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8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23684.X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C21/20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仿生导航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自运动信息和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解算的类脑矢量导航方法。先通过仿真得到包含二维位置坐标、运动朝向和线速度、角速度的自运动轨迹信息,将该信息作为循环神经网络训练LSTM训练的数据集,经过多次训练后得到类似路径积分作用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类似网格细胞的隐节点对导航空间的激活表征。在导航过程中,由载体下位机提供线速度和角速度信息,LSTM执行路径积分,得到当前位置的激活值向量,然后以当前位置为固定位置,通过线性前瞻搜寻,匹配目标位置的激活值,最后通过解算线性前瞻过程的联想速度、时间步和时间间隔得到目标位置相对当前位置的矢量信息,即距离和方向,作为下一个动作指令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9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7690.7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杂曲面微图案的喷印—剥离共形制造方法,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电射流的形式在复杂曲面工件基体表面沉积可溶胶以形成可剥离结构,配合运动平台,实现所述可剥离结构的高精度制造;以导电金属墨水为喷印材料,在完成制备所述可剥离结构的工件表面电喷雾一层导电金属层;静置至基于可溶胶的可剥离结构完全溶解,完成导电金属层表面图案的蚀刻;将工件按照所述导电金属墨水烧结条件进行加热,使得导电金属层达到预设导电性能,保证电学性能。本发明通过结合电流体喷印技术和溶解蚀刻技术,配合多轴联动平台,能够解决复杂曲面共形微图案高精度、高效率、无损伤制备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0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111642328.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应用,催化剂包括95~99.5wt%的SiO2载体和0.5~5.0wt%的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为三价铁盐和二价锌盐。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是将硫酸锌或/和硫酸铁负载于SiO2载体表面,催化剂具有适宜的酸性和扩散性质,在原料中无任何添加低碳醇或极性抑制剂的情况下,对异丁烯叠合制备异丁烯二聚物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产物选择性和催化稳定性,在工业上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5963.3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洋义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R31/327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次重击穿的真空灭弧室动态开断老练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开断过程中触头表面连续发生多次重击穿,进而消除触头表面薄弱点,实现介质恢复强度的逐步提升;搭建仿真平台获得断口不同上升时间下开断重击穿波形;搭建真空灭弧室动态开断老炼试验平台;获取重击穿波形后得到此刻真空灭弧室的重击穿波形的顶点包络线。该基于多次重击穿的真空灭弧室动态开断老练方法既可以利用多次重击穿来完成对真空断路器的老炼,又可以通过击穿电压来描绘真空断路器的耐压恢复曲线,进而评价真空断路器的老炼程度和抗重击穿性能,最终可作为一种真空断路器的抗重击穿性能评价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7695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6919.5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离子聚合的微纳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属于高可控微纳米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反应环境中使无机离子与有机分子离子在封盖剂存在下反应,得到混合乳液,利用打印技术打印出微纳米结构图案,通过加热引发乳液聚合,得到功能性材料固体,并通过热处理结晶得到高可控功能性材料微纳米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微纳结构具有结构连续、内部同致、表面平坦的特性,因此这种微纳结构的制造策略比已知方法更加灵活和通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采用的直接电射流打印技术极大简化制造流程,能实现高精度的微纳结构制造;具有广泛的材料兼容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实现高度可控的微纳结构制造,在更广的尺寸范围内实现微纳结构的高精度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66679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73083.2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4B17/00 , H04B17/318 , H04B17/373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黑电台频繁出现和打击治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移动黑电台监测方法。首先借鉴了先进监测设备的优势和大数据挖掘的理念提出了一个高效智能的方案,具体内容是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对频谱占用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同时为了增加监测设备的灵活性,将检测设备搭载到可移动的无人机上,在地面的上位机可以实时观察检测的结果。本发明设计的目的就是提高黑电台查找的精确度,规范和改进干扰源查找、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大大提高区域间监测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659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59373.4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全域应急通信场景下高效绿色立体覆盖方案,属于基于应急通信场景下空基接入点的性能优化领域,是一种支持大规模用户短时间内信息延迟容忍传输策略,具体是指空基接入点分时服务多个子区域,并在每个子区域内联合优化飞行轨迹和发射功率,从而最大化系统的能量效率,完成应急通信中绿色立体覆盖的需求。基于此模型本发明提供了一个联合优化区域调度、空基接入点飞行轨迹和发射功率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模型参数规划最优的飞行轨迹并最大化能量效率,从而实现系统的高效绿色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4531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13177.4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人机中继辅助下的长距离隐蔽通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物理层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是一种解码转发无人机中继协助进行长距离的隐蔽无线通信对抗窃听者的设计方案,在无人机作为中继传递信息的同时,处于地面上的窃听者实时检测是否存在信息传输。基于此模型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满足隐蔽性条件的情况下,联合优化发射功率、传输字长,无人机最佳悬停位置的设计方法;即通过联合优化发射功率Pa,Pu、传输字长n,比较中继以及接收端的信噪比大小,在满足隐蔽性条件的情况下,给出窃听者处于不同位置下的无人机最佳悬停位置进而最大化信源与信宿之间的通信链路吞吐量η。本发明能够根据模型参数求出无人机最佳悬停位置进而最大化信源与信宿之间的通信链路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76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48374.4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传感器、偏振光导航技术和自主全球定位测量领域,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偏振光全球定位测量系统,主要由主设备、从节点设备和数据总线组成,其中从节点设备作为传感器测量设备,以分布式结构挂载在数据总线上;主设备作为控制设备,通过数据总线命令获取各从节点设备测量数据,进行数据解算与显示交互操作。通过该分布式偏振光定位测量系统,运用所述的偏振光定位传感器进行多方位或多设备测量,无需外部设备,可自主获得测量点的实时位置信息;配合所述的分布式多设备同步测量方案,能够实现传感器在复杂测量架构下的单总线同步测量。据此,该偏振光定位测量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好、鲁棒性强、设计灵活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23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544340.5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C2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光与地磁组合导航姿态测量方法,包括S1:建立载体坐标系ObXbYbZb,S2:测量太阳在所述载体坐标系下的太阳方向矢量S3:测量磁场在所述载体坐标系下的磁场强度矢量S4:根据所述载体所在位置和实时时间查询太阳在载体所在处地平坐标系下的太阳方向矢量和所述载体所在处磁场在地平坐标系下的磁场强度矢量S5:利用载体坐标系和地平坐标系之间的姿态转换矩阵分别建立矢量方程以及S6:对步骤S5中的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姿态角α,β,γ。本发明提出将地磁矢量测量与偏振光测量技术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提供完整的姿态信息,且具有不随时间积累发散的特点。
-
-
-
-
-
-
-
-
-