主体两端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设置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以连接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可更换耗能钢板;所述第一板件与梁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梁结构将耗能集中在可更换耗能钢板,并利用预应力筋降低残余变形,以保证结构在经历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时和震后承担重力荷载的梁不会出现损伤,便于地震后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4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24476.0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复位框架结构,其包括:设置于基础之上的钢柱;设置于两钢柱之间的横梁;两钢柱之间嵌入在横梁内的预应力筋;设置于横梁与钢柱之间以连接横梁与钢柱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设置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之间以连接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可更换耗能钢板;第一板件与钢柱固定连接;第二板件与横梁固定连接。该自复位框架结构中,将耗能集中在可更换耗能钢板,并利用预应力筋降低残余变形,以保证结构在经历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时和震后承担重力荷载的横梁不会出现损伤,便于地震后的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53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11108.X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快速确定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框架刚度的方法,涉及框架-摇摆墙结构技术领域,包括:S1,建立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数学模型;S2,确定遗传算法的参数,并产生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其中,初始种群中每个个体代表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框架的层间剪切刚度的初始解;S3,根据预设的约束条件确定种群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S4,执行选择运算、交叉运算、变异运算,以获得下一代种群,并返回步骤S3,以计算新种群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S5,当满足预设的终止条件时,终止遗传算法,并提取最优个体的解,以确定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框架的层间剪切刚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基于遗传算法快速确定框架-摇摆墙结构中框架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